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建资源  >>  地方文献  >>  红色文化  >>  《中共乳山地方史》  >>  解放战争时期

第三节 全力支援解放战争

2016-03-17 15:47:49

在土地革命运动中获得土地的翻身农民,生产热情和政治热情空前高涨,阶级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也得到极大提高。作为老解放区的乳山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民总动员,积极投身于伟大的解放战争中,掀起了“反蒋、立功、保田”运动的热潮,踊跃参军支前,做到了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物出物,随要随走,随调随走。

一、全民动员支援前线

为加强支前工作的统一领导,保证人力、物力的及时供应,确保支前任务的顺利完成,1946年3月,县委、县政府成立支前指挥部,代县长黄相卿任指挥,县委书记孙加诺任政委,下设秘书科、民动科、供管科和武装治安科。随后,各区也相继成立了支前指挥部,各村成立了反蒋支前委员会。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向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支前任务越来越繁重。为了适应战争形势变化的需要,加强战时组织领导,打垮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县委按照胶东区党委关于“一切为了战争,一切服从前线,全面组织人力,争取支前主动,保证前线需要”的支前方针,于9月23日成立了乳山县战时指挥部,梁斌任指挥长,县委书记宋星路任政治委员,并在全县14个区成立了5个战时联防指挥部和战时工作委员会。根据胶东民站的工作指示及乳山县的具体情况,县委、县政府在冯家、午极、育黎、崖子各设民站一处,负责支前联络、为民夫做向导、提供食宿、修复道路、筹备粮柴及治疗民夫疾病等工作。各级支前机构的建立,为乳山县的参军支前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建立和完善支前组织的同时,全面加强了支前思想教育。根据战争形势和上级指示,乳山县委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集中一切力量,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反蒋支前运动,继续巩固和提高群众的战争观念和阶级觉悟,提出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粮出粮”“能当梁的当梁,能当柱的当柱”“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爬山顶,挡大门,保家保田”等口号,并很快被广大群众所拥护和接受。县委先后召开了区干部联席会、村干部代表会、英雄模范和积极分子等会议,以贯彻反蒋保田、支援鲁南大会战为中心,进行全民思想动员。如在支援鲁南战役时,宣传动员主要内容为:鲁南大会战,蒋介石是为了谁?解放军是为了谁?鲁南大会战,我们胜利了会怎样?失败了会怎样?鲁南大胜利,按一个战士需要三个民夫支援,得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支援?通过时事、前途、阶级教育,经过算账对比和反复座谈讨论,提高了群众思想觉悟,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了:只有打败蒋介石,才能不遭二茬罪,才能永远过好日子。从而提高了群众的战争观念和阶级觉悟,克服了自满情绪和歇一歇的思想,明确了支援前线的重大意义,自觉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大力支援前线中来。

在“部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的原则指导下,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下,乳山人民组织的一批又一批支前队伍汇入了车轮滚滚的支前洪流中。为不延误支前,县委、县政府在执行胶东行署的《战时人民劳役办法》外,又作出紧急决定:男子20岁至45岁者,一律组织为常备担架队和常备运输队(特殊情况者例外),18岁至19岁和46岁至55岁者,一律组织为普通运输、担架队(特殊情况者例外);各区都准备好了两个大队、六个中队的干部。乳山的支前队伍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靠着两条腿、两副肩膀,跟随解放大军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胶东、济南、淮海、渡江、京沪杭等战役的支前,出色地完成了抢救伤员、运送给养弹药、押解俘虏、架桥修路等各项任务。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1945年10月,乳山县首次出民夫5320人、担架1055副、骡马3031头、毛驴17125头、小推车3192辆,支援解放军作战。1946年6月20日,为支援鲁南战役出民夫500名。1947年,全县共组织了7次较大规模的民夫支前运动:第一次在1月25日,为支援胶济线阻击战出担架夫1470人;第二次在3月24日,赴鲁南前线出担架夫2971人,代县长黄相卿、县委副书记孔广弘亲自带队;第三次在5月26日,去鲁南小推车夫803人,并组织1000人的子弟兵团,由李人臣带领开赴前线配合主力作战;第四次在6月15日,去鲁南挑夫565人;第五次在6月28日,去鲁南小推车夫1167人;第六次在7月23日,去鲁南担架夫1814人;第七次在8月6日,去鲁南担架夫1146人。七批共计10936人,担架1056付,胶轮小车1149辆,大车57辆,木轮小车315辆,骡子199头。

与此同时,全县几十万群众为支援解放军作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把节约下来的钱物捐赠给前方将士。经过土地改革的乳山人民在“消灭蒋匪帮,保田保家乡”口号的鼓舞下,积极生产促支前,他们组织代耕队,帮助部队军属和民夫家属生产,解除了前线战士和民夫的后顾之忧。广大妇女在支前运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她们在大部分青壮年参军支前,后方劳力极其缺乏的情况下,成为生产、拥军优属的主力军。她们参加田间生产,组织捐献,开展节粮运动,义务纺线织布、缝衣做鞋,做各种慰问品送往前线,有的还参加支前队伍,为乳山的支前工作做出了贡献。1947年夏季,仅汤南山村妇救会长梁喜友就带领全村妇女织军布1.36万尺,缝军衣320件,纳鞋底、做军鞋700双,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嘉奖。

在县委的领导下,乳山人民出色的完成了鲁中、鲁南等战役的拥军支前工作,在乳山的支前史上留下了波澜壮阔的一页。随着解放战争进程的不断推进,乳山人民继续不遗余力的做好支前工作。1948年2月,全县出支前挑夫626名。9月,为支援济南战役全县又出民夫2136人。11月,遵照东海地委指示,乳山又抽调民夫1236人,与海阳县的民夫合编为一个以李人臣(乳山县)任团长,于风武(海阳县)任政委的支前子弟兵团随解放大军南下,历时9个月。

   乳山的支前民夫不辜负家乡父老乡亲的重托,发扬乳山人民优良的革命传统,在前线,他们严守纪律,力抢时间,吃苦耐劳,爱护伤员,备受主力部队的欢迎,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乳山人民为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至1949年11月,乳山县共出支前民夫20754人,运送伤病员6000余人,运送粮食等物资6.2万斤,破坏敌人交通线200多里,挖战壕2383米,运送弹药3000多箱,缴获各种武器100多件;有8000余名民夫在支前中荣立战功,其中特等功1人、一等功17人、二等功90人;共向部队捐赠现款363万元、猪肉5086斤、蔬菜5370斤、香皂2411块、毛巾260条、笔记本251本,另有粮食、小鸡、鸡蛋、香烟、钢笔等物品大批,乳山妇女为前方部队做军鞋6万多双,织军布4543万尺。

文献资料:

乳山县参议会给全体议员的信

  议员:

  我们为了从物质上支援前线,以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兹将开始征收三十五年度下期田赋(详细办法,可参阅胶东公署布告)。

  我们对这一工作要有明确的认识:

  1.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撕毁三大协定,依靠美国反动派实行其全国性的内战阴谋,调动美机美械,企图打通胶济路线,大举向我胶东解放区进攻,屠杀我胶东军民。我们要保卫与巩固解放区,确保我们的胜利果实,就必须集中人力物力,粉碎其进攻阴谋。因此,在我们负担上就不能减轻,这应归咎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制造内战,他应负起责任。

  2.我们是坚决执行政协决议的,为了这一点,胶东行政公署财字二号布告公布停征上期与下期田赋。而国民党破坏三大协定,发动内战,向我解放区军民进攻。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军民若非傻瓜,甘心损坏既得利益,岂肯坐以等待。所以这次田赋之征收是国民党不执行三大协定向我解放区进攻所给的结果。

  3.我们的征收田赋是为了支援前线保卫人民利益。这与国民党的收粮收税、中饱私囊、镇压人民,是根本不同的。因此我们全体军民应认识这是与个人利害有关,打破完纳“皇粮国税”的观点。

  各位议员:我们要有尖锐的认识,这不仅是一个征收任务,乃更是与支援前线保卫胜利直接有关。希各位议员除以身作则,及早完纳,推动群众外,并希深入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我乳山人民家喻户晓,踊跃早纳田赋,以保我争取第二次自卫战争的胜利!

     此致

敬礼

乳山县参议会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九月六日

文献资料:

中共乳山县委支前工作紧急指示

  

鲁南大会战我已取得第一阶段作战胜利。为了彻底粉碎蒋军进攻,争取完全胜利,我们需要以极大的物力财力来支援这一战争。另外在胶东,敌人兵力比前空虚,我军已开始向其反击,配合鲁南作战,这更需要我们直接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因此,我各区执行县委在区干联席会议上部署的工作中,必须更早更好地完成运输、担架、子弟兵团的组织整理工作,以便适时的支援前线(很可能最近就要出发)。

  一、组织执行:强调从贯彻时局教育着手,在群众中提出:“光有前方没有后方的支援行不行”,并反复说明鲁南和胶济线就是我们东海和乳山的大门(鲁南也是华北解放区的大门)。为了不遭“二茬罪”,后方就要全力支援前线,争取这一战争的完全胜利才行。坚决克服区村干部、群众思想上的自满、麻痹和轻敌、速胜论等,如有的干部群众听说鲁南大胜利,便说“新战士去到不用打仗就好回来割麦子了”,好像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思想不克服是无法支前的。

  在时间上应提前一步,区开完各村干部会工作到村时,在打通小组长以上干部思想的两晚上中,明确的把整理担架、运输、子弟兵团的任务贯彻上去。同时在这几晚上,还要拿出几个主要干部按原计划在冬学里进行时局教育,也明确提出整理运输、担架队的任务来,让群众具体讨论组织之。全县各村一定要在三月七日(古历二月十五日)完全组织好,原来计划的子弟兵团会操及运输担架队的大队、中队、分队、小队干部会也要在三月九号进行完,以便建立系统领导,待命出发。

  二、担架、运输队的统一组织:除具体执行“胶东行署战时人民劳役办法(一月三十日《大众报》二、五版)以外,县委特补充如下几个意见:

  1.子弟兵团暂不组织在运输、担架队里,如需要时,临时确定。

  2.男子二十岁到四十五岁者,一律组织为常备担架队和常备运输队(有残疾或特殊情形者例外),十八、十九岁及四十六岁到五十五岁者一律组织为普通运输、担架队(身体特殊者例外)。

  3.各区都要准备好两个大队、六个中队的干部(大队干部由区的重要干部担任,中队干部由有威信的村主要干部或区的干事担任即可),小队分队干部在各村按照法定年龄编队后,马上在村民中选出来(分队、小队干部由村干、积极分子中选)。

  4.民夫出发的支部工作,执行二十四期《工作通讯》上区委组织部的指示。

  三、照顾出发民夫的家庭生活和春耕问题:各区可根据二月二十四日《大众报》二版省府生产指示和胶东区公署战时人民劳役办法的规定普遍酝酿,并找几个村具体创造经验,及时汇报县委。

  望各区接此指示后,马上研究在村干会上结合贯彻之,并将担架、运输队组织情况与数目提前总结来县,莫误为要!

        此致

分区委

一九四七年三月三日

文献资料:

中共乳山县委关于民夫、干部支前编队的紧急通知

各分区委:

鲁南会战不仅是扭转华东战局而且是扭转全国战局的大会战。正因此,所以就需要我们以很大的力量来支援,为了确保满足前线大会战的需要,上级党又给我们添了八百名民夫的任务,因此,县委连同上几次分配的民夫任务(支援鲁南会战的)重新确定如下:一切过去指示与本指示不一致的,一概按本指示执行,这虽然更加繁重,但为了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望全党动员起来,坚决按时完成。

一、各区应出民夫数:

1.浪暖、汤泉、铁山三个区各一百五十人,各单独成立一个分队。

2.南黄、司马庄、腾甲庄、夏村四个区各三百人,各单独成立两个分队。

3.堕崮山、黄山、冯家、午极、育黎五个区各一百八十人。除各队一百五十人单独成立一个分队外,余三十人各成立一个小队,由这五个小队再组成一个分队。

以上人数纯系担架员与挑夫,各级干部(连小队长在内)与杂务人员、民兵均在此数以外,格外添加。

二、担架人数仍占三分之二,挑夫占三分之一,即以小队为单位,每小队二十担架夫(五台担架)十挑夫,所有新做担架不够的应按这新的数字赶紧做。

三、分队干部仍由各区自己配备,原则上是每分队由一坚强的区干事任指导员或队长,余由村主要干部,如指导员、村长、团长、各救会长(应是支委)选择配备之。

以上所有干部、事务人员、民兵(各带钢枪一支)一概与民夫一起来县由县统一配备。

四、中队主要干部:

一区孙德贤,二区姜振一,三区宋桂卿,四区高万章,五区李明,六区姜吉成,七区曲敬兹,八区袁夕志,九区郑仁良,十区刘显品,十一区王桂庆,十二区许日桂,十三区冷振树,十四区张仁堂。

五、注意事项:

1.以上干部的遗职,由各区分别讨论确定适当的干部暂时代理工作。

2.参加支前与民夫等的行李要轻。

3.参加支前脱产的干部各在原单位带粮票三个月。

4.卫生员如找不到,可由子弟兵团的卫生员担任之。

5.民夫出发所带的一切东西村中要负责登记。

6.此次出发的民夫的代耕要马上搞好,出夫期间的政治与生活待遇与军属一样,能予挂“支援鲁南会战光荣牌”也好。

三月二十二日到夏村集合。

一九四七年三月十八日晚

调查资料:

模范军属梁喜友

谭波 高翠玲

梁喜友因她丈夫姓陈,人们都称她陈大娘。梁喜友原籍是山东省邹县田望乡圈村。生于1896年,1939年逃荒要饭来到乳山县黄垒河畔。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称她为“老模范”。

旧社会,梁喜友家里很穷,父亲是个老实巴脚的农民,母亲是个善良勤俭的家庭妇女,她有三个哥哥,靠父亲租种土地为生,每年打下的粮食,交了租子所剩无几。在梁喜友还未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父亲就积劳成疾,一病不起,父亲去世后,梁喜友来到这个不平的人间。母亲拉着他们兄妹四个在苦水里挣扎度日。梁喜友16岁那年,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母亲只好给她找个婆家,嫁给比她大18岁的贫苦农民陈京早为妻,陈家也是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1920年,罕见的干旱使庄稼颗粒未收。因无粮交租,地主收回了土地,摔死了梁喜友三岁的儿子,并强行将大女儿陈全柱拉去抵债。面对家破人亡,仇恨的火焰在梁喜友夫妻心中燃烧。她对身边唯一的幼子全福说:“孩子,记住,长大了一定要讨还这笔血债”。为了报仇雪恨,她强忍着悲痛,掩埋了儿子的尸体,同丈夫一起带着全福背井离乡,去寻找生活的出路。他们先后到过的村庄,住过的屋檐、场园不计其数,无论怎样艰难,梁喜友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报仇。经过十几年的辗转,他们一家于1939年来到了汤南山后的隆冬寺,靠给地主看庵和租种土地维持生活。

1941年,牟海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县、区干部分头深入农村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农村基础政权。苦大仇深的梁喜友听说共产党要来解救受苦人,帮助穷人闹翻身,象久旱的禾苗盼到了喜雨。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梁喜友明白了穷人要过上好日子,就要起来革命,就要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的政权。她参加了妇救会,工作积极,处处带头,被妇女们推选为妇救会长。这位从苦难中熬过来的妇女是最知恩的,对完成党和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有着使不完的劲。

1941年,是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为了支援抗战,梁喜友挨门挨户动员适龄青年参军参战,带头把自己刚成年的二儿子陈全德送上了前线,临行前她拉着儿子的手说:“上前线要多杀敌人,多立功,别给妈妈和乡亲们丢脸。”儿子表示:“不打败日本鬼子决不下火线。”在她母子的带动下,许多适龄青年纷纷报名参军上前线,全村掀起了母送子、妻送郎奔赴前线参军的热潮。

1942年,日寇对我解放区和抗日根据地实行了严密经济封锁和军事进攻,一年中在胶东进行了两次拉网“扫荡”。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扫荡”斗争。在反“扫荡”中,梁喜友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同群众一起坚壁粮食,空舍清野。这年秋天梁喜友正怀着还没出世的小女儿瑞兰,行动不方便,为了保护群众的劳动果实及军粮,她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夜以继日的带领群众到山沟为我军掩埋粮食,为子弟兵埋藏枪枝弹药,存储物资。并冒着生命危险,为胶东特委的同志掩藏机密文件。由于过度的劳累,梁喜友双腿浮肿,双脚穿不上鞋,好心的伙伴劝她说:“为了孩子也不要再干了。”她却回答说:“正是为了孩子不再受苦,我才这样干的 。”在她的带领影响下,全村男女老少都为保护军粮民食献计献策。反“扫荡”斗争胜利后,梁喜友被评为一等功臣。

1943年,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各级政府号召广大妇女开展纺织运动,以保证军用民需。这时,梁喜友刚生下小女儿不几天,一听党的号召,再也坐不住了,立即放下怀中的婴儿,去召开全体妇女委员会议,研究如何响应党的号召开展这一运动。她深知这一任务在汤南山村的艰巨性,因为当时全村会纺线的只有几名老年妇女,会织布的人就更少了。她首先去做那几位会纺织的老年妇女的工作,向她们讲开展纺织运动的重大意义,请她们当老师,向年轻妇女传授纺织技术,然后召开妇女大会,要求每人都要学会纺织技术。对个别思想不通的,她多次登门动员。为了开展好工作,她忘记自己是个产后才几天的人,进村工作,从来不带孩子。每天早晨太阳未出她进村,晚上星星满天还未归。繁忙的工作使她不能按时给孩子喂奶。每天临出门之前,都给幼小的婴儿做点很稀的面糊糊,饿了,就让大孩子喂一喂。当她回家时经常看到大孩子抱着小孩子,脸上挂着泪珠,歪在炕上睡着了。她看着幼小的孩子,不仅自语道:“孩子,妈妈对不起你们,等赶跑了日本鬼子,妈一定好好照顾你们。”梁喜友这种舍家撇子干革命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全村每个人的心。几个会纺织的老年妇女不计报酬耐心向年轻妇女传授技术,年轻妇女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在很短的时间里,全村妇女都学会了纺织技术。每当新的纺织任务一下来,妇女们便争先恐后地干起来,啥时要货啥时交。每次梁喜友除了完成自己分摊的任务外,还要挨家挨户把织好的布收起来。而且经常是夜里赶着毛驴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十几里路,把布送到交货地点。在纺织运动中,汤南山村许多妇女受到了上级的表扬。梁喜友被评为县劳动模范。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向我胶东解放区大举进攻,党号召解放区人民积极参军支前,反蒋保田保家乡。梁喜友怀着对革命的极大热情和对反动派的满腔仇恨,反复向群众宣传参军参战的重大意义,动员妇女送子送郎上前线。这次,她又把自己在校读书的15岁的小儿子陈全贵送上了前线,并又动员7名青年参了军。在支前的日日夜夜里,每当接到新任务,她忘记了吃饭,经常通宵达旦地干。纺线、织布、缝军衣、纳鞋底、做军鞋,样样活计都是行家里手。白天走东家串西家,督促验收妇女们的活计,晚上飞针走线赶做自己的任务,眼睛熬红了,从不说累,手上磨起了血泡,用布包好继续干,每次总是超额完成任务。在她的带领下,全村近百名妇女一个夏季织布340多匹(每匹40尺),缝军衣320多件,纳鞋底、做军鞋700多双。梁喜友再次被县委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梁喜友不愧为子弟兵的好母亲。1947年秋,胶东军区休养所迁到隆冬寺一带,休养所里大部分是前线转下来的伤员,为使这些伤员早日恢复健康,梁喜友主动与休养所的领导取得联系,发动妇女帮助护理伤员,同时把自己家里好吃好用的东西搬到休养所,自己日夜守护在伤员身边,象伺侯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着每个伤员。伤员中有个营长叫刘振英,战斗中失去了一条腿,梁喜友按时给他端水送饭、清洗伤口、换洗衣服。刘振英行动不便,她每天背他出去大小便。冬天,把自家的被子拿来给他盖上,刘振英感动地说:“你就象我的亲妈一样!”梁喜友笑着说:“你们为革命光荣负伤,照顾好你们是我们的责任”。

在护理伤员的日日夜夜里,梁喜友常想:战士们是为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负伤致残的。他们有的年龄大了,生活需要人照顾,我要想办法帮他们建立起幸福的家庭,使他们伤残的身心得到温暖和幸福。为了把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她物色了几个手脚勤快、心地善良、待人热情的姑娘,安排她们去护理刘振英等几个进入婚龄的伤员。在不断的接触中,逐渐培养起他(她)们之间的感情,梁喜友抓住时机,从中撮合,终于使本村的四位姑娘与四个伤员喜结良缘。举行婚礼那天,远离父母的新郎们非要认梁喜友做“亲妈”不可。梁喜友象为自己的儿子办喜事一样,操办了丰盛酒宴,祝贺他(她)们“百年合好,白头偕老”。为了表彰这四位姑娘把青春献给最可爱的人,祝贺这四对恩爱夫妻的美满婚姻,乳山县委和胶东军区的负责同志也前去参加了这令人难忘的集体婚礼。

1948年春,由于支援战争,农村劳力不足,县委召开了全县女劳模代表大会,号召广大妇女积极参加田间劳动,并要组织人力、畜力为烈军属代耕土地,搞好生产支援前线。梁喜友出席了这次大会,会上她坚决表示:自己虽把两个儿子送上了前线,家里缺少劳力,但为了支援前线,全家都要加劲生产,一个人顶两个人干,力争多打粮食多收入,保证前线将士的吃和穿。回家后,她谢绝了助耕的人们,与全家老小起早贪黑深耕细作,在完成自家的耕种任务后,她又带着全家老小和耕种工具帮助其他烈军属、困难户耕种。在她一家人的鼓舞下,全村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春播任务。为了表彰她的模范事迹,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她劳动模范称号。

解放后,梁喜友仍然不减战争年代那种革命热情和革命干劲,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发着自己的光和热。为了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她又把二女儿送去参了军。有人说:“陈大娘,你已有两个儿子参了军,现在又把闺女送走了,你不想吗?”梁喜友却坚定地说:“有国才有家,为了祖国的强盛和安宁,孩子们都走了我也舍得。”梁喜友爱国如爱家的崇高思想和模范事迹,深深感动和教育着周围的人们。1952年,梁喜友在乡妇女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副主任,同年又被选为区、县妇联执委委员,县人民政府委员。1953年,她又被选为全国民主家庭代表,出席了全国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

领袖的教导,组织的关怀,人民群众的信赖,使梁喜友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1954年春,她积极响应党的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号召,与妇女干部陈翠英一起起早贪黑挨门逐户地做宣传发动工作,经过十多天的努力,终于在8户互助组基础上,组织起一个49户的农业合作社,梁喜友被选为副社长。她几乎天天戴着星星起,披着月亮归。为了多积肥多打粮,她上山干活总是背着粪篓子,一年中就比别人多积几十车粪。农忙时,她带领大伙深耕细作,精打细收。冬闲时,她发动全社男女劳力深翻土地,压沙换土,追喂小麦,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第二年合作社的粮食亩产超过了全村历史最高水平。乡亲们看到了合作社的优越性,都纷纷加入合作社。

在合作社里,梁喜友热心宣传推广良种,主张科学种田。她外出开会一听到别人介绍高产良种,便千方百计向人家学习种植、管理技术,并带回种子进行繁育,再向群众推广。有了良种,再加上精心管理,合作社的庄稼连年丰收。社员们高兴地说:“咱们打这么多的粮食,要感谢陈大娘啊!”粮食丰收了,她带领社员们交公粮、卖余粮,社员生活不断提高,她连年被评为县劳动模范。1956年,她光荣地出席了山东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1961年,梁喜友同志因病去世了。梁喜友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20多年为党为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已载入了光辉史册,她的革命精神和模范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作者谭波曾任乳山市妇联副主任、乳山市机关工委副书记,高翠玲现任乳山市妇联主席)

二、乳山人民踊跃参军

解放战争期间,打大仗十分频繁,部队减员严重,补充兵员这一十分艰巨的任务就自然的成为解放区的中心工作之一。乳山县委坚决执行上级的指示,加强领导,全民动员,发动了一次次参军高潮,圆满完成了动员群众参军的光荣任务。

乳山县委切实加强对参军运动的领导,要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各级群众团体及共产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利用各种形式向全民进行形势教育,使广大群众认识到,蒋介石反动派是地主老财的总后台,只有彻底消灭蒋介石反动军队,推翻蒋介石反动政府,才能保卫家乡安全,才能真正挖掉穷根,永远过上幸福生活,从而大大提高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阶级觉悟,有力地激发了参军保田的热情。

乳山县由于是老革命根据地,群众对部队有深厚的阶级感情。全民动员、轰轰烈烈是乳山县大参军运动最显著的特点。县委提出了诸如“打倒蒋介石,永远做主人”“刨断穷根,永远翻身”“好马要上阵,好男要上前线”等十分响亮的参军口号,鼓舞、振奋几十万人心。还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口号,如对青年:“青年参军立功,才有远大前程”“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对教员:“能文能武,文武双全”;对妇女:“送郎上前线,万古美名传”;对军属:“军属争模范,动员青年上前线”;对老人:“参军保田,忠孝双全”“家贫出孝子,反攻出功臣”;对被难家属:“报仇雪恨,上前线”。同时,县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及群众团体的作用,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并召开各阶层座谈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掀起“轰轰烈烈、声势浩大、光荣无比、无人不动员、无人不被动员”的群众性参军高潮。诸往镇河南村(今名前进村)1947年只有167户,青年自愿参军者达121人,该村55岁的农民李芝早听到解放军征兵消息后,回家刮掉胡子,又去村公所瞒报了年龄,同两个儿子一起参了军。

在大规模的参军运动中,乳山人民顾全大局,表现了崇高的革命精神,到处都会出现父送子、妻送郎、父子同参军、烈属再次送子参军的动人场面。当时,参军上前线是最高的荣耀,参军者披红戴花,村干部和群众敲锣打鼓,热烈欢送。1946年6月,根据东海地委及军分区司令部、武装部“关于整编军队,加强民兵武装建设的联合指示”,乳山县独立营改编为主力部队开赴前线,同时不断掀起青壮年大参军热潮。

据统计,解放战争时期,全县共组织了6次大规模参军运动:1945年12月,在巩固“双减”成果,保卫胜利果实,发动群众扩军归队运动中,全县参军3032人;1946年7月,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进攻,全县有2700名青壮年参军;12月,在开展反蒋保田、保家乡群众运动中,全县参军813名;1947年3月,在“挡大坝,堵大门,不遭二茬罪”的参军热潮中,全县有3410名青壮年参军;11月,全县再次发动大参军,并以夏村、腾甲庄、司马庄、港里4个区为重点,发动参军395名。1949年1月,在“胜利在眼前,蒋匪快完蛋,再使一把劲,胜利早实现”等口号的鼓舞下,全县700名青壮年参军奔赴最前线。至1949年,乳山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踊跃参军,奋勇杀敌,共计有11050人参加解放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抽调干部支援新解放区

解放战争到了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为全国性进攻,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接管新解放区政权、建设新解放区需要大批干部。中央决定,这些干部除从人民解放军中抽调外,其余全部从老解放区抽调。乳山作为老解放区,在参军支前中已有大批干部调走,干部也十分短缺,但为了支援新解放区的工作,遵照上级党委的指示,县委仍然积极地抽调优秀干部,奔赴新解放区。

1948年,从乳山调到新解放区工作的干部共二批。第一批52人于1月出发,由县委宣传部长李音带队到中原解放区开展工作;第二批38人于3月出发,由宣传部长孙川四带队,经掖县、寿光、利津,赴河南濮阳集结,最后在豫西等地区开展了征粮支前、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动员参军等项工作,圆满完成了中原局交给的任务。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在新的胜利形势的推动下,乳山人民更进一步坚信:国民党反动政府不久就要被彻底打垮,全中国的解放即在眼前。随着南方新的解放区的不断扩大,乳山县委于2月8日又接到调干部南下支援新区的指示。鉴于此次抽调干部数量较大,胶东区党委强调,要打破保守思想,树立全国一盘棋的观念,保证南下干部的质量,并大胆提拔使用干部,为了避免发生偏差,要求严格执行批准手续。

按照上级规定,此次乳山县要抽调140名干部,其中1套县级领导班子,人员包括党务、民运、政府、财粮、军事等类型干部。为顺利完成这一光荣任务,县委于14日召开各区南下干部代表会议,县机关全体干部也参加。会上,县委负责同志传达了此次南下干部的有关政策,进行了接管新区的形势教育、服从组织决定的纪律教育及工作动员。会后,县机关干部按部门划成小组,分头座谈,个人报名表态,然后大家联系个人的具体情况(家庭状况、身体是否有病等情况)进行公议,最后由组织上根据干部政治和身体等方面情况确定并公布南下干部名单。县政府秘书于德报名南下,但大家公议认为他有肺病不能去。有的女同志虽感觉自己工作历史短,但也愿意南下,希望得到组织的选调。热烈的小组交流,不仅很快就确定了南下干部名单,而且给一些思想落后的同志以很好的教育。由于胜利形势的鼓舞和干部思想觉悟的提高,第三批南下干部很快得到落实确定。当南下干部名单公布后,有的干部听到没有自己的名字时,写信或亲自到组织部询问。如育黎区荣优助理员李永坤亲自到组织部要求南下;浪暖区宣传委员肖乐山来信说:我现在没有病,组织怎么不调我南下,我早就准备好了,若再有南下干部时千万别忘了我。由于动员充分、组织得力、领导干部带头、确保质量,干部南下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按时超额完成任务。1949年2月底,乳山县140名南下干部(县、区干部各半)在县长高适和县委副书记李前的带领下,踏上了赴江苏省太仓县等地的征程。

1949年7月,按照上级党委指示,县各救会长孙明等又一批干部(因缺乏详细记载,人数不详)南下去云南开辟新区工作。乳山数批南下干部分别赴河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上海、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工作。他们遵照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教导,在复杂艰苦的条件下,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克服重重困难,为接管和建设新解放区作出了重大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