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马石山》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建资源  >>  地方文献  >>  红色文化  >>  《巍巍马石山》

历史研究 史实考证

2016-03-17 11:05:40

马石山十勇士考证

  中国人重名者多本不为奇,但在马石山主峰的战斗中,同时出现两位传奇式的英雄都叫王殿元,这确是少有的历史佳话,特此考证如下:
  反“扫荡”开始,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在马石山南坡驻地成立了“戒严指挥部”,由公安局科长唐慈负责,组织发动各村民兵加强治安保卫工作。同时决定由警卫连连长王毓率领一排,去狮子山地区发动群众坚持斗争,副连长率领二排担任机关警卫,掩护行署主任曹漫之和机关干部转移进入昆嵛山。指导员王殿元率领三排在唐慈同志的指挥下,活动于马石山以南地区,执行戒严任务和保护驻地群众。
  日军完成对马石山的四面包围并收网进攻后,唐慈与王殿元失去联系。三排坚决执行命令,始终在指定地区坚持斗争。23日夜,先后多次进出火网,组织掩护千余乡亲突围。指导员王殿元和16名战士,天亮后被敌军包围,寡不敌众壮烈牺牲。马石山南坡下石棚村健在的老人都记得:是公安局警卫连的同志救了群众,永世不忘。该村老党员王为石老人说:烈士们都牺牲在马石山主峰南面的石墙附近。
  连长王毓曾亲自上山寻找烈士遗体,他对现场的观察和分析是:王殿元同志牺牲前已经负伤,左身在下倒在地上,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枕在头下,用右手扣住拉弦,在敌人上来时与敌同归于尽,左脸血肉模糊已经变黑。附近不远处,有三排战士的遗体散卧在山坡上。
  胶东行署把烈士遗体葬于马石山上,并立碑纪念。在行署机关和群众参加的追悼大会上,曹漫之主任高度赞扬了包括科长唐慈在内的十八勇士的英雄事迹。
  关于十勇士的问题曾有不同的传说,远在烟青路西活动的十三团三营,为什么会有十位勇士出现在马石山上?这事需要从头说起。老同志都知道,当时每年的十一月上旬,是部队统一换冬装的季节,按规定领新必须交旧。十三团政委李丙令回忆:反“扫荡”之前,指派七连指导员许圣亭带领二排担任押运任务,把全团的旧棉衣送往位于东海根据地的被服厂。机枪射手赵亭茂,为了去昆嵛山兵工厂修理轻机枪也随队同行。兵工厂厂长邢林也记得:十三团有位大个子射手,来修过轻机枪。
  反“扫荡”开始后,十三团参谋长裴宗澄率领二营在莱东地区坚持斗争。  22日,他带领侦察班登上榆山观察敌情,正当来自徐家店、南务各路敌人纷纷东去合围马石山时,从望远镜中发现一支小分队,约十五六人,枪上插有“太阳旗”,令人费解地自东向西而来。经过侦察,竟是七连二排的部分同志,自制“太阳旗”骗过远处的日军,从两路敌人中间机智脱险。
  据归队的同志谈:二排在马石山以东曾遭敌人围攻,部队有些伤亡,指导员许圣亭和六班被冲散失去联系。十七团政委李华证实:“突围前,我在马石山上曾遇见十三团的一个班,并和班长谈过话,分手后就各奔西东了。”
  由此可知:二排是在完成押运任务返回时落入包围的,失散的六班和机枪射手在一起,他们没有因为势单力薄跟随十七团向东突围,而是归队心切夺路西行,所以出现在马石山主峰的西麓。路遇群众有难便拔刀相助,主动留下组织乡亲突围。
  在当地一位牧羊老人的指引下,十勇士找到一条向西通往山下的长沟。经过侦察确知,敌人没有封锁山沟的出口,而把哨位设在两边的高地上。十勇士利用山沟的有利地形,组织群众分批突围隐蔽转移,终于使一千多父老乡亲安全脱险。
  “华东一级人民英雄”辛殿良,当时是海阳县栗子沟村的青年民兵。这位历史见证人刻骨铭心的回忆,再现了十勇士组织群众突围的历史场景:当晚,我们与锁子前村的一百多名乡亲都被包围在马石山上,正在走投无路时,遇上十三团一个班在组织大家突围。我问班长:我哥哥在十三团一营当兵,叫辛殿轮,你认识吗?班长回答:我们是三营的,不认识。这个班共十人,分成三个小组,分头联络失散在山间的乡亲,按行政村组织起来,扶老携幼便于互相照顾,由村干部或民兵带队,在十勇士的率领掩护下,一批一批地把大家救出火网。我们是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突围时间大约在凌晨五时前,各村的乡亲超过300多人。脱险后分手时,锁子前村农救会赵会长关心地对班长说:天快亮了,再回去有危险,咱们一起走吧?班长回答:“山里还有很多父老乡亲,只要有人没救出来,我们就不算完成任务!”十勇士匆匆返回组织第四批突围,结果全部牺牲了。
  在十勇士精神的感召下,辛殿良同志报名参加十三团,英勇作战,屡立战功,后来升任七连长。他经常对战士说的两句话是:“没有十勇士,就没有我辛殿良!”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峻青同志,当时在海阳县作文教工作,他和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及小学教员十多人,在23日凌晨的危难时刻,巧遇十勇士正在率领第三批群众向西突围,当即随队同行。峻青同志回忆说:我是跟在那位大个子机枪射手身后突围的,当时没有问他姓名,至今我还记得他一再提醒大家的话:“紧紧跟上不要掉队!”“保持肃静不要惊动敌人!”分手时我也在场,耳闻目睹了十勇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返回救人的感人情景。
  峻青同志脱险后,他含着激动的泪水,写下了《马石山上》这篇历史证言。1954年改写成小说,收入《峻青小说选》。作者在序言中特意写道:“这是我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
  24日凌晨,滞留在包围圈内的各部队,分头突围与敌激战,马石山已是枪声四起。8时后,日军对主峰发动总攻,几架飞机低空扫射助战,战斗更为激烈。山外的乡亲们,心如火焚远望着山上的烽火硝烟,直至中午战斗结束,总不见勇士们突围脱险。
  敌人撤离马石山后,人们找到十勇士的遗体。乡亲们流着热泪,争着把烈士埋进了自家的坟地。
  军区政治部摄影记者鲁农曾登上主峰,目睹了尸横遍野的悲惨景象。他回忆说:在主峰的平顶松下,有三位烈士抱在一起,枪支已经砸毁,他们的军衣被日军用刺刀挑开撕破。这些历史画面都被鲁农同志摄入镜头,可惜有关珍贵史料,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丢失了。
  群众传颂中的十勇士:头戴钢盔身背三八式大盖枪,还有一位大个子射手扛着轻机枪。连长王毓说:我们警卫连使用的是旧式七九步枪,没有轻机枪和钢盔。十勇士战斗和牺牲在主峰西麓,十八勇士则在南坡,总之,两位王殿元和两个英雄群体都是查有实据的历史事实。
  十勇士事迹的传颂者,首先来自被救群众。当年的“孩子剧团”团员宋文说:我们从疏散地返回区党委机关驻地时,一进入乳山和海阳县境,沿途各村都在传颂十勇士。事迹感人催人泪下,已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了。“向十勇士学习”的口号,也是当地民兵首先提出来的。
  军区机关返回战场泊村,许司令、林政委听到了乡亲们的含泪诉说,立即向五旅发电通报十勇士的情况,并派人召回疏散在外的军区文工团。
  文工团编导左平回忆说:“许司令亲自向我们交待任务:为了稳定民心鼓舞士气,你们宁肯不睡觉,也要尽快把十勇士的事迹搬上舞台”。文工团来不及深入群众作调查,由作战参谋李燧英介绍了已经掌握的情况,全团昼夜奋战,很快就演出了活报剧《马石山上》。向部队指战员、医院伤病员及各村群众巡回演出30多场。观众群情激愤,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打响了宣传十勇士的第一炮。随后,有些农村剧团也上演了该剧。
  五旅首长对军区来电十分重视,旅长吴克华对十勇士大加赞扬,命令作战参谋刘岩派出侦察组,专程前往马石山地区作调查,以便向部队进行教育,同时寻找烈士的遗体。经过调查,侦察组向旅首长作了汇报,烈士遗体已被群众认领掩埋。刘岩同志的会议记录稿,在随军转战时寄存在一位老同志家中,已遗失,有关遗体的埋葬地点等情况都已记不清了。戏剧家马少波也参加听取了汇报,他怀着激情写成《马石山十勇士》一文,和峻青的《马石山上》,于1943年初相继在胶东《大众报》上公开发表,这是最早记叙十勇士事迹的两篇珍贵史料。
  反“扫荡”结束时,十三团并不了解十勇士的下落和事迹。三营教导员李伟回忆:指导员许圣亭单身脱险归队后,因说不清六班的下落负有领导责任,被给以党内警告处分。五旅教育参谋王儒林同志至今还记得,十三团还向旅部呈送了“检讨报告”。经过侦察组的调查,烟青路东传来上演《马石山上》的消息,十三团才查证核实:十勇士即为尚未归队的七连六班。
  苏州市文联副主席慕彦夫,为了搜集资料写作“济南第一团”的团史,在从栖霞县文化馆收藏的五旅档案中,发现了一份《1942年冬季反“扫荡”的总结》,在“军民关系”部分,就有王殿元及六班事迹的记载。
  十勇士是广大群众争相传颂的人民英雄,也是人民军队的光荣和骄傲。在查清事实后,十三团于 1943年春夏之交,开展向十勇士学习的活动。当时曾整理了一份《宣讲材料》,新老指导员代代相传,给老同志留下深刻的印象。八连指导员王济生至今还记得六位烈士的姓名:“王殿元是六班长,花名册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楚,当然位居榜首。群众盛传的大个子机枪射手,就是身高体壮的赵亭茂。小战士王文礼,他父亲在七连当司务长,是全连都知道的父子兵。还有三位烈士叫李贵、杨德培和李武斋,其他人就记不清了。”
  二十七集团军军史办公室主任张克勤,十年前去栖霞英灵山烈士陵园,在陈列室发现一枚小印章,“宫子藩印”四个字清晰可辩,文字说明为“十勇士遗物”,当即留下两张拓片带回收藏。分析此印章为掩埋烈士遗体时所发现,后来捐献给陵园陈列展出,是不被人知的第七位烈士姓名。
  广大群众怀着朴素的感情,在传颂十勇士和十八勇士时,多了几分美化英雄的传奇色彩,作家在进行文艺创作时,虚构了某些感人的情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汇集编写历史资料时,却必须言之有据,切不可把传闻当史实。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展“三十年征文活动”时,有亲属在马石山遇害的黎明同志,曾专程返回家乡调查十勇士的事迹,为当年被救的宫润圃同志代笔,写成《青松长荫马石山》一文,发表于1961年出版之《星火燎原》第六辑。在此之前的一些文艺作品中,十勇士的姓名都来自作者的虚构。黎明同志根据十三团政委李丙令提供的真实姓名,为使埋没了近20年之久的王殿元重见天日,他在文章中写道:“班长遗体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本子的第一页端端正正地写着为人民服务一行字,右下角写着他的名字——王殿元。”毛泽东同志所写《为人民服务》发表于1944年,怎会出现在1942年的烈士“遗物”上?作者以“为人民服务”来突出烈士的献身精神,同时写出王殿元的姓名,用心良苦构思巧妙,但却露出虚构的痕迹。读者也知道文艺作品不能等同于历史。
  有的文章介绍十勇士时写道:“他们持续战斗一昼夜,顽强作战打退敌人十几次冲锋。”有的党史资料介绍十八勇士“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敌人一片一片的倒下。日军从马石山南侧攻不上,便在飞机和炮火的掩护下,从主峰北麓进行包抄。”凡和战争打过交道的老同志都心中有数,只要设身处地加以思考,就会知道这些赞美之词的作者,既不知己又不知彼,所述史料难以置信。
  十勇士虽然来自主力部队,有三八式步枪和轻机枪,但当时弹药奇缺,每人携带的子弹不会超过20发,外加4颗手榴弹而已。来自烟青路的数千敌军一边收网搜山,一边平推逼进,十勇士难有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只能节节冷枪击敌,步步后撤退向主峰。烈士遗体的分布情况说明:当时十勇士已经率领第四批群众下山,天色放亮,被敌人发现而遭到拦击。尽管他们个个都是无畏的战士,毕竟也是血肉之躯,弹雨横飞伤亡倍增,所以先后有七人牺牲在半山路上,仅三人登上主峰与敌同归于尽。战斗从8时开始至中午结束。所谓“战斗持续一昼夜”“打退敌人十几次冲锋”,只能是作者的合理想象。
  进攻南坡之敌,是来自海上登陆的日军步兵大队和炮兵中队,兵力超过千人。南坡地势平缓不利防守,战线几里长,我方兵员17人,任凭怎样用兵布阵,也难以打退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进攻。日军对马石山的总攻,是四面包围同时发动,所谓“南坡攻不上改由北麓进行包抄”之说,也不可信。
  如此这般分析战场形势,绝非长日军的威风而贬低自家先烈。人们怀念这些有名无名的烈士,不应苛求他们必须打退敌人的多少次进攻,是否“一片一片”的杀伤过敌人,而是因为在千军万马四面合围的生死关头,他们威武不屈,见义勇为,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发扬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表现出无私无畏团结战斗的英雄主义献身精神。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在批判“一切向钱看”的人生价值观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资料:丛笑难《青山碧血祭忠魂》)
  □史实考证
  马石山十勇士事迹考辨
  1942年冬天,日军对山东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拉网扫荡”,企图将胶东八路军主力一网打尽。11月23日,敌人在牟(平)海(阳)边境的马石山收紧“网”口,抗日军民数千人被围于“网”内。在大屠杀险境面前,处在包围圈内的八路军指战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主动率领人民群众乘夜破“网”突围,事迹悲壮感人。内有一个班10名战士,由班长率领数次冲破敌人的包围圈,救出千余名被围群众,最后全班只剩下3个人。面对冲上来的敌人,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壮烈牺牲。这就是著名的“马石山十勇士”
  近年来“马石山十勇士”在一些文章中旧话重提,还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我们结合编写第27集团军军史,就“马石山十勇士”问题作了调查研究。现撰文谈谈我们的意见。
  一、“十勇士”到底属于哪个部队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以下几段文字:
  (1)正当大家走投无路,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只见十个雄赳赳的八路军战士,迎面走来。……战士们把大家带到山沟里,一面作突围准备,一面和乡亲们交谈起来。这时,人们才知道这十个八路军战士原来是山东纵队5旅的一个班,到东海军分区去执行一个重要任务,任务完成后返回时路过这里。(宫润圃:《青松长荫马石山》,载《星火燎原》选编<6>)
  (2)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这二十多个八路军战士是哪个部队的。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胶东军区5旅16团的,去东海军分区执行一项特别任务,返回部队时路过这里。(栾忠孔:《马石山惨案片断》,载《胶东风云录》)
  (3)5旅一个班因有任务东去,亦被围在内,当晚以忘我的精神在敌火网下往返数次救出群众千余后,仍杀进去图再救,不幸被日寇团团围住……(《胶东八年抗战史》)
  以上几段文字,尽管文体不同,写作年代不同,事件的具体情节略有出入,但大都认定“十勇士”是“一个班”“十个战士”或“5旅一个班”。栾文中所说“二十多个八路军战士”,其中至少包括多数文章中所写的“一个班”即“十勇士”在内。至于“5旅16团”则系传闻之误,因为5旅所辖部队中没有一个“16团”。那末,“十勇士”到底属于哪个部队?其所属之团、营、连番号是什么?
  让我们再来看以下文字:
  ——日军收“网”合围马石山。莱、海、栖等地群众两千多人被围困在山上。5旅第13团一个交通班,在执行任务后途经马石山,毅然决定留下来,带领乡亲们连夜突围。(许世友:《我在山东十六年》)
  ——胶东军区13团交通班的十个战士,执行任务后途经这里,……他们便同民兵一起,冒着敌人的弹雨,三次冲进包围圈,护送群众冲出去。最后……壮烈牺牲。(宋群:《幸存者的思念》
  这两篇文章明白无误地认定,“十勇士”是5旅13团的一个班。为进一步验证这一说法,我们访问了著名剧作家、作家马少波,以及著名作家峻青。马老的报告文学《十勇士》发表于1943年l月的胶东《大众报》,孙老(峻青)的短篇小说《马石山上》初稿完成于1942年12月,马老断言:“十勇士”是八路军山东纵队5旅13团一个班,去东海区执行任务,归队途中遇到日伪“扫荡”,在马石山与敌人遭遇。孙老更是言之凿凿,他当年在海(阳)莱(阳)边区抗日政府工作,日寇“拉网扫荡”时被包围在马石山上。孙老本人不仅是“十勇士”率众突围的目击者,而且自己就是被救出“网”的人员之一。“十勇士”的英雄事迹强烈地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促使他未等敌人“扫荡”结束,就在马石山附近写成了《马石山上》小说初稿。谈到“十勇士”的归属问题,他不假思索地告诉我们:“‘十勇士’是13团的一个班,我就是被这个班带领着突围的。”
  抗战时在第5旅当兵、50年代曾在第27军担任过团长的高圣轩,不久前来信也谈到“马石山十勇士”问题。他说:
  1942年冬季反“扫荡”结束后,胶东军区对这次反“扫荡”进行了总结(大约在1943年初或二三月份)。在会上曾讲过13团一个班,去东海区执行任务,返回时在马石山上带领群众突围,最后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以上证据已足以令人信服地表明,“马石山十勇士”这个班当属胶东军区第5旅第13团无疑。
  为进一步查实“十勇士”所属连、排情况。我们走访了当年担任第13团政治委员的李丙令将军(解放后任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李将军说(大意):
  “十勇士”那个班是13团7连2排的一个班。当时这个排由7连指导员带队去东海区执行任务,回来时被包围在马石山。
  我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查到了第5旅第13团的《反扫荡总结报告》。该报告为钢笔手抄本,时间落款为“一九四二年”,《报告》明确提到“7连2排被敌包围在马石山”。
  我们还查到了山纵第5旅的《1942年几个战役的报告》。在“冬季反‘扫荡’战争”一节中说:
  “7连一个班担任侦察,被包围在马石山上,全体壮烈牺牲。”
  这份报告说第13团第7连被围马石山而且“全体壮烈牺牲”的,只是“担任侦察”的一个班,似乎与该团报告的说法不一致,其实,这“担任侦察”单独活动的一个班,正好与宫润圃等文学中所描述的“十勇士”情况相吻合。以此推断,第13团第7连第2排虽然全排被围,但“担任侦察”的这个班与另两个班并不在一处。这正是何以这个班“全体壮烈牺牲”而另两个班部分得以幸免的原因,或说是何以第13团第7连在马石山被围一个排,而突围救群众却只知是一个班的原因。
  “十勇士”为人民慷慨赴死,其事迹足以彪炳千秋。但可惜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能从历史资料中查到“十勇士”班的番号。我们走访过一些在第13团工作战斗过的老同志,他们也都因年深日久,记不准究竟是哪一个班。目前唯一可提供准确答案的,是“济南第一团”(其前身即胶东老13团)荣誉室和该团第7连荣誉室。团、连荣誉室告诉我们,第7连这个拥有5个荣誉称号的英雄连队(胶县城战斗模范连、高密城第一连、道头战斗模范连、常胜连、济南英雄连),其第2排第6班便是著名的“马石山十勇士”班。40多年来,“十勇士”班一直是这支部队对指战员进行革命气节教育和爱民教育的突出典型。仅据我们所知,山纵第5旅在抗日战争中后期,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在1948年7月, 3野第27军在1950年夏,曾三次在本部队中号召开展向“马石山十勇士” 学习的活动。
  二、“十勇士”称号的由来
  按目前有据可查的说法(见《烟台党史通讯》1985年第2期所载中共乳山县委党史征委会文章:《马石山惨案》),在马石山破“网”救群众的八路军指战员有以下几支部队:1.东海军分区独立团第2连一个排;2.胶东军区“5旅16团”的“刘指导员”等20余人;3.第13团的“十勇士”一个班。其中“十勇士”无疑是知名度最高、流传范围最广的一个英雄群体。其事迹出现不久,即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出现在胶东《大众报》上,标题即为《十勇士》。后来又被延安《新华日报》和上海《七月》文学月刊转载。峻青的纪实性小说《马石山上》解放后被收入《胶东纪事》等书,流传全国。它们与宫润圃的回忆录文章《青松长荫马石山》一起,以各自不同的文学形式,热情讴歌“十勇士”的光辉事迹。那么是谁给这个英雄群体命名为“十勇士”的呢?报告文学《十勇士》的作者马少波给我们作了明确的回答。他说:
  原来并无“十勇士”的称呼,后来由于这篇文章的题目,群众习惯地叫作“十勇士”。当时我考虑题目时,原想叫“十壮士”,后来才定名为“十勇士”。
  “十勇士”称号出自作家笔下,但“十勇士”事迹,也包括他们的人数、装备、身材、相貌等特点,主要出自人民群众之口。日军“拉网扫荡”时,马少波担任胶东军区第5旅司令部秘书长,他本人并没有被围和突围的经历。报告文学《十勇士》中使用的素材,是作家大量采访当事人民群众的结果。群众口碑相传的英雄事迹,经作家概括加工成文而得以广泛传扬,这就是“十勇士”称号的由来。
  三、关于“十勇士”的姓名
  “十勇士”牺牲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由于人们可以理解的原因,他们没有给后人留下一份准确可靠的名单。这并不奇怪,一部解放军战史,无名英烈何止万千。所幸“十勇士”中的个别名字还可散见于知情人的回忆和文学作品中。
  官润圃在回忆录《青松长荫马石山》中写道:
  最后在平顶松下,我们找到班长、大个子和小战士三个人的遗体。我们怀着无限沉痛的心情,仔细地检查了烈士的遗体,想找到他们的姓名或者家庭住址。可是,结果只有班长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本子的第一面中间端端正正写着“为人民服务”一行字,右下角写着他的名字——王殿元。
  宋群在《幸存者的思念》之五中也说:战后,人们说不出这十个战士的姓名。有人说,班长好象姓王,还有人说,他叫王殿元,说那是从他的遗物中的小本子上发现的。
  两篇文章说法非常一致。我们还查阅了描写“济南第一团”’历次重要战斗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济南第一团》。该作品写成于1960年前后,据说是调查了500多个“济南第一团”老前辈和知情人,并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写成的。作品第八章《马石山十勇士》中,提到了“十勇士”班4个人的名字,他们是,班长王殿元,大个子机枪手赵亭茂(大老赵),战士王文礼和李贵。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在当年马石山率众突围的众多八路军指战员中,表现最突出、影响最大、流传最广远的,是被誉称为“十勇士”的一个班。这个班就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旅第13团第7连第6班,即现在的第27集团军“济南第一团”第7连第6班。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至今仍未能全部查到他们的姓名,但他们已经以自己的英勇事迹,在群众中赢得了一个共同的光辉名字,那就是:“马石山十勇士”。
  (参考资料:王笠晖的《军事历史》)
  □史实考证
  我所知道的“马石山十勇士”
  “马石山十勇士”,我认为他们是5旅13团3营的一个班。
  我家住山东省海阳县第八区立子沟村,和所子前(地图上为锁子前——整理者注)是一个行政村。我们离万第顽军和行村日军据点都是四十多里路,离马石山也是四十至五十里路。我们那里自1939年春天解放后一直是解放区,再未去过敌人。当时八路军第13团驻在那里,主要是以行村、大前所的日军为作战对象。在我们的北面是第16团,他们是以万第顽军赵保原为作战对象。我是村里民兵,还帮办一些其他的事,如青救会、农救会的事,可以说我是立子沟这个小村的代表。这就是当时的自然情况。
  1942年冬季,日寇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拉网扫荡”,海阳县是日军的重点“扫荡”地区之一,也是受损失最大的县。敌人是在11月22日进入我解放区的。当天日伪军是从他们最前沿的据点向前推进二三十里路,进到了海阳的小纪、孟格庄、徐家店一线,夜晚点起火堆,对我海阳就形成了大半圆形的张口大网。以上各点离我们家乡最近的只有一二十里路。在这同时,西面的我地方工作人员、村干部、民兵等抗日积极分子,也有不少跑到我们那里。当时谁也未想到敌人会继续东进。天亮后(那就是23日),敌人由原来的大股分为许多小股,他们是保持火力的互相联系,以机枪和炮开路,摇旗呐喊威吓被赶群众。就这样,我们向东跑的人群是越走越多,被赶到了马石山下。天黑后,日伪军住下不走了,枪炮也不响了,可是马石山周围到处是被赶到那里的人群。其中有地方的工作人员,也有区中队、县大队的人员,还有少数主力部队的人员,大量的是民兵、村干部及抗日积极分子。总的来说,在那时马石山这个小丘陵地区满山遍野都是人。
  敌人住下不走了,我们这些被赶到这里的人怎么办?我们登上马石山向四外一看,妈呀,真是吓死人!敌人的火堆比第一天又近又密,由原来的大包围变成了小包围,火堆与火堆之间又很密,并由原来的一道火堆变成了二道和三道。第一道火堆是日伪军点的,第二道和第三道是当时有个反动组织叫新民会点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向外突围很难,因为敌人已实行了层层包围;不向外突围,那就是天亮后在这里被日寇杀死。当时大家真是走投无路,生死关头急得团团转。有些女同志急得大哭起来,还有的抽筋,真是什么都有了。就在这紧急关头,我们行政村的农救会长来了。他说:“同志们不要急,有出路了,在那面第13团有一个班正在组织大家突围,我们也组织好,跟着突围出去。”此刻大家都非常听话,女同志也不哭了。我们虽然在白天跑散了一些人,但现在还有一百多人,组织成四个小分队,总带队的由村团长和民兵连长负责,其他村干部分头到这四个分队去,并说明向外突围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总负责是农救会长(姓赵,是老地下党员,又是军属,他家有人在13团机关工作。他那年四十多岁,有一定的对敌斗争经验,在群众中威信很高)。赵会长叫我作他的通信员,好互相联络。等我们组织好,时间大约十一点左右。就这样,他带领一百多人,经过两个小山岭,来到一条沙河旁边,看到了大批人员分二路向外走,我们没有到这个队伍里面,而是在他们的旁边走,他们走得快,我们走得慢,好接在他们的后面。就在这时,来了七个八路军战士,走到我们面前停下了,其中有一人说:“你们四个人到后面去找人,叫他们接到这两个队伍的后面走,我们三人带这些人再走一条通道。”赵会长问:“这能出去吗?”那个军人讲:“我们看过了,能出去。”赵会长问:“为什么要再走一条路呢?”军人讲:“围在里面的人这么多,一个通道走,在天亮之前是不可能走完的。”我问他们:“你们是哪个部队的?”军人讲:“我们是5旅13团的”。我又问:“你们是哪个营的?我哥哥也在13团1营当兵,他叫辛殿轮,你们认识吧?”军人讲;“我们是3营的,不认识他。”我再问:“你们有多少人?”军人讲:“我们是一个班十个人,分三组,向后走的是第二组四个人,还要分两帮去找未出来的人。”我从以上问答中,才知道他们是一个班,十个人分三个战斗小组,这个班是13团3营的一个班。就是这个班,把我们这些被日伪军围在包围圈内的人群一批又一批地救出了火海。当我们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后,和他们分手真是难舍难分。赵会长问他们:“你们怎么办?”他们讲;“被包围在里面的人还很多,他们未出来,我们的任务就未完成。”我们听了真是感动,八路军真是忠于人民忠于党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这时,赵会长就对其他的村干部讲:“你们组织好,回家再不要散了,家里都在挂念着。我和小辛(即本文作者辛殿良——整理者注)留下,看看后面是否还有我们村的人。”当时时间大约是11月24日早上4点钟左右。我们在那等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样子,就听见枪声了,人也不见往外走了。天亮后,就到处是枪声炮声,有时还很激烈,实际上是日伪军把被围困的人民群众从其它的各山头、山沟中赶到了马石山集中。太阳出来后,敌人对群众实行了大屠杀。这就是1942年冬季日寇向我胶东“拉网扫荡”时,制造的马石山惨案。
  时隔两天,我们村干部组织有关人员到马石山去寻找在那里的文件等物,他们回来讲,那天夜里送我们突围的十名八路军战士与敌人作战后全部牺牲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民兵集训时,领导讲,要在民兵中开展向“马石山十勇士”学习,并讲,我们与敌人展开地雷战,要以“十勇士”为榜样。
  (参考资料:辛殿良的回忆资料)
  □民族先锋
  英雄七连
  在马石山反“扫荡”突围战中,英雄七连勇救百姓的壮举,名垂史册。
  1942年11月24日凌晨,原昆嵛山红军游击队老战士、胶东军区第十七团二营营长孙涛和团政治处敌工股长赛自来,率领七连突围行至马石山以东,听到孩子的呼叫和妇女的哭泣声,发现山沟里聚集着数百名走投无路的群众。
  营长孙涛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今晚如果只顾自己突围而丢下群众不救,即使大家活着出去,我们有何脸面再见胶东父老?”指战员们一致表示赞同。
  夜间,马石山四周是一处处的火堆,大批群众被围困在敌人的重兵、火网之中。尽快救出危难的群众,是当时八路军指战员的神圣使命。七连长丛培露、指导员姚光迅速部署兵力,组织群众分散突围。
  孙涛营长、赛自来股长和丛培露连长,在成功组织几批群众脱险之后,正准备最后突围时,又发现在两个山沟里分别有200余名和60余名群众亟待解救。孙营长立即命令队伍停下,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绝不能自己走,要立即掩护群众突围!我们是人民军队,人民养育了我们,群众有难,咱绝不能见死不救。”孙营长决定亲自直接带领群众突围。
  赛自来、丛培露同志立即挺身而出,急忙说:“营长,你必须尽快突出去指挥部队,这里有我们负责,保证救出群众!”请求遭到了孙营长的拒绝。于是,丛培露连长命令四名战士强行架走了孙营长。
  这时,天已即将拂晓,不可稍有迟慢,赛自来股长跟丛培露连长分两组分别掩护群众突围他们立即分别行动。
  赛自来股长命几名战士在前面和侧翼带领、掩护,他和小刘在后面与敌人周旋,保护群众突围。就在60余名群众已经脱险时,敌人的机枪、步枪直扫过来。赛自来同志腹部负了重伤,肠子流了出来。他强忍剧痛把肠子塞进肚子里,包紧外衣,扎紧皮带。但还是不行,他觉得已不可能突出去了,便对小刘说:“我已不能行动,咱们已突不出去了。你把皮带给我再扎紧些,再给我两颗手榴弹,用地瓜蔓把我藏到地堰沟里。你快到那边坟地隐蔽,绝不要再管我。”又说:“群众得救了,咱们死了也值得。你出去后,就到我们村找赛时礼连长,他会帮你处理一切的。我的事千万不要告诉我家里和村里其他人。”敌人已即将上来,他催小刘快走。小刘只得忍痛疾向一片乱草丛生的坟地冲去。找到一座坟刚要蹲下,不料坟竟塌了,就顺势藏了起来。这时敌人一边打枪、一边吆喝着搜了过来,竟没有发现小刘。可很快赛自来股长掩藏的地方手榴弹响了。小刘立即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敌人过去后,他立即跑过去一看,赛自来股长已经牺牲,头部大部被炸飞,在他身旁近处,还有两个伪军尸体,这说明他是在敌人搜到他时,与敌人同归于尽的。
  丛培露连长等掩护的200余名群众,经过激烈战斗,也基本突出去了。但是,由于失去了突围时机,丛连长、姚指导员和近两个排的战士们被敌人围困在马石山东山坡,虽冲杀五次终未能突出重围,经过白刃格斗杀伤日军数十人,除四名战士护卫营长突围外,七连官兵全部壮烈牺牲,被救群众无不失声痛哭。
  巍巍青山永远铭刻着这些英雄儿女的英名和业绩。人民群众永远把他们铭记在心中。
  (参考资料:赛时礼的有关回忆资料)
  □民族先锋
  十八勇士
  十八勇士舍身救民众的英雄事迹,在马石山地区久为传诵。巍巍马石山作证,原胶东区公安局十八勇士,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威武悲壮的民族赞歌。
  1942年11月,日军敌酋冈村宁次在烟台指挥日、伪军共计2万余人,对胶东进行冬季“拉网合围”大“扫荡”。
  为了粉碎日寇这次冬季规模最大的“扫荡”,胶东区党委、行政主任公署和胶东军区决定,以胶东区公安局负责干部和警卫部队为主组成“胶东军区战时戒严指挥部”,在中心根据地组织和领导群众坚持反“扫荡”。指挥部下设三个小分队,公安局第三科科长唐次(慈)和公安局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王殿元带领警卫连三排为一个小分队,他们的任务是在马石山南麓地区同群众一起坚持反“扫荡”,进行戒严,维持治安,防奸防特,保护群众,保卫根据地,当敌人进犯时,牵扯敌人的兵力,伺机打击敌人。
  11月23日夜间,朔风凛冽,雪花飘扬,日军把绵亘数十里的马石山团团围住,妄想摧毁我中心根据地,消灭我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于“网”内。我警卫连三排已在这个地区活动了好几天,有些战士还是当地人,对马石山地区的地形熟悉。当敌人扑到马石山地区时,三排采取化整为零,穿隙插孔,准备破“网”突围。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唐次(慈)、王殿元和战士们发现还有大批群众和地方干部被敌人包围在马石山上,情况十分紧急。为了抢救被围人员,他们便决定留下来,掩护群众连夜突围(三排一个班由指挥部指挥连夜带领突围出去了)。接着战士们往返地掩护一批批群众和地方干部顺着布防薄弱的山峦沟壑,乘隙突围,至天亮前共掩护1000多人安全转移出去。
  24日拂晓以后,唐次(慈)、王殿元和留下的两个班因已失去突围时机,唐次(慈)、王殿元便把伤病人员分散插孔突围后,将剩下的17名战士带到马石山主峰南坡,继续战斗。天亮以后,敌人向山上进攻,三排的干部、战士们利用有利地形,隐伏在山峦上,以古石墙为掩体,居高临下,同仇敌忾,顽强抵抗。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中午,敌人在飞机和炮火的掩护下,步步进逼。此时王殿元指挥战士们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继续苦战,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成堆的石块接连不断地滚向敌群。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弹尽路断,年仅23岁的政治指导员王殿元等十八名勇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都先后壮烈牺牲。他们用生命保护了人民安全脱险,马石山地区的群众,对这些英雄的战士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参考资料:《山东党史资料》王文政撰写的有关资料)
  □史实考证
  关于十八勇士的调查报告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日寇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拉网大扫荡”,我胶东军民奋力抵抗,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粉碎了敌人的大“扫荡”。
  斗争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这次反“扫荡”中,二十三日夜里,在马石山的东南侧,有一支部队先后掩护一千多名群众突围;二十四日自早至午,又顽强战斗在马石山主峰上,打退敌人多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多人,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的英雄事迹至今还被当年亲身经历过马石山反“扫荡”斗争的革命老前辈和马石山地区的人民称颂和缅怀。但这支部队到底属于哪个系统的?解放以来,许多报纸刊物上说法不一,互相矛盾。一九八二年九月,我们受原战斗在公安战线上的老同志的委托,根据省公安厅政策研究室的指示,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经过三年多的调查访问和查阅核对历史资料,这个问题已经弄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几种不同说法
  解放以来,许多报纸刊物对王殿元烈士的身份,马石山主峰上的这支部队的番号及其事迹,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七种说法,综合起来看,基本上属于三种说法。
  宫润圃在《青松长荫马石山》(载《星火燎原》第六册)一文中说:“只见十个雄纠纠的八路军战士,迎面走来……从他们的打扮和精神头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主力部队来的”。“这时人们才知道这十个八路军战士原来是山东纵队第五旅的一个班,到东海军分区去执行一个重要任务,任务完成返回时路过这里”。“天亮以后,人们看到鬼子从东、西、南三面一次又一次地向平顶松周围攻击。……渐渐地,从石墙里面发出的枪声愈来愈稀,随着而来的是从山上滚下许多石头,砸得鬼子直嚎叫。天将晌午的时候,鬼子又发起了一次更加猛烈的进攻,从三面一齐向平顶松扑过去。正打得难分难解,忽然从平顶松方向传来了一声沉重的爆炸声,以后那里再也听不到什么了。”“鬼子刚刚撤离了马石山,我们立刻沿着战士们最后返回的路跑上去。……我们怀着无限沉痛的心情,仔细地检查了烈士的遗体,想找到他们的姓名或者家庭地址。可是,结果只有班长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本子的第一页中间,端端正正地写着‘为人民服务’一行字,右下角写着他的名字——王殿元。”
  栾忠孔在《马石山惨案片断》(载《胶东风云录》)一文中说:“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这二十多个八路军战士是哪个部队的。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胶东军区第五旅第十六团的,去东海军分区执行一项特别任务,返回部队时路过这里。
  张兴文、段俭哲在《英雄连史新一页》(载《解放军画报》1985年第9期)的报道中说:“在北京军区济南第一团七连的连史上,记载着马石山十勇士的光辉业绩。那是一九四二年十二月,日寇对我胶东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七连九名战士在班长王殿元率领下,在乳山县马石山一带掩护三千多群众突围。战斗持续了一昼夜,他们顽强奋战,打退敌人十几次冲锋,群众安全脱险了,十勇士却被敌人团团围住。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们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二.我们的考证结论
  根据解放以来的三种基本说法分析,应该说是一回事,是同一支部队,因为宫润圃和栾忠孔所说的部队作战的时间、地点,以及打击敌人的方法都完全一样。张兴文、段俭哲说的那支部队的人数、班长的名字和宫润圃说的完全一样。但同一支部队却出现了五旅、十六团、十七团三个部队番号,我们通过反复研究原胶东区公安局一些老同志和知情者的回忆资料和有关历史资料,认为上述三个部队番号都与事实不符,难以成立。
  宫润圃同志的文章中说是第五旅的一个班,共十个人,班长叫王殿元,根据我们调查掌握的史料证实,王殿元是胶东公安局警卫连的政治指导员,而不是班长。他在马石山反“扫荡”战斗中带领的是一个排,而不是一个班。原胶东公安局局长于克、丛烈光,一科科长汉明、警卫连连长王毓同志的回忆材料,王殿元同志的烈士证,以及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五日在马石山立的烈士纪念碑的碑文都可证实这个问题。
  栾忠孔同志的文章中说是胶东军区第五旅第十六团的,这种说法也与史实不符。第十六团不属于第五旅,而是胶东军区直属团。第十六团在马石山反“扫荡”斗争中,确实有一个排与敌遭遇,仅冲出七八个人,其余全部牺牲。这个排是第十六团一营三连一排,经我们调查战斗的地点是在海阳县的嘴子前、嘴子后一带,而不是在马石山主峰。原第十六团一营三连连长兰孝永同志的回忆材料和给曲振东同志的信可以证实这个问题。
  张兴文、段俭哲同志文章中的说法矛盾更大,北京军区“济南第一团”七连,其前身是原胶东军区第十七团三营七连,这个连确实被敌人围在马石山周围,他们与敌人反复冲杀,歼日寇百余人,终因寡不敌众,仅突出五人,其余全部壮烈牺牲。但这与战斗在马石山主峰上王殿元同志带领的部队不是一回事。王殿元同志也不是该连的班长,而是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的政治指导员。
  我们考证的结论是:王殿元同志是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的政治指导员;在一九四二年十一月的马石山反“扫荡”战斗中,二十四日在马石山主峰上,自早至午顽强抵抗敌人的多次进攻,最后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的这支部队,是胶东区公安局三科科长唐慈、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王殿元同志带领的警卫连三排,而不是其他部队。其根据是:
  (一)我们先后访问了十四名公安战线上的老领导和知情者,他们的回忆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摘录四份有代表性的回忆材料,就足可证实这个问题。
  原胶东区公安局局长于克同志回忆说:
  “王殿元同志是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政治指导员。一九四二年十一月,日寇对胶东地区进行‘拉网扫荡’,我部署和命令王殿元同志和胶东区公安局科长唐慈同志率领警卫连三排三十余人,在马石山坚持反‘扫荡’,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群众,保卫根据地。
  在日寇进攻马石山地区时,王殿元、唐慈和战士们组织和引领群众突围,大批群众在他们的救助下转移到安全地区,得以脱险。他们在与日寇的战斗中,表现十分英勇顽强。在大量日寇和伪军的进攻下,他们最后退上马石山主峰,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使敌人遭到很大伤亡。他们弹药打光了,就据险用石头砸敌人,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的遗体都被烧焦,他们的武器全部被他们砸毁,敌人一无所获。
  反‘扫荡’结束后,胶东公安局安葬了烈士们的遗体,在马石山区为他们举行追悼会,在山上立了英雄纪念碑。”
  丛烈光同志是胶东公安局第一任局长。他回忆说:“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是一九四一年秋我亲自负责组建的,共有三个排,王殿元年底从鲁南抗大学习回到胶东,被分配到该连任政治指导员。”
  汉明(原名汉敏)同志是原胶东区公安局一科科长,在马石山反“扫荡”期间曾任“胶东军区战时戒严指挥部”代总指挥。当时指挥部在马石山的西侧。二十三日四时左右,汉明同志曾派通讯员到马石山周围与王殿元取得了联系,天黑以后,他又派通讯员通知王殿元等向指挥部靠拢,准备突围,结果没有联系上。他在给烟台市公安局的信中强调说:“我肯定地回答,一九四二年秋在马石山坚持反“扫荡”,壮烈牺牲的王殿元及其率领的一个排共三十多人,是胶东公安局警卫连的。”
  王毓同志是原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的连长。他在回忆王殿元同志时说:“一九四一年下半年组建成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我为连长,王殿元同志任政治指导员。一九四二年十一月,日寇大‘扫荡’前,王殿元同志奉命带领三排三十四名同志到海阳、乳山(时称牟海——编者注)交界处的马石山地区组织当地的民兵和群众坚持斗争。二十三日夜,他们掩护一千多名群众突围,二十四日拂晓,撤到马石山主峰。一直坚持和敌人战斗到中午,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反‘扫荡’战斗结束后,胶东区公安局在离马石山不远的一个村庄为他们举行了追悼大会,当地群众纷纷赶来参加悼念活动。胶东人民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安葬在马石山上,并立了纪念碑。”
  (二)我们访问王殿元同志的爱人唐荣娥时,发现了一九五○年八月二十八日由山东人民政府签发的王殿元同志的烈士证。从烈士证上可以看出,王殿元是胶东公安局的政治指导员,一九四二年在马石山牺牲。到马石山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胶东行政主任公署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五日为马石山殉难军民立的纪念碑。碑文是:“民国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日寇进攻马石山,我英勇军民因与敌搏斗或突围而牺牲有五百余人。胶东区公安局唐次、王殿元同志等十八人,自早至午顽强抵抗,卒以众寡不敌,全部壮烈牺牲。主署愍其忠烈,特公葬于马石山阳,并将殉难事节勒诸贞珉,永垂不忘。”在纪念碑的后面,埋葬着十八名烈士。据马石山烈士陵园负责人王瑞洪同志讲:这十八名烈士都是在马石山主峰上牺牲的。据当年亲身经历过“马石山惨案”又亲自参加过安葬烈士遗体的下石硼大队老党员、老治安员王为石同志讲:这十八名烈士当时都是牺牲在马石山主峰南面的石墙附近,烈士的尸体几乎全被烧焦。以上两份历史资料更加充分地证实了王殿元同志的身份和马石山主峰上这支英雄部队的番号。
  三.王殿元同志及警卫连三排在马石山反“扫荡”战斗中的基本情况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日寇开始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拉网大扫荡”。为了粉碎敌人这次规模最大的“扫荡”,胶东区党委、行政主任公署和胶东军区决定,由胶东区公安局干部和警卫部队为主组成“胶东军区战时戒严指挥部”。在中心根据地组织和领导群众坚持反“扫荡”。指挥部下设三个小分队,公安局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王殿元和公安局三科科长唐次(慈)带领警卫连三排为一个小分队,他们的任务是在马石山南麓地区同群众一起坚持反“扫荡”,进行戒严,维持治安,防奸反特,保护群众,保卫根据地,当敌人进犯时,牵制敌人的兵力,伺机打击敌人。
  十一月二十三日,敌人把绵亘数十里的马石山团团围住,妄想消灭我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于“网”内。三排已在这个地区活动了好几天,有不少战士是当地人,他们对马石山地区的地形非常熟悉,穿隙插空是完全可以突出去的,但他们为了解救被敌人包围的几千名群众和地方干部,便决定留下掩护群众突围。二十三日白天,他们在马石山南面的下石硼等几个村庄和村干部一起组织群众转移,夜里,他们又和地方干部及民兵一起,带领群众一批批地顺着敌人布防薄弱的山峦沟壑突围,先后有一千多名群众在他们的掩护下,安全脱险。
  二十四日拂晓,为了牵引敌人的兵力,使被围的群众和地方干部有更多的机会冲出虎口,王殿元把部队带到马石山主峰,准备和敌人决一死战,天亮以后,敌人开始从南坡向山上进攻,三排在王殿元同志的指挥下,以古石墙为掩体,居高临下,同仇敌忾,顽强抵抗。他们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直到天快晌了,敌人也没攻到山顶,日寇从南坡攻不上,便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从马石山主峰的北坡进行包抄,最后终因寡不敌众,王殿元和三排的干部战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先后壮烈牺牲。
  (参考资料:烟台市公安局撰写的有关资料)
  □史实考证
  胶东马石山突围战的调查报告
  1942年冬,胶东军民在粉碎两万敌军的拉网大“扫荡”中,马石山突围战最为悲壮惨烈。人民子弟兵不顾自身安危,整班整排整连的指战员碧血洒青山,奋力掩护父老乡亲突围脱险。日军攻上主峰制造“马石山惨案”进行大屠杀时,未及撤离的500多名同胞惨遭杀害,虎口逃生被救者则达6000多人。军民同生死,舍己救亲人,这是人民军队本质的生动体现,是我军爱民传统的典型范例,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济南第一团”的前身——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七连六班的“马石山十勇士”,事迹感人,影响尤为深远。《八路军山东纵队史》、《中共山东地方史》、《山东省志》军事卷、许世友著《我在山东十六年》等书,都把十勇士的事迹载入史册。作家和记者们也以此为素材,多次进行文艺创作。
  1972年,乳山县(1993年撤县设市)在马石山建成烈士陵园,纪念死难的同胞,展示十勇士等英雄群体的事迹,供人凭吊慰祭英灵。每年清明节,乳山市都要组织扫墓活动,进行勿忘历史振兴中华的教育。现陵园已被列为山东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成为威海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回顾1942年,敌后抗战正处在最艰苦的困难时期,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扫荡”空前频繁残酷。下半年,太平洋战场的日军开始转入战略防御,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战略地位逐日提高,特别是楔入黄海腰部的胶东半岛抗日根据地,尤为日军统帅部所重视。
  11月8日,日本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亲赴烟台召开作战会议。因为当年已经进行过两次大“扫荡”,所以决定发动“第三次鲁东作战”。战役目标是:“歼灭以山东纵队第五旅及第五支队为基干的胶东军区共军,恢复山东半岛的治安,尤其是确保青岛、烟台间的交通。”(见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华北治安战》)
  参战兵力除日军驻青岛的独立混成第五旅团主力外,加调驻济南第五十九师团、驻张店独立混成第六旅团、驻惠民独立混成第七旅团各一部,共 15000人,胶东各地伪军5000人,以26艘舰艇封锁半岛沿海,飞机10架协同作战。自 11月 19日开始,至12月29日结束,历时40天,分三个作战阶段,采用“铁壁合围”的新战法,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分区进行毁灭性的拉网大“扫荡”。战役的组织实施,由日军驻山东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统一指挥,设前线指挥所于烟台市。
  我方为加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军事斗争的统一领导,胶东军区于7月1日宣告成立,全区主力共有五个团。五旅所辖之十三团、十四团和十五团,作战地区在烟(台)青(岛)路以西。第五支队的番号已撤销,所辖之十六团(即“塔山英雄团”之前身)和十七团,直属军区领导指挥,作战地区在烟青路东侧的海(阳)莱(阳)边区。胶东抗大驻守栖霞县牙山地区。东海、北海、西海三个军分区独立团,实际兵力各有两个营,南海根据地尚在开辟创建中。此时连同各县大队和区中队在内,胶东军区总兵力共14000人。从兵力和装备的对比看,在这场生死大搏斗中,我军显然处于劣势。
  牙山和马石山,是日军第一阶段作战的两个主要合击目标。牙山驻有胶东抗大,是我军培养干部的基地。马石山西侧的海莱边区,正西方向面对据点林立的烟青公路,西南方向是国民党暂编十二师赵保原部的巢穴。日顽两军互相勾结,海莱边区成为敌我顽三方斗争的最前线。胶东军区的指挥机关,区党委、行政主任公署等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也都常驻在马石山的周边各村。
  原胶东军区参谋长贾若瑜,年过八旬记忆犹新。他回忆在当年10月间,山东纵队已发来电报,指出日军在结束对鲁中南根据地的大“扫荡”后,必将转兵“扫荡”胶东,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冈村宁次到烟台,我烟台工委地下党的同志及时送来情报,所以我们是有准备的。
  日军在烟台召开作战会议,胶东军区同时在驻地海阳县境的战场泊村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决定以烟青路为分界线,路东路西密切配合,以“营连为单位”,采取“分散游击分区坚持”的作战方针,军民齐动员,粉碎大“扫荡”。
  会后,五旅旅长吴克华和政委高锦纯,立即率领旅部机关穿越烟青路封锁线,进入莱西、栖霞之间,指挥路西三个主力团和北海、西海军分区的作战。
  林浩政委率领胶东军区机关留在路东坚持斗争。此时,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尚未到任,日夜兼程正在途中。为精简机关轻装迎敌,政治部主任彭嘉庆率领部分机关干部去十六团,组织科长严政率工作组去东海军分区检查战备工作。文工团等非战斗单位尽行疏散。
  11月 19日至29日,是日军大“扫荡”的第一作战阶段。17日、18日两天,日军600多辆(次)军车突然驶入烟青路,沿路各据点增兵万余人,迅速完成兵力的调动和展开。
  19日晨,莱阳、栖霞各据点的敌军自西向东,烟台、福山敌军自北而南,牟平敌军南下进入水道据点,然后转兵向西,以牙山和马石山为中心,形成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75公里的三面拉网大合围。国民党暂编十二师也趁火打劫自莱阳东犯,袭击我军的侧背。
  牙山根据地首当其冲落入包围。胶东抗大校长聂凤智、政委廖海光、参谋长黄径琛、政治处主任张英勃,在敌人调兵撒网时,及时离开根据地的中心区,率领全校从东夼等村出发向西北转移,隐蔽于烟青路东侧,敌进我进及时跳出包围。自21日晚转到外线后,立即发动群众大举破袭栖霞至福山段烟青路,切断敌军交通运输线。三次扰袭福山城,烟台市被迫宣布戒严。
  抗大留在内线坚持斗争的第二、第五两个队,学员都是排级干部战斗骨干,机动灵活英勇善战,以班为单位带领民兵分散打游击。优秀的政治教员赵云锦和罗森被敌包围,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排长胡旺魁为了掩护群众突围而壮烈牺牲。连同12月中旬日军二次合击牙山在内,抗大师生以牺牲连排干部(包括学员)45人,战士、工人24人的代价,换取了毙伤日伪军260多人的胜利。日军大佐吉田和另一名军官,骑马路过生木树旺村头,也被马保军战斗组埋设的地雷炸死。从此敌人把牙山根据地称为“鬼门关”。
  日军越过牙山向南推进,矛头直指胶东军区。贾若瑜同志说:对于反“扫荡”我们是有经验的,但对“拉网扫荡”的新战法,讲老实话却都心中无数。当敌军以重兵撒网形成包围时,我们的处境很被动。许司令于17日刚到职,就率领大家投入了反“扫荡”。
  21日晚,军区机关沿马石山西侧向南转移。十七团一营营长傅蠢僧、教导员张新田率二、三连及军区骑兵连担任前卫,军区特务营营长林月樵、教导员丁钊率全营及十七团一连为本队,警卫着军区首长和机关随后跟进,进抵乳山口海湾东岸的海阳所隐蔽宿营。
  正当日军的三面合围步步逼近马石山之际,22日晨,日本海军舰艇突然驶入我凤城一带海岸,输送千余日军在我侧后抢滩登陆。十六团三营营长谭道稭、  副营长田世兴率七、九两个连首先投入战斗与敌展开激战。傅蠢僧同志听到乳山口西岸枪声骤起,发现日军登陆后,为了确保军区机关的安全,立即率队占领阵地准备战斗。
  狡诈的土桥一次中将出动海军实施侧后登陆,事出意外,战场形势更加险恶。登陆日军当天就控制了西起海阳城东至玉皇山一线,与各路日军呼应对进,炮声隆隆战斗更加激烈。与登陆日军仅有乳山口一湾之隔的军区机关,虽然有惊无险未被敌人发现,但面临黄海已无回旋之地。国民党暂编十二师助敌夹攻,形势更加严重。
  军区副司令王彬率少数警卫人员,偕同区党委的同志,改乘渔船由海上突围。躲过日军舰艇的巡逻监视,连夜偷渡至文登海岸登陆,与东海军分区取得联系。
  许世友司令、林浩政委、贾若瑜参谋长共同商定:立即离开海岸,连夜向东北方向的水道据点转移突围。事后得知,当晚土桥一次又向水道增兵,兵分三路西去合围马石山。我军区机关行至夏村以北时,与来自水道的大队敌军擦肩而过,几乎发生遭遇战。当我军进至冯家村以北时,东海军分区教导队和从水道出犯的另一路敌军已相遭遇。区队长梁风岗率三排掩护撤退,正在无法脱身之际,幸遇特务营赶来解围,敌军立即撤出战斗西去合围马石山。
  百里长驱一夜间。军区机关于23日晨,顺利进至日军已经倾巢而出的水道据点南侧,在距敌数里的棘子埠村隐蔽宿营,宣告了日军聚歼计划的落空。军区首长通过电台发出指示,保证了对全区反“扫荡”作战的不间断指挥。
  23日,登陆日军推进至招虎山以南。土桥一次投下千军万马的赌注,海军、空军、步兵、炮兵、骑兵联合作战,终于完成了对马石山周围20平方公里地区的拉网合围,志在必得,准备聚歼网中之“鱼”。
  马石山主峰高467米,主峰的北麓是悬崖峭壁,东西两侧山势也比较险峻,只有南面的坡度较平缓。连日来日军步步平推进逼,白天遇山搜山逢村梳村,滥杀手无寸铁的平民,捕捉青壮年当劳工。夜间露宿山野,密布岗哨封锁山口要道,每隔百余米点燃一堆篝火防我突围。从马石山主峰纵目远望,四面火网联成一片,有来自各县的7000多群众,身陷绝境逃生无路。
  11月 23日,即农历 10月16日晚,是胶东军民难忘的不眠之夜。冷月寒风,火网危山,人民子弟兵临危挺身,发起了救援父老乡亲的突围作战。
  在盘石店西北山间,有1300多惊恐不安的群众,聚集在十六团一营指战员的身边。团属机炮连指导员张光雷,率炮兵排随同一营活动,他回忆当晚突围的经过是:首先由团政治处主任车学藻,向全营(三连一排因掉队已失去联系)和群众作了动员:今晚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乡亲们要守纪律听指挥,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要紧跟部队坚决突围!午夜时分,军民两千多人向东南方向移动。副营长张仁川走在最前面,尖兵排的战士端着刺刀紧随其后,选准敌人的结合部,绕过昏睡不醒的哨兵班,全体军民寂静无声秩序井然地穿越火网脱险,进至夏村以东才休息宿营。车学藻同志说:本想当夜必有一场恶战,结果一枪未发胜利突围,完全出乎意料。
  十六团七、九两个连,遭到突然登陆日军的进攻后,向北转移至玉皇顶,和海阳县政府同遭包围。谭道稭、田世兴同志当机立断,连夜组织带领政府机关干部和数百群众向南突围。利用熟悉的地形寻隙穿插,除副教导员和一名通讯员掉队失踪外,军民全部冲出火网,转移至黄海之滨的鞠家庄。
  战斗在马石山西侧的十六团二营(缺六连两个排),突围前召开了干部会议,提出两句战斗口号:“部队一定要突出去!”“群众一定要救出去!”营长田松负责指挥突围作战,教导员姜民风负责联络组织群众。为制止驴群嘶叫暴露目标,每头毛驴的尾巴都吊着一块石头。五连副指导员杜宝回忆:狭路相逢勇者胜,全连端着刺刀便扑向火网,守护篝火的伪军见势不妙,慌忙逃避让路。千余群众在部队掩护下,有如决堤之水全部冲出火网,向西进入林寺山。
  十六团民运股长丁锐奉命率领六连两个排,协同海阳县大队在内线带领民兵坚持斗争。海阳民兵英勇善战,英雄辈出,电影《地雷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上。主力、地方武装和民兵三结合,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丁锐同志回忆:各村民兵熟悉地形,机动灵活,守护篝火的敌兵暴露在明处,频频遭到民兵的突然偷袭。民兵多批次率领乡亲们突围,被救人数甚多,但缺少统计,不知其详。
  军区政治部主任彭嘉庆、十六团团长周光和政委张寰旭,率团直机关、特务连、机枪排和三营八连,在马石山主峰以南的垛鱼顶陷入包围。午夜向咀子前突围,与越过招虎山的日军相遭遇,我受阻后北撤至上尹家。周光同志说:当时本想立即组织二次突围,因为沿途发现有很多群众仍在包围圈内,张政委提出要带领乡亲们一同突围,于是改变决心,派人四处寻找失散的干部和群众,结果延误了突围时机。
  第二次突围是经过铁山向东南前进,至周家沟时天已拂晓。钢八连的战士走在最前面,被日军骑兵巡逻队发现并开火。八连连长江雪山指挥果断,全连英勇冲杀,击毙骑兵十余人杀开一条血路。日军纵深主力迅即赶来进行拦击,七八百名干部群众发生混乱。周光同志急令参谋长陈志英和作战参谋周文彬,率领特务连和机枪排抢占高地,向敌反击掩护突围。激战时,地方干部和群众乘机逃散。三营教导员王典庆,为救援被日军追杀的地方干部而中弹负伤,经战士抢救脱险。特务连在与优势敌军的拼杀中伤亡过半。机枪排的两挺重机枪以猛烈的火力重创敌军,弹尽被围大部分战士英勇牺牲,两挺重机枪也被日军夺走。
  团长周光率领部分干部战士,在八连的接应下突出重围。彭嘉庆主任掉队后,只身带领警卫员改向西南突围,几经危险被谭道稭同志接到三营。军区政治部秘书张少华脱险后,第二天组织周家沟等村民兵上山打扫战场,发现并掩埋了一百多具烈士遗体。政委张寰旭、参谋长陈志英、作战参谋周文彬、组织股长牛文蔚等同志,都为了救援群众而英勇献身。
  十七团政委李华、参谋长丛蓉滋率团部机关、特务连和三营八、九连,是在马石山东麓带领群众突围的。李华政委和八连二排长杨年伦两同志的回忆是:当晚午夜,三营长鞠文仪选好突破口后,由八连长龙江、指导员鲁毅各带一个排,分别向两侧敌人的哨位进行警戒。部队带领着五六百群众,顺利穿越火网脱险。八连在完成警戒任务撤退时,突然向两侧的哨位抛出密集的手榴弹,炸死炸伤部分敌人。附近的敌军从梦中惊醒,盲目开枪互射竟自己打起自己来。我突围部队向东疾进涉水偷渡育黎河,直达老黄山的南口村。
  十七团七连前任连长赛时礼回忆:24日凌晨,原昆嵛山红军游击队老战士、十七团二营长孙涛和团敌工股长赛自来同志,率领七连突围行至马石山以东,听到孩子的呼叫和妇女的哭泣,发现山沟里聚集有数百名走投无路的群众。孙涛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今晚如果只顾自己突围而丢下群众不救,即便大家能活着出去,我不知道七连今后有何面目再见胶东父老?于是全连立即转入组织群众分散突围。各村的青年们个个手拿石头,也准备和敌人以死相拼。
  数百群众终于得救脱险后,天色已放亮,日军发现了七连,并以重兵发起围攻,敌工股长赛自来中弹牺牲。连长丛培露、指导员黎光恳请营长先行突围遭到拒绝,丛培露命令四名战士把孙涛同志强行拉下阵地。丛、黎二人指挥全连与日军展开搏斗,冲杀五次未能突出重围,经过白刃格斗杀伤日军数十人,除六名战士负伤被俘、四名战士护卫营长突围外,七连全部壮烈牺牲,被救群众无不失声痛哭。
  十七团二营在马石山以东分散突围时,部队有些伤亡,团政治处主任曲维善不幸被俘。
  《八路军山东纵队史》载:东海独立团二连一排,在排长许书礼率领下,于23日夜两次闯进包围圈,救出群众数百人。当第三次进入火网后天已大亮,许排长和十多名战士弹尽路绝,全体战死在马石山东麓的山峰上。
  东海独立团一营的活动地区是在昆嵛山以北,怎么会有一个排单独出现在百里之外的马石山上?此事应该查证。一连指导员闫川野证实:当时二连确实外出单独执行任务。什么任务?他也说不清楚。军分区财务股长于克谦怀着沉痛的心情,诉说了二连的经历。
  反“扫荡”前,分区首长命于克谦同志去军区后勤部(驻地在凤凰崖村)领取经费,有北海银行的钞票,也有少量玲珑金矿生产的黄金。由刘连长(名字已忘)率二连负责押运护送。听到大“扫荡”的消息便急急回返,23日与日军遭遇,敌人兵力多火力猛,二连且战且退至马石山北麓,战士多已战死,少数同志抱枪跳崖,战斗进行得激烈而悲壮。当晚于克谦同志向东北方向机智突围,除他个人携带的少量黄金外,经费全失。
  据此分析判断:在23日白天的战斗中,许书礼排长已率十多名战士突出重围。为了寻找营救失散的战友,当晚又三次闯火网进虎口,在救出数百群众后,终于全体壮烈牺牲。
  军区后勤部警卫连在掩护机关突围后,落入包围被逼上马石山北麓。王连长和丁指导员商定:以班为单位分散突围。当夜带领数目不详的群众,向北突出火网,后来重新集合于凤凰崖村。
  前文在记述十六团一营突围时,曾提及三连一排掉队之事。三连长兰孝永回忆:我连指导员刚从军区机关调来,姓名已忘。他和一排的30多名战士,是在海阳境内的高家、黑崮村以西掉队的,时间在当晚21时以后,派人联系无结果,又不能延误全营的突围行动,所以就失去了联系。反“扫荡”结束后,一排有七八名战士陆续归队,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一排在掉队后跟踪向东追赶,在咀子前和敌人遭遇,战斗中彼此失散。指导员和二十几位战士无一生还,几十年来谁也不知他们的下落。
  1981年10月,《胶东风云录》一书出版,刊出署名栾忠孔的《马石山惨案片断》,一排失踪之谜终于真相大白。栾忠孔同志是马石山北坡台上村的民兵,23日他和疏散在本村的文工团员史晨等同志,都被包围在马石山北麓,遇见了十六团刘指导员带领的二十几名战士。史晨首先作了自我介绍,和刘指导员一起看地形研究对策。当夜由史晨和栾忠孔同志组织散落在山上的民兵,掩护第一批乡亲200多人向北突围。刘指导员指挥二十几名战士,掩护数百群众向东突围,都获成功。他们又都返回马石山,再组织第二批、第三批突围,直至天亮被敌军发现并遭围攻。刘指导员和二十几名战士,都战死在主峰北麓的悬崖峭壁之上。并肩战斗的栾忠孔抱起石头砸向来敌时,失足跌落深谷幸免于难。
  1943年春,胶东军区召开军民庆功大会,栾忠孔被授予“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许世友司令亲手赠给步枪一枝。《山东省志》军事卷第791页,也有“民兵英雄栾宗(忠)孔奋不顾身带领群众突围”的记载。
  《马石山惨案片断》一文,署名栾忠孔但并非本人所写。采访老英雄的作者,在文中擅自写进了其他的传闻和情节。如说一排是“去东海执行一项特别任务”,有“扛机枪的大个子”等。兰孝永同志否认一排有机枪和大个子射手,当然更不是去东海执行什么任务。这些情节和十三团的十勇士完全相符,作者显然是把两个不同英雄群体的史实混淆在一起。史晨同志早已病逝,作为揭开三连一排失踪之谜的唯一历史见证人,栾忠孔陈述的基本史实和兰孝永连长的回忆相吻合,所以是真实可信的。
  战斗在马石山西麓的十三团七连六班十勇士,曾于23日夜连续三次进出火网,掩护1000多名群众脱险。拂晓前第四次返回马石山后,日军开始总攻。十勇士顽强阻击节节抵抗,有7人战死在通向主峰的山路上,班长王殿元和机枪射手赵亭茂等3人,退至主峰平顶松下已弹尽路绝,日军蜂拥而上企图活捉。王殿元等三同志砸毁枪支抱在一起,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来敌同归于尽。
  奉命在马石山以南坚持斗争的胶东行署公安局警卫连指导员王殿元,带领三排战士连夜救援千余群众突围转移,天亮后也被敌军包围。据行署1943年1月25日所立碑文记载:“王殿元等十八人自早至午顽强抵抗,卒以众寡不敌,全部壮烈牺牲。”
  县区地方武装在突围战中,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海阳县大队带领数目不详的群众突围转到外线后,立即围困扰袭邢村敌据点,全力策应内线作战。牟海县(1945年1月改称乳山县)大队教导员丁山回忆:我部两个连在分头突围时,县政府的机关干部、后方医院的医务工作人员和200多名群众,也跟随突围脱险,仅二连邢副指导员不幸牺牲。
  24日晨,日军收网向马石山主峰发动总攻,边战斗边搜山,直至中午登上主峰结束战斗。日军未能捕捉歼灭我军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转而以百倍的疯狂屠杀无辜。被围在主峰四周的群众,男女老幼无一幸免,情景极其凶残。有的妇女被割去乳房,阴道塞进石块,婴儿被抓住双腿撕成两半。马石山成了日军杀人竞赛的大屠场。
  有屠杀就必有反抗。我地方干部和民兵,部队零散人员和伤员挺身而出,带领群众拿起木棍和石块,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或拳打嘴咬,或抱住敌人滚下悬崖。胶东军区军医处长兼政委夏云超,因为忙于转移疏散伤病员,未及撤离落入网内,他命令警卫员携带机密文件和群众一起突围,只身向敌人射击,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据史料记载,在马石山主峰被杀害的同胞共503人。实际上则多于此数,因为附近村庄遇害者的亲属,在日军撤离后,立即上山辨认亲人抬走遗体,都未列入统计。
  25日,一批又一批死伤的日军被抬走,伪军的尸体则被弃于荒野。敌军重新调整兵力,准备向我东海根据地发起第二阶段作战。
  十七团政委李华和参谋长丛蓉滋,于27日率部返回马石店村,获悉有“小股敌人”在郭城宿营。不知情报有误,只因求战报仇心切,当即决心围歼该敌。28日拂晓,担任主攻任务的八连,进至郭城不见敌军的踪影,随即进入村内。此时,正值昨夜在此宿营的千余日军,已集合列队准备返回莱阳城。八连指战员怀着为七连战友复仇的怒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开火,敌人纷纷中弹倒下伤亡惨重。日军随即展开兵力包围了郭城,九连及特务连均被阻于村外。八连经过激烈的白刃格斗和逐屋巷战,连长龙江、指导员鲁毅及全连指战员全部战死。仅二排长杨年伦和一排机枪射手两人负伤突围,另有三名炊事员被乡亲藏起救出。
  十六团二营五连向西突围后,在海阳县榆山后突然与日军千余人遭遇,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向我展开进攻。敌众我寡,王连长被迫率战士们与敌展开血战,子弹打光了,就与敌人拚刺刀,不到一个小时,8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后在四连的接应下,五连只突出8人。
  至此,敌我双方在马石山地区的战斗全部结束。综合以上史实,马石山突围战中,我军共牺牲400多名指战员,被救群众虽然难作精确统计,最少也应超过6000人,平均每15名生还者,都要付出一名战士的生命作代价。在我军的战争史上,这确是罕见少有的拥政爱民光辉战例,理当永垂青史,教育后人。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年青一代,需要了解既有胜利也有挫败的历史真相,只有不忘昨日的苦难,才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
  人民军队爱民传统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参考资料:丛笑难在《解放军报》撰写的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