今天是
农业
农业综述
2015-03-10 19:02:10
【概况】 2004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当年价)36.8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16.14亿元,增长6.94%;林业0.46亿元,增长16.03%;牧业5.41亿元,增长1.18%;渔业14.39亿元,下降3.74%;农林牧渔服务业0.42亿元。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42.4亿元,增长14.9%。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680元,增长12%。
2004年乳山市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
(刘福田 邵进杰)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为维护国家粮食生产安全,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2004年,按政策规定对全市小麦种植户实行直接补贴,每亩补贴资金14元。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是补贴工作的基础,市农业局、财政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督导各镇采取统一实地丈量,统一张榜公示,统一对公示内容摄像留存等措施,确保核实结果的公开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全市共有小麦种植户118082户,小麦种植户的计税面积为27.07万亩,折实面积为21.44万亩,财政补助资金300.16万元。4月10日前,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小麦种植户手中。
【农业综合开发成绩斐然】 2004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投资663万元(其中地级以上财政无偿投资441万元),其中投资312万元在乳山河流域的诸往、乳山寨两镇实施8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4月,在山东省土地治理项目首次公开竞标会上又夺得总投资351万元的崖子镇万亩优质苹果(红将军)出口基地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有效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带动周边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2004年底,全市自1997年开始的农业综合开发,累计完成国家土地治理项目11.3万亩,总投资4212万元。
【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 市农业局联合市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在春、秋两季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70人次,对农资生产企业、经营实体进行清理整顿。抽查企业和经营实体423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3起,其中违法经营玉米杂交种案件12起,违法经营农药、化肥、兽药案件51起,没收伪劣农资110吨,案值15.2万元。对20个不具备经营条件的经营业户、17个无证经营业户予以取缔,有效地整治了农资生产经营秩序,维护了农民利益。同时,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两期,教育经营业户学法、懂法、守法。利用农村集日发放宣传材料2万份,在市电视台开辟专栏,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宣传农业法律法规,介绍农资常识,提高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营造了浓厚的打假护农氛围。 (冷振腾 刘玉金 薛谊强)
【农业致富典型选介】 “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宋钦大 宋钦大是乳山口镇择村人,从2000年开始,他以承包形式种了600亩土地,走上靠规模种地致富之路。他先后投资9万元,修建水利设施,使承包土地全部实现水浇化;投资12万元购买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机械5台,实现了从耕作、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他注重科学种田,选择优良品种,合理使用肥料、农药,精心加强田间管理,使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年均亩产达千斤以上。2004年,粮食总产30万公斤。获“威海市劳动模范”称号,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称号。 (刘伟杰) 黄福聪种“小康蔬菜”致富 “小康蔬菜”是夏村镇崔家村妇女黄福聪所种蔬菜的品牌,她每天都往超市、宾馆送菜。1994年,29岁的黄福聪开始种大棚蔬菜。没技术,她就向书本学习,向别人请教,为学习施肥,她多次请土肥站技术人员指导,并去蔬菜之乡——寿光市拜师求教20多天,学习蔬菜的育苗、栽培、打芽、摸茬等技术。缺资金,她就尽量节省,如建大棚需用铁丝,她就从废品站买来废钢丝绳一根根拆解,60多米长的钢丝绳,她一天拆6根,手上勒出一道道口子,手套磨碎了无数双,她建的大棚,比别人节省费用一半。10年来,她的大棚蔬菜由开始的3亩,发展到如今的38亩。她种的“小康蔬菜”,品种全、质量优、价格廉,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她又引进紫背天葵、羽衣甘兰、金丝瓜菊等名特蔬菜品种。如今,每天都有1000公斤以上的“小康蔬菜”送往超市、宾馆,日销售额3000元以上。黄福聪获“山东省青年创业之星”称号。 (兰常利) “养猪第一村”的带头人李文见 诸往镇前进村现有15个养猪场,饲养规模达3000头,堪称乳山市养猪第一村。养猪使这个村的农民年增加收入100多万元,乡亲们说:“这是村党支书李文见带得好头。”李文见是远近闻名的养猪致富能人,个人拥有投资140万元、以繁育仔猪为主、饲养规模400余头的养猪场。2003年他担任村党支书后,抱定带领村民共同养猪致富的信心。创办猪场的村民买仔猪资金紧张,他就赊给村民饲养;村民规模养猪没有经验和技术,他就主动登门传授。短短两年多时间,全村就形成了如此大的饲养规模和效益。养猪多,肥料多,全村2500亩粮田、果园全用上了有机肥,促进了粮食和果业的增产丰收,增加了村民收入。为进一步将养猪业做大做强,李文见和乡亲们,准备投资200万元建一处屠宰加工厂,以形成繁殖、育肥、屠宰、销售为一体的养猪新模式,让村民更加致富。 (宋元海) 姜军创出“君达”花生油名牌 大孤山镇万户村有一棵千年银杏古树广为人知,如今村民姜军创办的榨油厂生产的“君达”牌花生油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1992年,28岁的姜军从乳山市黄海花生制品厂下岗回乡,开始只身租房创办油坊。由于他诚信经营,加上能吃苦,技术熟练,油坊越开越红火。到1996年,油坊变成有10位工人、由机械榨油代替人工榨油的榨油厂。1998年,榨油厂工人达30人,规模效益在本地已小有名气。2000年,他又投资200万元,新上先进的剥米机、炒米机、榨油机、过滤机,成为乳山境内设备最先进的花生油生产企业之一,拥有生产工人150人,销售人员200人,年产销花生油2万吨,产品不仅在山东半岛占有很大市场,而且销往全国各地。2002年,“君达”花生油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证为“无公害产品”;2003年,在《威海日报》开展的“我喜爱的20个威海商标”评选中,“君达”名列榜首。2002年,姜军当选为乳山市政协委员。 (丁义进) 养奶牛大户徐笑仕 52岁的徐笑仕是城区街道石村农民,从1995年开始养奶牛,如今有奶牛60头,日产鲜奶500多公斤,年收入10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养奶牛致富大户。起初,他并不懂奶牛饲养技术,为此,他专门订了《畜牧知识》《奶牛饲养与繁育》和《山东科技报》等报刊,认真研读学习。为使奶牛产奶多、奶质好,他北上辽宁、南下江苏,通过考察买来优良奶牛品种,进行奶牛品种的换代。为饲养好奶牛,他积极探索经验,不断改进方式,变传统散式饲养为圈式规模式饲养,并注重科学的饲料配方和喂养时间。由此,他饲养的奶牛个个膘肥体壮,产奶量高,且奶质好,奶牛的繁育率也快。村里的群众看他养奶牛能致富,也学着他的样子做,如今全村养奶牛达90户,奶牛总数300头。 (宋小蕾) 独臂农民宫本森办起了园艺场 60岁的宫本森是白沙滩镇宫家村人,1982年在工厂上班时因事故失去右臂,回村后他立志靠一只手创天地。他自小喜欢花木,还喜欢剪纸、绘画、书法等,在失去右臂后,他就靠左手来栽植和修剪花木,并靠刻苦精神练就了用左手剪纸、绘画、写字的硬功,每年收入在万元以上。2002年,已是57岁的宫本森决心承包村里3个光秃秃的山头搞绿化,创办园艺场。在与村里签订合同后,他将自己多年省吃俭用节约的钱全拿出来,和另外4人一起上山开始了绿化山头的创业,办起了“德馨园艺场”。为节省资金,他自己采集种子建苗圃,繁育树苗。同时还在山上间作粮食和果树,用收益的钱给雇佣的人发工资。经过几个春夏秋冬,披星戴月地苦干,硬是让3个光秃秃的山头改变了模样,绿化面积达500亩,栽绿化树60万株、果树200棵,并年产粮食6000公斤。宫本森在办园艺场的同时,仍坚持剪纸、绘画、写字爱好,创作的剪纸“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获2001年全国民俗剪纸大奖,创作的反映保护环境“生态美”绘画获2004年威海市国际人居节金奖。他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身残志坚致富能手”。 (陶新霞) 高酸苹果富了乳山寨农民 高酸苹果即加工型专用苹果,是生产果汁的优良品种。自2002年开始,乳山寨镇的寨东、寨西、寨中、李家兴、高家兴、仇家兴、小庵、盘古庄、车村、石硼崔家等村庄的农民,与国投中鲁果汁有限公司签订栽植高酸苹果5000亩合同, 2004年又栽植高酸苹果3500亩,总计达8500亩。高酸苹果与其它苹果相比,具有挂果早、且耐瘠旱、成活率高、易管理、生产成本低等特点。一般情况下,高酸苹果果树第二年就可挂果,第三年可进入盛果期。挂果期亩产600~1200公斤,盛果期亩产1800~3000公斤。果树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是绿色无公害产品。所签合同规定,收购价每公斤不低于0.8元。进入盛果期的高酸苹果每亩纯收入可达1500~2500元。2004年,全镇栽植高酸苹果收入近200万元。年底,镇党委、政府又规划了1.15万亩土地栽植高酸苹果,总数将达2万亩,让全镇农民通过栽植高酸苹果快致富奔小康。 (于书刚) 姜峰创办狐狸养殖场 姜峰是冯家镇北汉村农民,从1996年开始创办养狐场,靠养狐狸走上致富路。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养狐狸时,他啥也不懂,啥也不会。为此,他刻苦钻研学习,虚心向别人请教,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终于掌握了包括喂料、繁育、防病等饲养狐狸的全套技术,使饲养规模逐年发展。至2004年底,已由开始的12只发展到300只,当年养狐狸收入达10万元。 (任胜喜) 水果产业村高家屯 南黄镇高家屯村有340户、960人、1860亩耕地,果园面积900亩,其中红富士苹果400亩、桃300亩、大枣130亩、啤梨40亩、葡萄30亩,户均果园面积2.6亩,是当地水果产业村。2004年,全村果业收入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90元。该村从事果业生产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传统,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市场饱和和品种单一老化的原因,一度使该村的果业生产受到冲击,一些老品种果园相继被淘汰,至1998年全村果园面积不足500亩。为引导农民重新发展果业致富,村里组织果农到烟台等地参观学习,并参加烟台果蔬博览会,掌握市场行情。为消除果农卖果难的顾虑,村里与烟台鸿志果品公司签订了“订单果业”合同,全村果业面积逐年增加。村里常年聘请市果树站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每年办培训班10次以上。通过培训,推行水果新品种换代,推广壁蜂授粉、果品套袋等新技术,果业生产年年获丰收,农民因此走上致富路。 (郝文忠) 大山深处的致富领路人宫佳宾 宫佳宾是崖子镇青山村人,2004年当选为本村村委会主任,同时被镇党委委派兼任邻村枣林村党支部书记。他之所以能一人担当两个村的重担,是因为他勤劳致富的模范行动赢得了众乡亲和上级党委的信任。一是带头创办黄金梨生产基地。黄金梨皮薄、肉厚、化痰止渴,产量高,盛果期亩产高达6000~8000公斤。该镇是有名的水果之乡,但栽植黄金梨却没有形成规模。2002年,他承包本村100亩土地,又从莱阳农学院买来优良黄金梨树苗,建起了当地第一个黄金梨生产基地。由于他注重无公害管理,产品大部分销往深圳、珠海、广州及新加坡等地,每公斤卖到4元钱。在他的带动下,有20多户农民也栽起了黄金梨,现在总规模达1000多亩。二是创办纸箱包装公司。他从90年代初就在本村办起了纸箱厂,用于果农包装水果,十几年来,他肯吃苦、讲诚信,使纸箱厂的规模越办越大,到2000年变成了纸箱包装公司,安排农村800人就业,2004年生产纸箱350万平方米,成为乳山市较大的纸箱生产厂家。宫佳宾获威海市“农民科技带头人”称号。 (于世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