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党政群团
乳山市人民政府
2015-03-11 08:18:13
【综述】 2006年,在中共乳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圆满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一是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7亿元,增长16.3%;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19.4%;地方财政收入8.9亿元,增长26.8%,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四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分别提高了0.31、2和2.6个百分点。总体发展水平在全国百强、山东强县位次不断前移,跻身全国百强中游和山东县市竞争力10强行列。
二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由11.2∶59.6∶29.2调整为9.9∶60.8∶29.3,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集群加速优化膨胀,新上工业技改项目306个,完成技改财务支出72亿元;工业企业纳税额增长36%,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突出。紧紧围绕农业“两带”建设,新引进龙头企业14家,带动发展订单农业13万亩,完成以荒山绿化为重点的造林绿化工程6.3万亩,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开工了总投资60多亿元的6个旅游大项目,大乳山休闲旅游度假区、岠嵎山风景区部分景区对外开放,久久发国际商贸城、台资产品博览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后发优势明显。
三是开放势头更加强劲。年内投资3亿多元,对“两区六园”进行了配套完善,园区特色日趋明显,招商优势更加突出。受特色园区拉动,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5.6亿美元,增长20%,引进国内项目308个,到位资金58亿元,增长20%;新开工开业投资过500万元产业项目264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0个,有99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尤为可喜的是事关乳山长远发展的核电能源、港口扩建、风能发电等产业大项目加快推进,为谋划实施能源兴市、港口兴市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达到143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35元,分别增长8.7%和13.2%;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73.3亿元,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9亿元,增长15.1%。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286人,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10120人;新发展因特网用户2.1万户;新增家庭轿车1303辆,城区每万人拥有轿车316辆,轿车开始走进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
五是环境品牌更加响亮。按照“一城两区”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半岛城市群框架下的特色精品城市建设,新建改建城区道路10公里,新建城市园林小品110处,完成城区部分公共休闲场所改造,新增城市绿地24.3万平方米,争创国家环境优美镇11个,生态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深入推进了“环境提升年”活动,推行挂牌上岗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0条行政问责制,设立镇级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六是惠民利民更加务实。全面落实了农村中小学杂费全免和“两免一补”政策,为3.7万名学生减免、补助各项费用564万元;实施了投资1100万元的中小学仪器设施配套一期工程;投资1.1亿元的市医院病房大楼和白沙滩卫生院搬迁建设完成,新农合参合率达91.4%;认真落实城乡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等计生政策,为4.7万个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奖励扶助资金421万元,初步在全市建立起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第10年负增长;投资1800万元实施了15处农村敬老院改造工程;投资2000万元对城市供暖设施进行了改造,扩大供热面积38万平方米;多方筹资偿还历史欠债6656万元,拨付粮食直补等财政性补贴资金2700万元,发放社会救助资金2800万元,较好地保障了农民群众和弱势群体利益。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了一批事关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集中实施了207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完成1000处沼气新能源工程,新上3.3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农村和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七是社会事业更加和谐。加强了科技型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工作,共组织实施威海市以上科技计划24项,推广科技成果20项,申请国家专利57项。推行了数据环网技术,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3万户,提前4年完成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深入推进双拥共建活动,连续五届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城”。全面启动“五五”普法活动,“心防工程”深入推进,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0.4%;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确定并弘扬了“诚信、创新、包容、和谐”的乳山精神,使其成为引领发展的一面有力旗帜。
【重要会议】
市政府常务会议 2006年5月17日上午,李洪义市长主持召开市15届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研究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乳山市村庄改造暂行办法》《关于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乳山市扶贫解困资金管理办法》《乳山市地租征收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城区地震小区划的意见》等政策文件。
2006年10月25日上午,李洪义市长主持召开市15届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研究了《关于调整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的意见》《乳山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医疗教育住房救助暂行办法》《关于修改〈乳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条款的意见》以及《乳山市2006~2010年依法治市规划》等政策文件,听取了核电站项目进展情况汇报。
2006年12月18日上午,李洪义市长主持召开市15届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研究了2007年全市经济工作思路,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强调部署。
市长办公会议 2006年2月5日下午,李洪义市长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讨论了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研究了《关于调整管道液化气价格的意见》,提出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新要求,部署安排了当前工作。
2006年2月22日上午,李洪义市长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对部分重点产业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研究了《乳山市保护扶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关于修改〈乳山市鼓励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的意见》和《关于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意见》等政策文件。
2006年7月13日上午,李洪义市长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度,研究部署了当前工作。
2006年7月28日上午,李洪义市长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研究了《乳山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意见》,听取了关于调整2006年度全市农村优抚对象优待标准的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了当前工作。
2006年8月21日上午,李洪义市长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研究了理顺技工学校管理体制和增配农村中小学学生班车、调整学生班车票价的意见,部署安排了当前工作。
2006年11月21日上午,李洪义市长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了市大业金矿改制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12件便民利民实事全部落实】
1.城市供暖改造工程 共投资2000万元,如期完成了热电厂供暖锅炉检修改造、城东锅炉改造、城区东西供暖主管网分割、新建文苑换热站、部分供热主管道和楼头阀门改造更换等供暖设施改造任务,城市供暖能力和质量都得到有效提升。
2.城区街道河道改造工程 共投资4000万元,顺利完成北环路东段、胜利街东段、光明街西段、海峰街、文苑步行街、文化街西段、黄山路、向阳街西段等8条城区道路改造工程,总长1万米。同时,投资100万元,改造河道320米,铺砌面积800平方米,顺利完成夏南河上游雨污分流工程。
3.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工程 共完成投资800万元,对光明街至北环路400米自来水供水管道和育黎镇南北山至三水厂6000米主输水管道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城市供水质量,保障了城市供水安全。
4.镇村道路改造工程 共完成投资4600万元,改造镇村道路140公里,其中9公里大乳山风景区进山路硬化工程、24公里山大线改造工程分别于6月中旬、9月底竣工通车。
5.镇级敬老院改造工程 经过各镇与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已完成改建的镇级敬老院14处,累计完成投资3200万元,拥有床位1800张,形成了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1800人的能力。年内,全市镇级敬老院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740人。
6.城市广场绿地升级工程 投资2000万元,实施占地74亩、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的跨年度绿化精品工程──中心绿廊建设工程,并对部分城市广场进行改造升级。至年底,中心绿廊建设工程完成场地平整,正在进行安装给、排水管道,砌筑园林小品、花台等工程,达到了进度要求;投资280万元,完成了城市广场美化改造工程,在东方广场、人民广场栽植各类绿化苗木共9000株,新增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并对东方广场音乐喷泉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7.农村自来水和有线电视建设工程 农村自来水建设工程完成投资2300万元,完成207个村自来水建设工程并通水,解决了57300户、7.2万人吃水难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农村有线电视安装工程完成投资500万元,铺设光缆线路300公里,新安装了37个村有线电视,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万户,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同时完成了119个村、1800公里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升级任务。
8.白沙滩卫生院改造工程 共投资500万元,总面积4500平方米的住院楼、门诊楼改造和内部设施配套如期顺利完成,5月9日正式投入使用。
9.中小学设施配套改造工程 共完成投资1100万元。其中,府前中学2520平方米教学楼新建工程于8月20日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在对全市中小学仪器设施状况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乳山市2006年学校内部设施配备计划》,2314台微机、32个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2500套办公桌椅等设施的配置,全部在新学期投入使用。
10.中心粮库建设工程 共完成投资2500万元,如期建成占地6.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库容3万吨的地方储备粮库并投入使用,全面提升了城市居民粮食保障能力。
11.城乡电网改造工程 投资700万元,顺利建成了总长4公里的35千伏郊园线新建工程;投资400万元新建了35千伏新华变电站以及与此相配套的1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为城区金帝商厦、家家悦超市等大型商场及沿线居民提供了可靠用电保障。
12.火车站改造工程 该工程属跨年度工程,2006年主要进行火车站改造的实地测绘、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年内已按期全部完成。
【政府办公室工作】
2006年,市政府办公室以“环境提升年”活动开展为契机,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务实高效、开拓创新”为要求,紧绕中心搞服务,强化协调保运行,狠抓督查促落实,严细管理上水平,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协调、督查、服务四大职能,圆满完成了承担的各项任务,整体工作又有新突破。文字工作方面,以“高质量、高效率”为目标,坚持“抓学习强素质、抓帮带促提高”,积极进行岗位练兵,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严格抓好指标调度,秘书班子文字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完成了承担的工作任务。全年共拟写领导讲话80篇,汇报50篇,典型20篇;编发《领导参阅》18期,《政务通报》9期,《政务信息》43期,《专题会议纪要》12期;被威海市以上刊物录用外宣调研17篇,上报信息140条,总文字量150多万字。督查工作方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拓展督查范围,加大督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重点事项的落实。全年印发《政务督查》26期,办理人民群众来信、市长公开电话161件,办结161件,办结率100%。法制工作方面,坚持“依法、高效、严格”原则,全力抓好规范性文件审核、行政复议案件审理、代表建议提案办理和行政许可项目清理工作。全年审核印发各类规范性文件23件,审结复议案件6起,开展行政执法检查4次,完成了行政许可项目清理检查工作;办复人大代表建议34件、政协委员提案54件,按期办复率达到100%;编辑印发了《乳山市现行规范性文件汇编(2005)》。行政工作方面,强化“行政无小事、接待出效益”理念,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加强管理、热情服务,做到了“任务不延误、差错不发生”。全年接待到乳省部级以上单位团组15个,地市级团组30个,各类检查、参观团组100个,国外客商团组80个;组织筹备各类仪式60次、大型综合性会议20次、中小型会议150次;处理各类文电3万件,无印鉴管理差错出现;安全行车80万公里,无责任事故发生。
【政务督查】 牢固树立“超前意识、攻坚意识、持久意识”,紧紧围绕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拓展督查范围,加大督查力度,重点督查了人民代表大会、经济工作会、政府专题会等重要会议确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市政府出台的重要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以及12345市长公开电话、市长批示件的办复情况,有力地促进了重点事项、热点难点问题的落实。全年共印发《政务督查》26期;转办人民群众来信、市长公开电话161件,办结161件,办结率100%。
(许鹏飞)
【政府法制工作】
规范性文件审核工作 共审核印发各类规范性文件23件,涉及农业、工业、土地、城建、民政、教育等方面。在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中,加强调查研究和协调论证工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强的可操作性。重要的规范性文件有《乳山市国有土地地租征收管理办法》《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意见》《乳山市扶贫解困资金管理办法》《乳山市村庄改造办法》《乳山市2006~2010年依法治市规划》等。
行政复议工作 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件,经审查全部受理。对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均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审查,按期审结完毕,其中:维持5件,终止1件。
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全年进行4次检查,一是对38个市属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主体、依据、职权进行了清理,指导各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及评议考核制度,通过了威海市的检查考核;二是对2005年度扶贫解困资金和农村优抚款发放及2003~2005年度扶贫解困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三是对2006年度市政府及办公室发布的政策性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四是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全市无线电台站设置进行了清理登记。
人大代表批评、意见和建议及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严格落实“两见面”办理工作制度,加强对人大代表批评、意见和建议及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调度,确保办理工作质量。全年共办理市人大代表批评、意见和建议34件,政协委员提案54件,按期办复率100%。
(李志刚)
【调研信息工作】 市政府研究室“以联系基层工作、服务政府决策”为目标,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参谋转变,早计划、早准备,在高标准完成日常文字服务基础上,突出办好《领导参阅》《政务信息》《外宣调研》3份简报。搜集新观点、新思维、新做法汇编《领导参阅》18期,供领导参考借鉴。将基层工作的典型、经验编印成《政务信息》43期,在全市推广。拟写的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外宣调研文章,被威海市以上政府部门和重要刊物刊发17篇。此外,围绕市政府年度中心工作和领导所思所虑,对农民增收、工业立市、社会保障、经营城市、旅游开发、民营融资、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专题调研,提交调研报告17篇,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谋依据。
(许鹏飞)
【人事与机构编制工作】
人才服务 2006年,市人事局创新引才方法,改企业“单兵作战”的招聘方式为组团规模招聘,先后组织30家企业到鲁东大学、烟台大学和烟台城乡建设学校举办专场见面会;组织企业参加山大威海分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与400人达成引进意向。组织国泰城建开发有限公司、山东金洲集团公司等企业分别参加了“山东省2006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山东省第四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及技术项目洽谈会”。发挥人才市场的主渠道作用,有针对性地为大陶家房地产、力久特种电机等单位举办专场招聘会;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2006年度春、秋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及企业用工洽谈会,与会企业107家,达成就业意向600份。组织72家企业参加威海市首届网上人才交流会,达成引进意向112人,居威海各市区之首。组织人员上门为威海市农药厂、幼儿师范等单位办理人事代理业务49人次。
公务员队伍建设 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等程序,完成了市直机关8个职位、镇级机关15个职位公务员的考录。首次实行网上报名、网上审核、现场认定的工作流程,面试考官全部实行异地交流,面试计分采用计算机按照设定公式进行计算,提高了计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面试成绩当场公布。认真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科级干部进修班、组工干部培训班,将《公务员法》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利用机关学习日,组织市直机关的公务员深入学习公务员法。同时,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共同对新录用的41名公务员进行为期10天的初任培训,并实行公务员宣誓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录用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按照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对2005年12月31日以前在编的14080名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切实做好公务员登记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对列入公务员登记范围的7类机关的工作人员(89个单位1901人)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照登记条件,严格登记标准和程序,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
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逢进必考”制度。对事业单位进人,严格落实“逢进必考”制度。按照“编制余缺、急用先配”的原则制定招考计划。为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考28名工作人员,为市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考2名会计人员。推行“以考代调”制度。在教育、卫生系统基层工作人员进城采取考试的基础上,对市直部门选调工作人员推行考试的方法公开选拔。为市五大班子、组织部等10个市直部门选拔调入了15名工作人员,确立了良好的激励导向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本着“改革与稳定并重”的原则,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在市报社进行绩效工资制改革试点,增强了内部活力。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和企业军转干部稳定 2006年,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27名。其中,需计划安置22名,自主择业5名,随调家属5名。对计划安置的转业干部,采取考试考核的办法安排职位,顺利地完成了安置任务。在企业军转干部的稳定工作中,建立以“预警机制、应急机制、长效机制”和“人到、心到、感情到”为核心的“三个机制”与“三到”工作法,在政策范围内切实帮助企业军转干部解决生活困难。
职称社会化评审 严格做好晋升人员的资格审查。对拟晋升人员的相关证件进行审查,对所申报材料没有问题的,按要求逐级呈报上级部门。严格公示制度,主要是严格评审前资格公示和评审后的结果公示,确保职称评审工作的严肃性。2006年共完成教育、卫生等18个系列891人的评审材料审查上报工作,完成74人的初级职称评审工作。积极推行职称评审改革,对卫生系列中、初级职称的取得实施“以考代评”的方法。
工资福利与离退休干部管理 进一步完善工资管理系统,增强实用性与可靠性,通过终端管理,共为11477人正常晋升了职务工资档次和级别工资,为4557名离退休人员增加了生活费。利用网络载体,加大工资政策的公开度,提升工资管理的准确度,增强工资标准的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事信访率,初步建起“公开化、信息化、科学化”的工资管理体系。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本着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新技术、外经外贸等行业需要的原则,加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本着“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原则,采取面试、考核、考察等方法,根据单位编制余缺情况,为农业、水产等单位择优考录了7名应届硕士研究生。对企业急需的大中专毕业生,按照手续从简、随到随办的原则,及时、妥善安排就业。2006年,共报到应届毕业生527人,其中研究生14人,本科学历毕业生274人。对接收的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及时协调市财政局落实其相关待遇,并多次到其工作单位了解工作和生活情况,尽力为其排忧解难。
人事考试培训 2006年,完成了21个系列2203人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报名工作,完成2005~2006年度16个工种、160人的技术工人等级考试考核工作。举办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班4期,参训117人次。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专题培训和考试。培训中,建立网上培训、考试系统,实现培训过程的网络化和网上考试的标准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培训效果。
专家和国外智力引进 积极做好为专家服务工作。组织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参加年度健康查体,组织2名符合条件的在职专家休假疗养。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大引智力度,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积极深入乡镇及各类企业,全面宣传国外智力引进的优惠政策,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对国外智力的需求情况,与他们共同制定引智计划。为及时引成外智,提出“一项多投”的思路,扩大引智范围,提高成功率。共申报国外智力引进项目和外国专家需求项目5个。
机构编制管理 严格执行编制管理规定,坚持“超编、满编单位不进人,缺编单位限额进人”的原则,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完善人员编制电子台账,与文本台账结合使用,在人员调整过程中做到两套台账同步修改。结合实际,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对哪些单位需要升格增编,哪些单位实行合署办公,哪些单位需调整内设机构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报请市编委批准,对市科技局、财政局、信访局、法院基层法庭及市人大常委会等单位的机构编制进行了理顺调整,提高了机构编制的合理化程度。在2005年镇级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实名制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县市区经验,在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中全部实行了编制实名制。将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数额与实有人员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增强了编制管理的透明度。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登记管理质量,规范事业单位登记年检内容上。严格把好材料受理关、材料审核关、数据录入关、收费关、发证关五个关口。2006年,共有51家非法人事业单位过渡为法人,166家事业单位办理了年检手续,63家事业单位办理了变更手续。
人事档案管理 本着收集完整齐全,分类整理规范的原则,对存放在人事局档案室内的机关事位单位5024名公务员和干部的人事档案进行重新整理,核定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实现档案管理的上档升级。
(于琛)
【外事工作】 年内,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全面贯彻“外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认真搞好外事工作的服务与管理,加强外事宣传和外事纪律教育,提高因公出国手续审批效率,对一些出国时间紧、任务重的团组,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保证出国人员按时出访。全年共审批因公出国团组38个、146人次,出访地有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厄瓜多尔等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与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进了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步伐。
全年共接待到乳山访问考察的外商和外国友人900多人次,主要有韩国青岛总领事辛亨根一行、韩国河南市市长金晃植一行、韩国安山市朴柱源一行,安山商工会议所和日本新潟市政府访问团,韩国、日本等工团组织,知名企业的会长、社长等70个考察访问团,为扩大乳山市对外知名度,推动全市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7月3日至4日,乳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熙殿率团访问友好城市韩国河南市,出席新任市长就职仪式;2006年8月27日至28日,韩国河南市新任市长金晃植、议长金炳大率团到乳山进行友好访问,双方的互访,进一步巩固了友好城市关系,并就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体育比赛等多方面达成共识,标志着乳山市与韩国河南市的友好城市关系又跨越新的一步。
(王海波)
【侨务工作】 2006年,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广泛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乳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获“2006年全省侨联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对外联络工作 年内,市侨办(联)先后接待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侨胞200人次。在联络接待工作中,努力争取上级侨务部门的支持,将一些有实力的海外华侨华人和大的社团招引到乳山考察访问。全年共接待大小团组9个。 2月18日,应市侨办(联)的邀请,美国Cleanpak公司副董事长雷德与公司亚洲部经理于江一行5人到乳山考察访问。3月18日、6月5日,于江先后两次到乳就力久电机合作之事深入考察探讨,初步达成协议。3月4日,旅韩山东文荣同乡联谊会会长侯德竹一行12人到乳考察访问。6月3日,威海市政府经济顾问、菲律宾华侨善举总会董事长、菲律宾中华总商会名誉理事长李逢梧博士,菲律宾宋庆龄基金会创会会长陈祖昌等一行18人到乳山考察访问。7月1日,东南国际集团陈元寿先生、加拿大协平世博集团总裁张圣德、上海林莉律师事务所所长一行在省侨联副主席于湖的陪同下到乳考察与长庆集团合作开发之事。7月25日,全美韩华联谊会中国寻根夏令营119人到乳,祖籍乳山的王同勋会长正在运作为乳山教育捐赠之事。8月26~27日,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饶曼妮带领省侨联暑期读书班到乳召开学习会议,并对乳山进行了考察。
为侨服务工作 市侨办(联)坚持全心全意为侨服务,帮助解决归侨、侨眷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根据鲁侨发[2006]9号关于发放华侨生活困难补助的通知、关于对贫困地区中小学与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项目调查的通知和威政侨[2006]10号文关于做好散居农村归侨、侨眷分布情况调查的通知精神,市侨办(联)认真组织,全面细致落实,与各镇(街道)侨联小组密切联系,走村串巷,把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对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归侨、侨眷逐一排查登记,做到各种数据真实准确。
2006年是中国侨联成立50周年,市侨办(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归侨事迹调查,向上级推荐了张国兴、于秀玲两位归侨的先进事迹,在《乳山时讯》对张国兴、于秀玲、叶华栋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在归侨中大力开展“讲述归侨自己的故事”的征文活动。配合中国侨联新建博物馆,向海外侨胞、国内归侨、侨眷征集有关资料,发动捐赠,侨眷叶华栋向中华全国侨务博务馆捐资1000元。
在侨法宣传月,市侨办(联)利用信件的形式,向全市的归侨发放了《山东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并利用《乳山时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侨法宣传,赢得了归侨、侨眷的好评。
为经济建设服务 2006年,市侨办(联)始终把为经济建设服务放在首位,广开思路,集思广益,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途径,想招商、议招商,有效地拓展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一是引进了上海的高榕集团,发展出口蔬菜基地1000亩; 二是引进日照冷藏厂在海阳所成立全利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元,年内到位500万元。邀请美国Cleanpak公司亚洲部经理、华侨于江先生到乳,与力久电机厂联合开发直流电机项目。
(姜新)
【机关后勤管理与服务】
机关后勤管理 在机关行政经费管理方面,继续坚持“大项开支有预算,小项开支按进度”的经费管理办法,通过严格落实报销手续、加强机关公款借用管理、降低办公用品采购成本等措施,严控机关行政经费支出,达到了预算支出平衡。全年共支出行政经费4600万元,保证了市委、市政府举行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资金需求和市直机关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在基本建设方面,投资250万元,完成市政府中心会议室装修改造。对市信访局接访大厅建设实施了监管,主体工程完工。在机关房产物业管理方面,筹措资金140万元,对机关办公区、生活区的水电暖及其它公用设施进行维修改造,修补区内路面800平方米,维修屋面1万平方米,栽植、补植各类苗木2万棵,新植、修补草坪1万平方米。完善日常保洁责任制,完善24小时昼夜巡逻等各项安全保卫措施,印发《机关办公区车辆管理办法》和车辆通行证,保证区内治安稳定。年内,为市农业局、市司法局等部门的下属单位重新调配了办公用房。
机关后勤服务 2006年,机关事务管理局围绕开展“环境提升年”活动,继续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制和服务问责制,并以修订完善《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语言行为规范》和挂牌上岗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服务工作水平。在会议、活动服务上,圆满完成每年一次的“两会”、党代会及其它等重大会议的会务工作,全年接待会议55场次。同时,为全省旅游项目管理现场会、岠嵎山旅游风景区开园文艺晚会、市直机关篮球赛及消夏晚会等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在房产设施维修服务上,全年累计出勤维修1.6万人次,机关生活区与办公区的水、电、暖及空调等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及时到位。在幼教服务上,投资20万元,改善园舍环境,公开招聘幼儿教师。着力探索“规范加特色”的幼教新路,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开展教师技能展示和“家长开放日活动”,保教质量不断提高。在2006年全国“双龙杯”少儿美术大赛上,获金奖4项,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少儿逻辑思维大奖赛上,机关幼儿园一名小朋友获冠军。
后勤经济发展 年内,机关事务管理局辖属各经营单位在人员多、历史包袱重的情况下,通过广开渠道、深入挖潜,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高后勤经济效益,事业收入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花木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扩大草花种植规模,增加绿化花木品种,全年花木销售达到了51万盆。政府房管所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投资100万元,开发门市房1400平方米,既为职工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又增加了单位收入。修建公司积极拓展铝合金加工和基建维修业务,工程量达160万元。机关冷库根据市场需求,做好海产品的抽氧保鲜精加工业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8万元。机关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在2005年开设“蒙氏数学”实验班的基础上,2006年新开设“全蒙氏”教学班1个、“蒙氏数学”班7个,同时,开设周六幼儿业余舞蹈培训班,增加了托幼收入。此外,机关食堂小灶通过改善就餐环境,组织炊事人员外出学习,提高餐饮技能及拓宽对外服务范围,全面提高餐饮服务质量,营业收入比上年有较明显增长。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