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群团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建资源  >>  地方文献  >>  乳山年鉴  >>  2014年  >>  党政群团

中共乳山市委员会

2015-03-16 15:51:26

【综述】  2013年,乳山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模式提质量,统筹兼顾促和谐,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376.7亿元,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亿元,增长15.3%;实际利用内资96亿元,增长15.4%;实际到账外资9005万美元,增长9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亿元,增长13.3%;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2249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13378元,增长11%。   

 坚持讲政治顾大局,保持坚定政治立场。贯彻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结合乳山实际创造性抓好落实,以贯彻落实政策来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率先启动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实施总投资20.4亿元的6大类14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重点区域优先发展、率先突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勤俭节约有关要求,开展“四风”查纠活动,清理各类考核检查、评比、表彰,压缩会议活动规模、数量和参加人员范围,从根本上杜绝奢侈浪费现象,乳山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做法被山东省纪委在全省推广。建立完善常态化联系群众、民意分析研判、领导接访包案等长效机制,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2013年,到省进京上访量下降18.9%,在全国“两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敏感时期保持大局稳定。   

 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凝聚干事创业合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党内工作机制和选人用人制度,营造起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局面。在市级班子建设上,健全市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几套班子的沟通协调机制,做到目标同向、思想同步、工作同心、事业同干。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坚持在发展中发现干部、选拔干部,建立完善以政绩评价干部的工作机制,变年终一次性考察为平时经常性考察,评价部门和干部的工作主要看实绩、看发展、看项目、看群众的满意度,树立重发展、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广开视野选拔干部,面向全国考选2名经济合作局副局长、2名团市委副书记。坚持注重长远选配干部,选拔重用年轻型、高学历型和专业型干部,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明显优化;坚持多条途径培养干部,选拔15名年轻干部到镇(街道)挂职锻炼,对212名股级干部进行轮岗,选派23名干部到省直部门挂职学习,促进干部成长提高。 

   坚持抓调整求质量,推动产业转型跨越。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的发展思路,努力推动产业转型跨越。围绕提高产业聚集程度,在全市规划建设“三区八园八小区”,培育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食品、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2013年,全市签约过亿元项目43个,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4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1个。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设立1500万元科技创新基金、1000万元产学研奖励基金和1亿元企业转贷基金,举办产学研对接暨金融合作推进大会,签订3个院士工作站组建协议和21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工建设2个工业孵化器,昊安金科有限公司创建首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发明专利增长300%。围绕提高产业带动作用,推进农业品牌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加快打造苹果、肉鸡、大姜、茶叶、蓝莓、花生、牡蛎、葡萄等产业链条,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新建标准化种植基地134处,新增地理标志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15个;推进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推行旅游年票、联票,开通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新开放多福山、石佛山和金牛谷3处景区,新增AAA景区2处;促进房地产转型升级,形成专业机构养老、社区养生养老、居家养生养老、医疗康复养老4种发展模式,打造全国健康养生先行区和社区养老示范区。    

坚持抓改革重创新,培育工作新亮点。围绕体制创新,组建水务、热力和城建投资3个国有集团公司;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完成市内短途客运班车、公交车收购及新公交车购置;在威海市率先实施公立医院改革,深化慢性病综合防治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药品平均价格下降15%;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资金投入、设施改造和师资力量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发展,乳山市被评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稳妥实施30个村集体资产改革试点,白沙滩镇翁家埠村组建全省首家农村经济股份合作社。围绕模式创新,组建市委群众工作部,启动市民服务中心建设,筹建市民热线和民情网站两大平台,主动向群众征求不满意事项,并加大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解决力度,搭建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群众对各项工作满意率达96.85%,在2013年下半年威海市组织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乳山市综合得分列第一名。围绕方法创新,本着务实、节俭、高效的原则,开展撤县设市2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和“四德”建设工程,成功争创首届“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围绕管理创新,重点抓好178个农村新型社区规范化建设,已完成56个,促进人口、设施、资源向社区集中,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围绕金融创新,采取财政担保融资、银行贷资、民间机构融资、债券融资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完成2家民间融资机构组建,设立首家风险投资机构,发行13亿元的城投债,与银行合作开展首期5000万元的“助保贷”业务,组织各部门向上争取无偿资金5.6亿元,保障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需要。    坚持抓作风促实干,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组织实施服务效能评议、中层干部轮岗、社情民意征询、经费管理规范、行政履责评析、工作汇报质询等10项主题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负责人,综合评议33个部门服务工作,10个“不满意票”较多的部门在新闻媒体上公开表态整改,接受社会监督。对31个承担全市重点工作任务的单位,在常委会上进行汇报质询,接受常委会监督评议。从严管理干部,强化干部监督,对10名存在庸、懒、散现象的干部给予纪律处分,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持抓党建强基础,夯实基层组织保障。强化党员队伍管理,在威海市率先开展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构建党员教育管理系统性长效机制。强化基层班子建设,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党建工作,将农村财务、社会管理、事务决策、民生服务等职能向社区党总支集中,选派81名镇干部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安排218名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采取动态管理的办法整治65个后进班子,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强化党内关怀机制落实,实施“助力领头雁”工程,发放创业扶持资金520万元,深化“即时关爱”制度,救助180名突发意外事故或患病受灾的党员,党内即时关爱新机制获“第四届全国地方新政奖”。强化党员干部培训,实施产业人才“倍增”计划,组织30名企业家赴复旦大学培训,举办乳山讲坛13期,培训企业家及经营管理人才300名,为经济发展、产业培育提供人才保证。

【重要会议】    经济工作会议  1月5日召开,市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银滩旅游度假区、经济主管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其他市直部门、单位、驻乳机构党政主要负责人,市人大、政协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各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经济工作,研究部署2013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市各级振奋精神、理清思路、狠抓落实、高点定位、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全市园区载体、产业基础、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经济工作暨履行机关岗位目标责任制总结表彰会议  2月17日召开,市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镇、经济开发区、银滩旅游度假区、城区街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市直各部门、单位全体机关干部,各驻乳机构主要负责人及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回顾总结2012年度全市经济工作和市镇机关履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情况,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动员全市各级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企业创新发展年”和“诚信乳山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践岗履责,干事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2月17日召开,市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镇、经济开发区、银滩旅游度假区、城区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纪(工)委书记,市直各部门、各驻乳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纪检工作的负责人,市纪委委员、市纪委全体派驻干部参加。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纪委全会以及威海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全市的贯彻落实意见,动员全市各级切实增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半年工作总结会议  7月10~11日召开,会议采取观摩检查、交流发言、集中开会相结合的形式,总结回顾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和新型城市化建设有关事宜,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创新方法,加压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群众工作会议  11月1日召开,市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滨海新区、经济开发区和市直各部门、各驻乳机构主要负责人,市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研究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提高对群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将群众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将群众工作做实做好,推动群众工作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

【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   

 1月6日,市委、市政府下发《2013年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确定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确定80个环境整治重点村,以“三清三化”工作为重点,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合力共促,强化监管,点面结合,落实责任,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进程。    2月7日,市委、市政府下发《2013年全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实施意见》,确定在完成试点社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量扩面,本着中心村“两委”班子强的社区优先、有产业基础好的社区优先、有企业带动或联建的社区优先、地理位置便利和影响辐射力强的社区优先、富有典型特色的社区优先的原则,采取“组织融合服务融合空间融合”的方式,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整合增强认同感,通过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增强向心力,吸引农村人口逐步向社区聚集。   

 2月20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各级关于作风建设的有关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讲学习、转作风、抓落实”为主题,认真查找和解决不适应形势变化、不符合上级要求、不切合发展实际、不尊重群众意愿的作风问题,提高能力,转变作风,重抓落实,凝心聚力谋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更好地担负起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    2月25日,乳山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开展“企业创新发展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十大计划”为抓手,以培育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为方向,深化理念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人才创新和载体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新型工业体系,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月27日,乳山市委、市政府下发《乳山市鼓励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确定在全市按照突出贡献、品牌验证、企业节能、科技创新、金融增贷、金融机构增设、上市融资、招商引资、对外经贸、跑上争资、旅游发展、创优服务、荣誉称号等13项奖励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调动全市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5月17日,乳山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制订2013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扶持政策,全面部署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事业发展等重点工作。   

 10月31日,乳山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方法方式,建立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提升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实效。通过单位联社区、干部联居民、专人联社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领导,健全网络,齐抓共管,推动全市群众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12月31日,乳山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确定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以“敢闯”的锐气和“会闯”的睿智,持续对社会体制、民主政治、行政管理、产业发展、市场取向、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文化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努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形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加快建设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幸福乳山。

【市委办公室工作】  2013年,乳山市委办公室以“讲学习、转作风、抓落实”为主题,倡树“团结、勤奋、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当好参谋助手,做好协调服务,加强督查考核,抓好决策落实,按照“以文辅政出精品,深入调研当参谋,会务活动求细致,督查考核抓落实,文秘信息出效能,机要保密讲规范,遵规守纪树形象”的工作目标,推动办公室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获“威海市机关督查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机关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一是加强参谋服务。发挥“以文辅政”作用,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编发《领导参阅》《乳山调研》等刊物13期,编发《今日参考》300期,其中,16期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加大外发调研力度,在威海市以上刊物刊发41篇,其中,省级刊物刊发24篇,国家级刊物刊发2篇,采用数量和发稿质量均实现新突破;上报信息456篇,被《威海信息》采用40篇,拟写《乳山信息》32期,信息工作列威海市第一位。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倡树严谨细致、求真务实、勇争一流的工作作风,做好会议、文电、维稳、农村工作,保证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威海重点区域开发建设观摩会、经济工作暨履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总结表彰大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等会议活动300次,收发电文1600件。提早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召开调度会议6次,组织实施观摩评议活动3次。组织开展市级领导分包重点信访案件工作和重点信访案件集中化解活动,召开10次专项会议调度维稳工作,保证各级“两会”等特殊敏感时期全市的信访稳定。三是加强督查考核。创新考核方法,调整完善岗位责任制考核意见,按照“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要求,对全市132个列入考核的单位分别制订考核意见。以创新亮点、难热点问题、领导批示、民生工程、重点项目等重点工作作为督查重点,定期督办工作进展情况,加大督办通报力度,下发《乳办督查》《督查通报》10期,保证市委重要决策的落实。在威海市举行的“听民声”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乳山市得分在威海市名列前茅。四是加强管理创新。开展全市计算机网络管理专项检查自查整改活动,规范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入网,杜绝网络泄密案件发生。出台办公室工作意见,规范工作通报、协商、调度和分工负责制,提高科室考核指标,完善值班、卫生、例会、车辆管理、信访接待等制度,建立办公室工作问责制,形成全室上下竞相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张华超)

【组织工作】  截至2013年底,全市有基层党委60个,党总支31个,党支部1518个。年内,全市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三抓三树三规范”活动和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创新、求实效,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全市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基层组织建设  在镇党委建设上,突出3个重点。一是推行“三重一大”制度。着眼加强镇党委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和内部制度建设,指导各镇(街道)研究制定“三重一大”实施意见,对涉及镇域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员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程序进行,提高党委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15个镇(街道)党(工)委全部研究出台实施意见和推进方案。二是加强镇村干部绩效考核。指导各镇(街道)完善镇村干部岗位目标考核机制,明确目标、责任、时限,让每名干部身上都有担子、有压力,调动镇干部的工作热情,凝聚工作合力。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指导各镇(街道)落实机关干部包村联户、民情走访制度,完善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0个市直包村单位全年为所包村投入资金及物资折款722.4万元,2000名市镇机关干部联系贫困户,协调物资110.5万元,捐助资金及物资折款76.7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000件。在村级组织建设上,抓好4项工作。一是抓好农村后进班子整治工作。着眼2014年农村“两委”换届,将农村后进班子整治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倒排正包、销号管理、定期约谈等措施,集中整治各镇(街道)筛选上报的65个后进班子,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汇报”,并选派218名“第一书记”到村帮助整顿班子、发展经济,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年内,62个村完成整治。二是抓好农村后备人才选育工作。组织各镇(街道)干部到村集中开展农村优秀人才摸底,按每村1~2名标准在村内筛选后备人才,建立起全市农村后备人才数据库。三是推行为民服务代办制度。指导各镇(街道)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办工作,统一印发为民服务代办政策明白纸,配套健全为民服务代办网格化管理、党员责任区、村务记要和轮流值班等制度,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严格落实奖惩考核,引导镇村干部采取定点办公、公布电话、上门走访等形式,主动为群众代办各种事务。四是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按照“整合资源、发挥作用、突出特色、优化服务”的原则,抓好市里确定的56个农村新型社区党组织建设,因地制宜成立功能型党小组及其他配套组织,定期调度党建工作进展,落实社区党总支联席会议、轮流值班、全程记实、重大事项通报等制度,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把好党员入口。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新要求,在坚持上级党委派员列席党员大会、发展党员全程记实和发展对象预批等制度的基础上,推行发展党员数量规划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备案制度,并制订下发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对发展的每个阶段和环节制订具体标准、时限要求和资料目录,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连续性和规范性。二是规范党员管理。指导各镇(街道)全面摸底镇域党员,更新完善党员信息数据库,逐人理顺档案。三是加强关怀激励。围绕庆祝建党92周年,在“七一”前后开展优秀党支部书记典型宣传、新党员入党宣誓、走访慰问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等10项活动。推行党内“即时关爱”制度,全年及时救助突然意外事故或患病受灾党员113名,经验做法获第四届全国地方新政优秀案例奖。    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  从7月开始,在全市集中开展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坚持以纯洁性教育为主题,以党员登记为抓手,按照召开动员会议、发放登记通知、开展专题学习、党员标准讨论、提出登记申请、征求群众意见、现实表现鉴定、组织民主评议、作出组织决议、处置不合格党员等步骤进行。通过集中教育、党员登记、不合格党员处置、发放党员证、党员资格年审等方式,实现摸清党员底数、强化党性意识、纯洁党员队伍的效果,构建起党员教育管理系统的长效机制。活动期间,挖掘捐献毕生积蓄30.5万元的85岁老党员邵本道这一重大典型,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掀起学习热潮。    新领域党建  在“两新”组织党建上,坚持一手抓组织覆盖,一手抓示范建设,指导各镇(街道)摸排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新成立“两新”组织26个,建设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15个。在此基础上,抓好非公企业党建经费落实工作,争取市级财政安排30万元非公党建专项经费,市管党费列支18万元用于镇(街道)商会党建工作。在城市社区党建上,按照“三有一化”和“规范、统一、精细、特色”要求,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协调有关部门按照规定标准落实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缓解城市社区经费不足难题,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新格局。    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干部队伍配备。调整市直、镇(街道),公检法系统、滨海新区等单位的干部,实现奖优罚劣、弘扬正气、调优配强的目标,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配强经济部门领导班子,扩大选人用人视野,首次面向全国公开考选2名经济合作局副局长,面向乳山市公开考选2名团市委副书记。加强基层班子力量,树立重视基层导向,从市直机关年轻干部中择优选派5名副科级干部挂任镇党委副书记,10名股级干部挂任镇(街道)副镇长(副主任),优化镇(街道)领导班子结构。二是规范国企领导人员队伍管理。针对热力、水务、公交公司的组建现状、未来的运转模式和党组织的设立、领导人员的配备情况等进行专题调研,制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意见》,理顺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权限、选任办法、管理机制等。10月,通过组织举荐、单位主要负责人署名推荐、干部自荐的形式,配备城投、水务、热力三大企业正职领导人员。三是开展股级干部轮岗交流。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股级干部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做好股级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通知》,采取单位内部轮岗和跨单位交流两种形式,对全市212名股级干部进行轮岗交流,尤其是对乡镇从事财务、计生、经管、民政等关键岗位的20名股级干部进行跨单位轮岗交流。拟定下放滨海新区副科级及以下干部管理的意见,将滨海新区副科级及以下干部管理权限交由滨海新区党工委管理,为干部管理规范运转提供组织保障。    干部考察评价  以“识准、用好”为目标,丰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方法。创新考察方式方法,变以往年底集中一次性考察为平时动态经常性考察,考察采取回访考察、一线考察、联动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单位党政正职分班子成员和其他科级领导干部两大类按照20%优秀、60%良好、20%一般或较差的比例限额分档评价干部。在市直考察时,一并了解镇(街道)分管相应业务工作的领导干部情况。在镇(街道)考察时,一并了解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工作和领导干部情况。考察结束后,对纪检、维稳、信访、农业、社区、安全生产等工作请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量化排队,通过纵横印证、多维评价等方式,全面客观分析班子,准确公正识别干部,真正把班子考实、把干部考准。加强对领导班子的分析研判,定期研判班子、会诊干部,统筹考虑班子及班子成员的个性化因素,找出每个班子的短板,为有针对性地选配干部提供信息。同时,组织部长不定期约谈单位“一把手”,分管副部长和干部科科长不定期约谈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动态了解掌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思想工作情况。对关键岗位领导干部、新进领导班子成员、干部本人及家庭成员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干部个人和家庭有特殊困难的重点约谈,全年约谈干部200人次。    干部信息整理  在统筹抓好科级干部、股级干部、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数据库建设维护的基础上,采集全市在职科级干部和35周岁以下后备年轻股级干部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工作交流意愿、适合岗位职务及家庭困难情况等个性化信息,建立干部个性化信息数据库,并分类建立经济、规划、建设、财务、农业、英语、机械、化工等8类专业干部数据库,为整合干部资源、发挥干部专长、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岗相适、学用一致提供资料。    干部教育培训  全年举办主体培训班8期、专题培训班10期、专题讲座9期,开展干部自主选学培训32期,培训干部14000人次。一是坚持服务大局,力求培训内容务实管用。举办产业招商及项目建设培训班,提高干部招商引资业务能力。与清华大学威海教学站联合举办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800人次。举办农村新型社区党总支书记培训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培训农村社区书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140人。二是改进方式方法,力求培训模式吸引人、影响人。制订下发《2013年全市机关学习实施方案》,实施“党性教育”“送教上门”“自主选学”等10项学习活动,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干部的培训需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整合域外优质培训资源,邀请北京、上海等地名家教授到乳山市举办9期高端讲座,培训干部4500人次。加大异地办学力度,组织73名新任职科级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到临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38名组工干部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集中培训,31名企业主要负责人赴复旦大学接受企业管理创新培训。三是坚持严抓细管,力求培训管理规范高效。实行教师集体评课制度,改进教学质量评估方式。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和“十不准”学风建设要求,实现组织管理、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有机统一。推行学员考勤反馈通报制度,建立考勤台账,对20名在干部自主选学培训中无故旷课人员向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反馈通报,增强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人才工作  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本土人才抓提升、引进人才抓突破为重点,打造聚才平台,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依托中华海外人才网等人才门户网站,发布乳山市人才、项目需求信息,推动金牌饲料等5家企业对接海外博士,2名海外博士正式签约。联合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举办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累计培训2000人次,推动企业家及企业后备人才的梯队培植。申报12个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项目。威海人才项目特聘专家评选申报工作准备充分,运作科学,在威海3市中报名最早、入围最多。二是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技能大赛”、评选“首席技师”等活动,创树标杆,引导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新增省市首席技师各1名。拟定《“导师带徒”工程实施意见》,推动企业建立科学的技能人才梯队,扩大金蓝领培训范围,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736人,新增技师、高级技师135人。 三是抓好人才基础性工作。分类建立企业人才库和项目库,实现人才信息有库可查。建立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设立人才工作信息员和联系点,构建起市、镇、企“三位一体”的人才工作运行网络。制定人才工作月报告、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意见等规定,加强考核调度。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点评选活动,从全市企业中评选出3家人才创新创业成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筛选推荐2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威海电视台进行宣传,在《乳山时讯》开设“人才风采”专栏,宣传报道全市24名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    调研信息工作  提升参谋服务水平,围绕领导讲话汇报、工作思路总结、教育实践活动等,拟写各类综合性材料55篇,完成上级安排的党代表作用发挥、干部实绩考评等调研任务6次,完成全员调研成果、5年创新成果、建市20年组工创新成果等3项汇编。加大亮点推介力度,撰写上报创新工作信息36篇,其中,24篇被省委、威海市委组织部采用。精心策划宣传推介,完善全员调研办法,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稿126篇,其中,国家级16篇,省级42篇。注重舆情监控引导,通过专题引导、及时调度,组织基层联系点撰写网评文章,有350篇被评为省级网络有影响力文章,其中,地市级以上发稿16篇。    远程教育工作  一是远教学用上水平。出台《远教辅导专家积分管理办法》,实施专家连点带户工作机制,对选聘的30名远教专家教学辅导工作进行积分考核、动态管理,提高辅导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联合,在6个产业发展集中的社区中心村建立“专家”辅导大院。组织参与山东省远程教育中心开展的十八大精神、新党章网络知识竞赛5期,3个集体、12名党员获优胜奖。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共产党员网发表4篇,在省级刊物、网站发表13篇,在威海市级刊物发表10篇。二是课件开发重实效。围绕重点工作摄制13部电视专题片,制作《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指南》《小城镇建设规划》等案例教学片。3部专题片入选全国优秀电教片库,在山东卫视《齐鲁先锋》栏目播出课件2部,威海电视台《党建新视线》栏目播发专题14部、新闻11条。协助山东省、威海市远教中心完成农村“第一书记”和非公企业党建案例教学片的采访、摄制。重新定位《乳山党建》和《远教视窗》两档电视栏目,按照党员群众需求精选课件,编制《乳山党建》栏目节目12期、《远教视窗》144期。三是常规工作打基础。结合村级站点账号重新绑定,组织各镇(街道)检查村级远教设备、网络运行情况。按照党员意见改造远教手机报短信群发平台,降低资费标准,扩大覆盖面。开展远教技能比武和典型交流活动,提高管理员的操作能力。协调联通公司全面排查全市站点网络运行情况,处置故障隐患。通过网上征集、热线电话等方式,征集党员群众学习需求153条,有针对性地安排专家互动教学12期、个性化辅导86次。    (于均洋)                                                    【宣传工作】    创新亮点   开展首届“诚信乳山建设年”活动,以“讲诚信、重承诺、促发展”为主题,以抓好8项教育、建设5大平台、开展7项活动为内容,将诚信创建活动贯穿于全年始终,覆盖于各行各业,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改变2013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办节模式,注重务实创新,组织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走进乳山、“母爱乳山、养生福地”经贸洽淡、乳山健康养生食品展示推介、全国网络媒体养生福地行、“中华二十四孝雕塑”捐赠、百家旅游社走进乳山、文化名人故乡行、乳山采茶节8大主题活动,以及养生美食烹饪、健身舞蹈大赛等活动,中央电视台两次播出《乡约》乳山节目,新华网、人民网等50家重点新闻网站进行宣传推介。    纪念宣传  围绕纪念乳山撤县设市20周年,以“科学发展、走向辉煌”为主题,组织改革发展成果展、万名群众广场歌咏比赛、大型群众演唱会、书画摄影作品展、主题演讲征文等活动。其中,8月8日,举办的大型演唱会有16个行业代表队、3000名干部群众参加,开创乳山市举办大规模室外演唱活动的先河。制作以市情、工业、旅游、文化、养生、农业为主要内容的《母爱乳山》系列宣传片,再版图书《母爱无疆》,制作《乳山撤县设市20周年纪念邮册》和微电影《母爱乳山》,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全市人民对家乡的认同感。为充分反映乳山20年发展成果,《大众日报》刊发头版头条、二版重点稿件和3篇系列报道,《威海日报》刊发头版头条和4万字的系列报道,新华社《山东参考》《特供分析报告》分别以10页以上的篇幅进行报道。市内新闻媒体开设“纪念乳山撤县设市20周年”“20周年大事记”“我与乳山20年”等专栏,组织制作“建市20周年网络专题”,在全市掀起宣传热潮。    理论教育   开展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开展“百名局长”讲党课、“百场宣讲下基层”“千名干部登讲台”“知识竞赛展风采”等活动,全市120个单位“一把手”到所包村为党员群众传经送宝上党课,2000名党员干部参加十八大知识竞赛。围绕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宣讲团宣讲、“一把手访谈”“学精神、谈体会”有奖征文、三中全会精神大家谈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我与中国梦”演讲比赛,有42名选手参赛,参加威海市“幸福威海,我的梦”百姓宣讲比赛,2名选手获得一等奖并代表乳山市参加威海巡回宣讲。开展“科级干部走基层、百篇调研谋思路”活动,收到85个部门报送的调研报告500篇,通过集中评选,将48篇优秀调研报告汇编成集,作为“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和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参阅资料。开展社科研究,推荐上报威海市重点研究课题12个,其中,《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调查与思考》列入威海市重点课题,成为威海县级入选的两个课题之一。参加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报送优秀社科成果22件,其中,10件获得优秀成果奖。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加强信息管理和对上报送工作,在省市两级发表工作信息16篇、舆情信息600篇,在威海市调研和舆情信息用稿考核中位居第一位。    新闻舆论   正面宣传紧跟中心,围绕区域一体化发展、六大产业集群培育、健康养生养老产业打造、工业转型升级、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乡村文明行动、机关作风建设等主题,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重要新闻媒体刊发重点稿件100篇,其中,《大众日报》一版头条3个。深入挖掘、总结老党员邵本道的感人事迹,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先进典型,省内主要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报道。同时,开通乳山宣传网,打造汇集新闻资讯、政务信息、经济合作、历史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对外宣传网站。产业推介成效显著,将产业推介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制作《乳山六大产业集群和招商目录专题网页》,通过新闻媒体面向全国开展“农业品牌”广告语以及乳山大姜、乳山牡蛎、乳山绿茶“农产品品牌”广告语的征集评选活动,收到广告语8813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76条。新闻舆情监管有力,成立网络宣传办公室,组织16家部门开通官方微博,在全市组建100名网络宣传员队伍,全年编发《网络舆情动态》345期、《网络舆情专报》55期,特别是“11·28”液氨泄漏事故、309国道交通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妥善监控处置舆情。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实现新突破,实施“月调度、季通报、半年总结”的工作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山东五洲传奇影城项目完成注册加入院线,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文。华彩3D影城开业,结束乳山市无数字影院的历史。推出以“献给母亲的爱”为主题的乳山食鲜、食甜、食香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组织文化企业参加北京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大乳山滨海文化产业开发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也是2013年威海市唯一一个省级重点产业项目。文化建设争取新荣誉,以争创首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为目标,整理档案资料2000份,撰写申报报告、专题(综合)报告28个,汇编测评目录表和记录表,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首届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文化惠民取得新成效,落实文化惠民实事16件,为5个庄户剧团免费更新配备演出器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为群众送戏130场,提高公益电影放映补贴标准。提升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档次,打造“书进社区,香飘农家”图书服务、“我们同欢乐”文化下乡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2013年,乳山市获威海市文化名家称号1人,5件作品获威海市文学艺术奖,3件作品获特别荣誉奖,影视动画片《大乳山的传说》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胡达伟)【统一战线工作】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贯彻中央、山东省委和威海市委《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及时向乳山市委做专题汇报,组织起草文件,市委常委会研究下发《中共乳山市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办公室《贯彻落实〈中共乳山市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分工方案》,部署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统战工作,健全完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领导机制、落实机制和协调机制。会同组织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的通知》,加强对党外干部及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锻炼,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选派对象、考核管理等内容,并将经济开发区所属单位确定为首批实践锻炼基地。    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探索加强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思路,有关做法被评为“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优秀成果”。一是开展“三服务”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在村镇大集设立农业技术知识咨询台,为赶集群众传授讲解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及农作物高产栽培等技术,发放科技材料8000份,并组织专家进户下地对农民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技术服务。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专家,为怡园社区50名群众举办主题为“好家长成就好孩子”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组织科技、法律、教育等行业党外知识分子专家骨干,深入信达机械、金桥房地产及部分茶叶企业走访座谈,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创新文化载体。办好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刊《银杏》杂志,新出刊2期,以丰富的内容、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较高的品位赢得社会各界好评。以《银杏》会刊为平台,联合有关单位举办“尚尚美美”杯有奖征文比赛活动,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100篇,获奖作品在《乳山时讯》《大乳山》《银杏》等报刊刊登。三是强化网络平台建设。办好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网站,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全年上传工作动态、经验信息、统战政策等文章50篇、照片10幅,宣传党外人士先进典型事迹5人。同时,应广大会员要求,建立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QQ群,促进全市各行业党外知识分子间的联谊交流,增进团结,凝聚力量。    建言献策  加强对党外人士思想引导,组织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他们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行、同心同向。召开专题情况通报会2次、座谈会2次、专题学习7次,发放《统一战线工作简明手册》100份。在知联网开设专栏,宣传辅导党的十八大关于统一战线的论述等内容。在全市开展统一战线学习十八大知识竞赛活动,收到答题卡1800份。牵头组织乳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乳山市果茶站深入部分茶叶企业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专题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促使有关部门出台“五统一”措施,整合和打造乳山茶叶品牌。开展“同心创未来服务幸福乳山建设金点子征集活动”,收集到有价值的意见建议49条,分送有关部门单位办理。发动党外人士撰写招商引资、旅游开发、交通环保等方面的调研报告、提案20份。    (张庆)  【群众工作】    为加强和改进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突显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性,2013年,乳山市委决定,将原与市信访局合署的市委群众工作部独立,作为市委工作部门,列入市委机构序列。11月,乳山市委群众工作部组建完毕。主要职责是:跟踪督导检查市委、市政府群众工作部署,推动工作落实;开展群众工作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意见建议;负责民生实事安排和推进情况考核,协助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群众不满意事项征询、包村等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受理分办、信息研判、督导落实市长公开电话、市民热线、民情网群众反映的问题;负责民生服务中心系统建设及日常维护运行;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涉及群众事务的其他工作。设办公室、社情民意科、督导考核科3个内设机构,辖民生服务中心1个事业单位。乳山市委群众工作部将原本分布于不同部门的各项群众工作统一安排部署、调度实施、督办落实,围绕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和民生服务平台建设两条主线,科学运筹,全力推进,促使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在威海市2013年下半年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乳山市综合得分列各市区第一位。    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  实施以单位联社区、干部联居民、专人联村居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全市115个部门确定分管负责人和群众工作专职人员,各镇(街道)确定1名分管负责人和1名群众工作干事;178个农村新型社区各确定1名群众工作指导员,每个村确定3名群众工作信息员;21个城市社区确定69名社区网格群众工作指导员和325名社区群众工作信息员。成立市委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联席会议、分级处理、检查考核、指导员、信息报送5项制度。    民情走访活动  2013年11月,组织乳山市2013年下半年民情大走访活动,完成乳山市20万户群众数据信息的汇总工作并全部录入数据库。通过走访,各镇(街道)、部门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6645条,数量比上半年增加3倍。按照分级处理的原则,各镇(街道)负责答复处理3500条,各市直部门负责答复处理2800条,其他经筛选整理后提交乳山市委常委会议集中研究,确定答复处理意见,交由相关镇(街道)和部门予以答复反馈。    民生服务平台建设  搭建民生服务平台,全面掌握社会动态、社情民意,为乳山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切实将群众关心的事办实、关注的事办好。建立话务员行为规范、保密制度等15项日常管理制度,出台《乳山市民生诉求事项办理暂行规定》。建立“一个号码对外、一个中心受理、24小时服务”的民生热线运行机制,受理群众咨询、求助、建议、投诉等事项。建设乳山民情网,集政策宣传、便民服务、倾听民声于一体,实现网上网下互联、群众部门互动。群众通过民情网、市民热线、不满意事项征询、群众满意度调查、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人民网地方留言板、市长公开电话、市长信箱等民生诉求渠道反映的信息,都通过民生服务平台统一交办、答复反馈、回访落实。(群工部)【机构编制工作】    重点领域管理体制调整  设立乳山滨海新区是促进乳山经济发展、推动威海沿海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先行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乳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挥作用,促进滨海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合理高效,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发展活力。一是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周边县市、威海类似机构的运行模式,结合乳山实际反复比对研究,最终确定以突出经济发展职能为目标、节俭务实组建、精简高效运转、权责统一、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二是细致研究,采取登门咨询、召开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征求意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做到充分授权,在政府法制部门的配合下经过论证筛选最终确定44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下放权限,并制订包括170项下放权限的5年赋权规划。三是优化职能配置,更名理顺建设、规划、房管、国土、法检等原驻银滩派驻机构,重新界定其职能,将公安、边防、税务、电业、工商、金融、邮政、移动通讯等38个双管单位划归滨海新区管理,并建议赋予滨海新区对驻区双管单位的考核管理权限。四是从严控制机构人员配置,提出以银滩管委为基础组建滨海新区的思路,以缩短筹建时间,加快滨海新区启动,突出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职能,与经济发展关联度不高的社会管理机构一律不设,实现机构设置科学规范、人员配备合理精干。    机构编制管理  着眼于建立精简高效、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机构、编制、职数、人员入手,规范机构设置,整合事业机构,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在总量控制方面,坚持机构总量只减不增,严格进人计划,努力压缩人员编制总量,全市在编人员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在盘活存量方面,着重引导超编单位人员向空编单位流动、职能弱化单位编制向职能加强单位调整。在整合资源方面,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撤销夏村镇初中和小学,设立西苑学校。严格实行“实名制”,将编制管理和人员管理紧密结合,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全部在网上公示,增加编制透明度。推进信息化管理,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库,乳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与乳山市财政局、乳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实现信息网络资源共享。    机构编制监督  乳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与乳山市监察局联合开展以提高编制使用效率为目的、以查处“吃空饷”(包括在编不在岗)为主要内容、包含42项信息条目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涵盖全市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被检查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跟踪整改情况。联合开展环境与资源保护及住房保障职责情况的履职检查,督查环保、土地等6个部门“三定”规定落实情况及环境与资源保护、住房保障职责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理顺相关部门的职责。按照《山东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办法》要求,评估发改、经信、环保等部门的机构编制情况,包括评估机构设置及职能配置、编制核定及人员配备、内部工作机制运行、履行职责及成效。    事业单位年检  在开展事业单位年检时,认真审核事业单位提交的年检资料、职责履行情况、核定事项与运行情况是否存在差异。发挥17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实现各部门联动,强化年检的时限性、内容的真实性、证书的实效性、证书使用的严肃性。同时,坚持宣传引导为主、督促指导为辅的原则,促使机关事业单位中文域名注册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域名191个,共300个。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  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重点试行,后全面推开”的原则,在教育、卫生系统中的51个单位开展绩效考核。重点考核其主体业务开展、经济社会效益、管理运行机制和法人履行职责情况,通过考核促进事业单位依法规范运行。乳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代表威海市顺利通过山东省组织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督查,做法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  制定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按照客观、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综合评价事业单位法人遵纪守法、社会公信度等情况。研究出台《乳山市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本着先繁后简、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印发《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在卫生系统24个事业单位中启动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乳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向财政、人社、物价、税务、质量技术监督等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发放《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信息征集函》,全面征集相关监管信息,并委托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抽样调查,进行满意度测评。各环节评定结束后,对照评分标准赋分,根据等级评定标准确定参评单位的信用等级。    (于洋)【党校工作】    干部培训  开齐办全各类培训班次,全年培训3425人次。其中,举办科级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新任公务员培训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培训班等8个主体班次,培训1355 人次;联合行业部门举办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产业招商及项目建设培训班、农村社区书记培训班等5个专题班次,培训841人次;配合乳山市委组织部做好干部自主选学培训,完成承担的11个必修课专题授课任务,培训1279人次;配合全市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机关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开展“送教上门”活动,选派骨干教师深入乡镇、机关、企业、社区送教上门50场,培训4000人次。    教学质量  以培训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为目标,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探索分层次分类别按需施教的新途径。组织开展以“练内功、强素质、提水平”为主题的“讲坛明星”技能大比武活动。推出精品课程,加大研究式教学创新力度,开展案例式、现场式、情景模拟式和答疑式教学的整合运用,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全市新任科级干部和青年干部培训班作为试点班,创建“精品示范班”。    特色调研  围绕乳山工业振兴、旅游提升、民生建设等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完成《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调查与思考以乳山市为例》《乳山城镇化发展研究》《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调查与思考》《网络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创新研究》《旅游兴市的乳山模式》等调研课题。以“创一流党校”为契机,开展乳山市委党校首届优秀科研课题展评活动,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全年发表论文26篇,其中,省级论文15篇,地市级论文3篇。    网络建设  发挥现有信息化资源优势,拓展校园网络功能,推动网络信息共享。实行办公自动化和党务校务公开,方便教职工网上学习和内部交流,使校园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做好中央党校远程教学课程网接收利用,5月,启动乳山党校课程资源库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适合党校教育培训的教学课程资源库。    职工队伍  加强教育和管理,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职工队伍。全年派出教师培训15人次,听取外聘专家学者授课20场次,主体班次课题竞标10个。2名教师分别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学奖”称号,3名教师分别获“威海党校系统先进教师”“威海党校系统先进工作者”“威海市优秀教学奖” 称号。    内部管理  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人人时时有责任,时时事事有人管”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制订《党校管理制度》《党校职工考核规定》,完善督导机制。做好会务筹备接待服务,全年接待各级各类培训班次20个。探索后勤工作社会化管理,指导酒店和物业公司提高设备维护、安全卫生、食宿管理、物业管理水平。    (宋丹  杨绍平)【机关党务工作】    机关组织建设  创新党建考核办法,变年终集中检查为平时动态考评,建立科学、务实的机关党建工作考评机制。强化联系点制度,每名班子成员联系5个单位的支部工作,每名中层干部确定5个联系单位的群团工作。加强党建工作,更新完善2731名党员的数据库。落实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完成75个党(总)支部公推直选方案的审核存档和“公推直选”工作。培训53名入党积极分子和106名党支部书记。举行庆祝建党92周年入党宣誓仪式。按照“四全程”要求,发展新党员21名,办理党员转正16名。开展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按时完成110个党支部的党员登记工作,准予登记党员2723名,暂缓登记16名,不予登记6人。    机关文化建设  抓好全市集中学习,组织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章知识竞赛。邀请专家、学者为机关干部进行“经济社会形势分析”“转作风、重落实、求实效”“招商工作统筹策划”“国学识人用人知识”“反腐倡廉教育报告会”专题讲座,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强化干部日常学习,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度全市机关学习的通知》,组织“一把手”讲党课、上门送学、名家讲学、在线学习、定期考学、自主选学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审核各镇(街道)和各部门、单位的学习计划,检查其学习情况。组织各项文体活动,完成“母爱文化节”和纪念建市20周年所分担的各项任务,主办“我与乳山20年”征文活动和“庆祝建党92周年暨纪念乳山撤县建市20周年”市直机关歌咏比赛。组织20支代表队参加市直机关篮球友谊赛,组织36支代表队参加市直机关拔河比赛。开展“集中调研月”活动,调研市直机关正科级以上单位机关党支部,形成《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我为招商找信息”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市直机关干部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中介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等调研材料。    机关作风建设  在市直机关窗口单位开展以“服务优、业绩优、形象优”为目标的“三优窗口”创建活动,并召开观摩交流会,引导窗口服务单位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服务水平,打造窗口服务品牌。要求有集体食堂的单位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面向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部分驻乳机构的全体干部职工印发《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议书》,会同相关单位举办“市直公共机构节约粮食、反对食品浪费”主题宣传活动。加强纪律作风督导,加强对挂牌上岗、节假日值班、集体活动的检查,加大对机关干部迟到、早退和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无故不坐班的查处力度,先后进行集体签到18次、值班抽查648单位次、上班纪律和挂牌上岗工作检查178单位次、卫生抽查8次。    机关群团工作  机关武装部完成城市民兵训练费的缴纳任务;完成民兵整组,编组应急分队5支,基干民兵403人;组织5名女民兵参加2013威海市军警民联合防卫战斗实兵演练;完成兵役登记和新兵征集工作。工委会看望困难劳模2名、贫困职工32名,发放慰问金2.85万元;完成2013年度困难职工统计;宣传发动市直机关单位参与职工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工程,单位参保覆盖率达100%。团工委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复查省级“青年文明号”1个,争创威海“青年文明号”1个,资助贫困学生7名;开展红色关爱活动,拉手机关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妇委会深化“社会妈妈虹桥拉手”活动,全年新增拉手儿童20名。    (张新政  孔晓辉)【对台工作】    扩大交流  5月,筛选岛内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重点台湾企业,邮寄乳山市招商材料和宣传光盘。6月,协调威海市台办邀请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成员到大乳山风景区参观,介绍乳山市的人文景观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摸底排查台属情况,掌握全市台属172人,在中秋节前向其中30户台属送去慰问卡片,由台属向岛内亲人寄送,密切与台胞的联系。10月,利用台湾商务团到山东省考察的机会,在青岛举办乳山投资环境专题推介会,台湾商务团30人参加。    强化服务  开展台资企业走访活动,了解重点台资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问题,拉近与台商的距离。在台属中开展“创业乳山·富民行动”小额担保贷款活动,为5名自主创业台属办理小额担保贷款。    招商引资  与台湾《天下杂志》联系沟通,取得台湾地区企业排名,同时,参考台湾104家上市企业的网站,编印《台湾地区百强企业名录》,分发各镇(街道)和产业招商部门。先后赴上海、青岛、淄博、烟台等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赴东莞大岭山镇台商聚集区了解和挖掘当地台资企业北上和产业转移信息,与永大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就模具项目进行考察对接,与上海朗特汽车有限公司就汽车配件项目进行考察对接。年内,由深圳正威国际集团投资的海威高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已签约。                             (张鹏)【信访工作】    2013年,乳山市委、市政府以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全面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年内,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乳山市委、市政府“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完善体制机制  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市、镇(街道、部门)两级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集中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完善联合接访制度,加强部门联合接访、联合办案、联合督导工作,妥处群众集体上访。完善信访事项公开听证制度,对群众反映问题较为复杂的信访案件,组织公开听证,监督检验办案程序和处理结果,促使上访群众息诉罢访。    强化基层基础  畅通信访渠道,开通绿色邮政、“市区长信箱”、热线电话、信访代理等多种渠道,做好群众来信办理、来访接待、网络信访受理,为群众反映诉求提供便利。加强信访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信访工作“三项”规程,规范矛盾排查化解、登记、受理、办理、答复、走访等关键环节。落实信访工作“一岗双责”和绩效考核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的意见》,完善信访工作考核办法。同时,制定《乳山市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强化责任追究。    确保问题解决  重视初信初访,实行首办责任制,初信初访处理意见由“一把手”签批,将问题解决在首办环节。化解信访积案,采取联合接访、约谈会办、公开听证等措施,对疑难信访案件逐一剖析案情,加以解决,不留积案。    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实施“六个一”工作制度,每名信访干部包扶一名信访老户、每周约谈信访群众一次、每月走访信访老户一次、每季度为信访老户办一件好事或实事、每半年写一篇调研报告,实现信访突出问题由“突击抓”变为“长期抓”。加强队伍建设,要求信访干部撰写信访日记、工作心得,互相学习交流,推动信访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全面提高。    (刘圣淑)  【党史市志工作】    编纂乳山年鉴  9月,《乳山年鉴(2013卷)》出版发行。该书是乳山市党史市志办公室连续出版的第15部年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乳山市2012年各方面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共65万字、150张图片。年内,编纂的《乳山年鉴(2012卷)》在全省第四届年鉴评比中获特等奖。    编写《铸就辉煌乳山建市20周年大事博览》  8月,《铸就辉煌乳山建市20周年大事博览》出版发行,向建市20周年献礼。全书分为图说发展、市情概况、发展成就、大事记4部分,共15万字、180张图片,全面反映乳山建市20年的奋斗历程与辉煌业绩,起到宣传成就、展示形象、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出版《乳山人物》  收集乳山籍在外行政为处级、部队为团职以上,或职称为教授级以上、学历为博士以上,或在经济、科教文卫、工商企业等社会各界有成就、有影响的人士,整理汇编成册。    完善市情网站  年内,“乳山市情网”入库资料达1820万字,点击量68万人次。“乳山英文市情网”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增加发展规划、招商引资、与外交流3个栏目,更好地发挥宣传窗口作用。    (王浩)【档案工作】    档案接收利用  全年接收归档文件档案2522件、光盘62盘,收集实物档案16件、现行文件资料114件,收集重大活动档案7800件、重大活动照片1203张。全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1071人次,提供档案查询1631卷次。    基层档案工作  提高社区档案工作水平,从城区15个社区中挑选3个作为试点,建立标准社区档案室,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分类、统一管理、统一装具,指导社区建立《社区档案管理制度》,并对社区兼职档案员进行现场业务培训。指导乳山市红十字会等3家单位安装使用新版档案软件,指导乳山市市委办公室等10家单位使用软件。规范乳山市城乡规划管理局等10家单位的档案室建设工作。年内,15名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被评为“威海市档案管理先进个人”。    (李剑波)【老干部工作】    截至2013年底,全市有离休干部384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133人,解放战争时期251人。享受厅局级待遇3人,县处级待遇86人。行政机关122人,事业单位142人,企业单位120人。年内,乳山市委老干部局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人被记一等功。    落实老干部待遇  一是政治上关心。坚持重大事项向老干部通报、重大决策请老干部参谋、重大活动让老干部参与,搭建政治励老、文化惠老平台。年初,召开全市老干部情况通报会,通报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安排。组织担任过县处级以上实职的老干部参加全市春节晚会、庆祝建市20周年群众演唱会等活动。开展“一学四争”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和中国的历史任务”“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做好当前老干部工作”两个主题,举办新一届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分批组织县处级老干部和城区离休干部、全市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各镇老干部代表观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网站、QQ群和书面文件等形式,在老干部中开展学习先进典型张星南、身边典型邵本道活动。二是生活上照顾。春节前,为全市离休干部发放慰问品,为城区老干部进行物资供应,组织走访慰问担任实职县处级以上的老干部及居住在烟台、威海等地的老干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开展“即时关爱”活动,及时为困难老干部送去党组织的关怀,为全市67名困难离休干部遗属发放救助金10万元。在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审核的基础上,向市政府提出减免46家困难企业所属的92名离休人员医保金的意见,确保老干部医药费及时报销。“七一”前组织全市436名离休干部和37名实职县处级退休干部健康查体,对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干部组织医务人员上门体检。开展“红色关爱”活动,在职干部与老干部建立“1+1”结对帮扶工作。三是精神上关怀。以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为平台,综合运用文化引领、典型示范、活动凝聚等方式,促进广大离退休干部思想常新、健康长寿、安享晚年。举办第六届全市老干部门球联赛、威海市书协主席单国防书法讲座、生命离不开营养守护生命健康防线保健知识讲座、心肺复苏和日常生活中的急救知识讲座及市老年大学庆“三八”文艺汇演、庆“七一”书画摄影展、迎国庆文艺汇演、“农信杯”福寿书法大赛等活动,承办威海市第二十届老干部门球赛并取得好成绩。组织老干部参加山东省委老干部局举办的“贯彻十八大,畅谈新变化”和“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全市有52名老干部获市级以上奖励。    老干部党支部换届  3月,在全市老干部党支部集中换届工作中,推进老干部党支部班子成员更新换代,以退休干部为主的新支部班子成员平均年龄67岁,较上届年轻5岁。同时,扩大老干部党支部建设覆盖面,在原有49个老干部党支部的基础上,新组建16个,全市现有老干部党支部65个、老干部党小组266个。3月24~27日,在全省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专题研讨班上乳山市作典型发言。    退休干部信息统计  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退休干部信息统计工作,通过召开动员会、举办培训班等方式,用1个半月时间在威海市率先完成退休干部的信息采集和系统录入工作。同时,更新完善退休干部人才库。    助推养生养老产业  在坚持市、镇、村同步推进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基础上,结合全市农村新型社区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由点及面推进离退休干部社区服务示范点建设,探索滨海新区高档生活小区建设度假型老干部社区服务示范点。平远国际、颐和山水社区被评为“威海市离退休干部社区服务示范点”。    纪念建市20周年  出版《回眸乳山老干部今昔谈》。自2012年11月开始,在老干部中开展 “看变化、谈发展见证20年”征文活动,引导老干部参与当下经济社会生活,在看变化谈发展中纵比知足、横比知福、健康有为、安享晚年。8月,该书出版。该书与《亲历乳山老干部回忆录》《幸福乳山老干部故事汇》构成老干部“口述历史”三部曲,成为见证全市发展变迁历程的重要成果。组织文体活动,组织老年大学学员、夕阳红老干部艺术团组建歌咏队,自编自演小品、快板、歌舞等节目,参与全市庆祝撤县设市20周年群众演唱会、东方广场“母爱颂”消夏晚会演出,展示老干部乐观向上、健康亮丽的风采。    老干部志愿者活动  开展老干部志愿者活动,鼓励老干部参与文明创建、义务监督、关爱下一代活动。以老干部、老年大学学员为骨干的市老年体协引领全市70%老年人常年参与健身活动,义务教群众跳舞、做健身操,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戴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