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建资源  >>  地方文献  >>  乳山年鉴  >>  2011年  >>  农业

综述

2015-03-12 14:21:38

概况】 2010年,全市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注重农业龙头培育,提升产业化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9.4亿元,比上年增长0.43%,其中,农业33.75亿元,增长1.44%;林业0.18亿元,下降7.15%;牧业8.41亿元,下降6.97%;渔业16.36亿元,增长2.95%;农林牧渔服务业0.65亿元,下降0.47%。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298亿元,增长14.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356元,增长14.2%。

2010年乳山市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

项目

单位

数额

比上年±%

一、年末耕地总资源

公顷

58644.8

0.02

常用耕地

公顷

58644.8

0.02

其中:水浇地

公顷

11655.3

-0.4

临时性耕地

公顷

二、农业主要物资消耗

农村用电量

万千瓦小时

10408

-55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

1093

-31

地膜使用量

841

-28

地膜覆盖面积

公顷

5606.9

-28

农用柴油使用量

30337

-33

农药使用量

3112

-18    

农用化肥使用量(按实物量)

137046

6

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计算)

33662

-8

三、乡村人口与从业人员

乡村户数

万户

18.63

1

乡村人口

万人

47.2

-2

乡村劳动力资源

万人

29.65

1

乡村人口从业人员

万人

27.66

-1

其中:农林牧渔

万人

14.92

-1

工业

万人

3.25

2

建筑业

万人

2.95

-5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

万人

0.82

7.9

商贸餐饮

万人

1.52

2.7

其他

万人

4.2

-2

(刘福田邵进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确立“特色加规模”和“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发展农业“十大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打造致富产业体系。通过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典型示范、土地流转等服务方式,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新增苹果1060公顷、茶叶210公顷,大姜460公顷。全市形成苹果1.33万公顷、茶叶930公顷、大姜3330公顷的现代特色种植基地,农业产业结构由产量、数量型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为主转变。

【农业产业化】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帮助建基地、争项目,组织参加各类优质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提高市场占有率。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年内,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全市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总数300家,其中,威海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与管理,制定《乳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星级评定管理办法》,促进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339家。

(冷振腾)

【新农村沼气建设】 2010年,新建8~10立方米沼气池1460座、30~50立方米小型沼气池15座,建成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示范点4处。至年末,全市建成户用沼气池1.57万座,小型沼气池62座,建成服务网点53处。

【农业科技培训】充分发挥科技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阳光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全年培训农民2.5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00人。开展科技下乡活动6次;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接受农民咨询400人次;设立农业信息网站,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得到提高。

(王炜)

【农业综合开发】2010年,通过积极努力,争取项目2个,总投资950万元,其中,威海市以上财政投资658万元,乳山市配套资金80万元,项目区自筹资金200万元。一是争取中低产田改造项目553公顷,总投资888万元,分别由夏村、大孤山镇组织实施。项目区地处河夏线以东、黄村河以南,涉及邢家、二甲、黄村、朱家庄、吴家沟、打木、小史家、宫家桃8个行政村。主要工程包括:新建平塘4座、修复3座,新挖大口井3眼,建设排灌站9座、蓄水池7座、漫水桥4座、板桥5座、涵300座,埋设地下管道23.6公里,维修塘坝1座,修建机耕路27.15公里,开挖疏浚渠道36公里,植树2万株。二是争取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帮助乳山正洋食品有限公司争取62万元中央财政资金贷款贴息。

(刘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