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建资源  >>  地方文献  >>  民俗风情

生活起居

2016-03-30 08:43:49

自制大酱
   
  面酱醮大葱,这是乳山人喜爱的吃法。乳山面酱有好多种,其中以豆面酱和麦面酱为上品。这是上个世纪农家人,在三伏天里以特有工艺制作的调味品。
  乳山面酱咸中带甜,甜中带鲜,口感绵长,回味无穷。
  盛夏六月,是农家人选择做麦面酱的最佳时机,他们能用最平常的东西,做出甜香无比的面酱来。做面酱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瓷坛,再根据这个坛的容积来定麦子的斤量。一般情况下,12斤麦子能做出6斤上等的好酱来。
  选好瓷坛,称出麦子后,再准备蒿草、玉米皮、瓷坛。蒿草、玉米皮要清洗干净、晾干。然后把小麦用清水淘洗干净,上锅煮熟,将煮熟的麦子沥去水分,晾干。在炕上铺放一张干净的塑料纸,在塑料纸上面铺一层玉米皮,然后把晾干的熟麦子均摊在玉米皮上。麦子的厚度以一寸半为度。然后在麦子上面再覆盖铺一层玉米皮。要把熟麦粒盖住,以盖得不透气为好。最后把蒿草严实地捂在最顶层,要起到与外界空气隔离的作用。艾蒿有很强烈的芳香气味,且有防虫效果。
  被密闭的熟麦子经过六七天的发酵后,会生出长短不一的黄色的、黑色的菌丝,此时去掉铺盖的各种叶子,把带菌毛的麦子洗一下,在烈日下晒干。把晒干的酵麦磨成面粉,然后按一斤面四两盐的比例兑着凉水搅拌,以能握成团的湿度为宜。再把咸面挤压放进瓷坛里,密封后放在烈日下晒,等过了十七八天后,一坛上好的麦面酱,就制作完成了。
  面酱放置时间越久,其甜香越诱人,就像久藏的酒一样,越久弥醇。
                
野菜豆腐
  
  做野菜豆腐,乳山人叫“馇渣”,也有的叫熬“豆沫”。那时候渣馇得好不好,是新媳妇能否取悦于公婆的重要“资质”之一。这就使得主妇们的馇渣技巧不断提高,能馇一手好渣的妇女,在村里是很有威信的。 
  乳山人习惯叫野菜为“山菜”,叫自家种植的菜为“家菜”,山菜、家菜中适合馇渣的都很多。野菜以山苜楂、荠菜、面曲曲、麦粒蒿、兔耳朵、扫帚菜、灰菜、七七菜、蚂蚱菜、洋槐花、榆树叶等为佳;家菜如萝卜叶子、嫩芋头叶、鲜地瓜叶、大白菜帮子、小白菜等都行。馇渣前要先用开水把菜淖一下,至半熟即可,为的是容易浸掉苦涩味。浸泡时间、换水次数要根据菜的苦涩程度而定。没有苦味的菜不必浸泡,以免营养流失。菜浸泡好了,再切成细末。 
  旧时各村街上有两大风景:碾子和泊磨。泊磨多是用那些退役下来的干磨叠加组成,下面的做支架,上面的两页做推粕用。推粕就是把事先泡软的黄豆磨成生豆糊,这是做豆腐或者馇渣的必有工序。磨粕时要把豆子一点点匀称地掰进磨眼里,同时还要向磨眼加水。磨豆粕是有技巧的,豆子掰多了,磨出来的粕就粗糙;掰少了,转空磨浪费时间,相反水加多了,磨唇挂不住,粕就会流到地上;加少了沾磨,粕下不来。推粕的人要一手扶着磨棍儿,一手拿着长柄平头木勺子,一边推磨一边把磨唇上的粕刮到旁边的盆子里去。好手刮粕,动作敏捷,不滴不掉,姿态优美,俨然是表现女性劳动的美妙舞蹈。 
  菜切好了,粕推好了,再就是锅上的活儿了。先用少许食油擦擦锅,油千万别放多了,能起到防止粘锅的作用就行。添少量水后把菜放进锅里,菜之上用粕覆盖,急火加热。底层水沸有响声后,开始用铲子贴锅底频频翻转菜及豆粕,使之受热平均、搅拌匀称,然后盖上锅盖,用慢火炖,至水将干、干湿合适时即可出锅。一家馇渣能香半条街,馇好后,主人家送你一碗,送他一碟,邻里间分享品尝。 
  渣的口味如何,受各个环节因素的影响。菜的品种、粕的粗细程度、火候的掌握都很关键。因为渣好吃,所以馇渣这门烹饪手艺还是传了下来。只不过现在多是用机器磨豆粕,不用再支着磨棍推粕了。不会馇渣的城里人也同样有口福,有的能吃到乡下亲戚捎来的渣。如今馇渣手艺遍及乳山城乡,别说中低档餐馆,就是高级饭店也能点到这道菜。这种风味食品,菜绿粕皎,清香扑面,营养丰富,独具鲜爽。
              
纳底鞋
  
  旧时穿鞋,以纳底鞋为主。乳山是革命老区,当年各村为支援前线抗日成立了妇救会,广大妇女纺线、织布、纳军鞋,功不可没。
  做纳底鞋要先打壳子,即把布铺在木板上用糨糊一层一层粘合起来,晾干备用。用于做鞋帮的壳子薄,三四层即可,得用好布。做鞋底的壳子打得厚、薄均可,纳鞋底时再按所要的厚度叠加使用;鞋底壳子多是用旧衣服撕成条状进行裱糊。
  纳鞋底时,先把壳子按照脚的大小剪成直板状,多层叠加,定好厚度以后,用捻好的粗麻线或粗棉线一针一针缝合。一般是一双鞋底儿一块儿纳成,即在所纳的底坯中间夹上一层玉米皮,纳好后拿快刀沿玉米皮层剖开,剖开来的鞋底一分为二,变成了一模一样的两只。这两只鞋底不分左右脚,一面光滑硬挺,一面是毛茸茸的棉线,活像姑娘们插的鞋垫。姑娘、媳妇和老太婆们往往凑在一起纳鞋底,一边劳作,一边拉呱,其乐融融。她们手指头上套一个铜顶针帮着顶针,一把锥子不离手,捅一锥子下一针,咝咝啦啦地抽线声此起彼伏,针脚细密,走势均匀,纳好的鞋底铮铮硬。
  鞋帮的制作是在壳子外罩一层布,男人鞋一般都选用蓝色或黑色布料作面;女人的讲究多,中青年妇女多紫色、黑色的,新媳妇多红色的,爱俊的女人会把鞋帮绣上花,绣鞋有“春鞋绣玫瑰,夏鞋绣荷花,秋鞋绣菊花,冬鞋绣梅花”的习惯,当然也有绣上其它各种吉祥美丽图案的。尤其是旧时三寸金莲的鞋面,制作工艺精良,外观华丽,用材多是绸缎,所以有锦鞋、缎鞋之说。裁剪鞋帮时,铺上固定鞋样,照葫芦画瓢就剪成了。鞋样多是硬纸的,呈拱门形状,外拱为边缘,内拱是鞋口。 
  有了鞋底和鞋帮,就能开始正式做鞋了。先把鞋帮的鞋后根部分缝合好,再套在鞋楦上,用粗线在楦底把鞋帮裢起来,鞋帮被拉紧,紧紧箍在鞋楦上。第二天,鞋帮定型了,把楦底的线拆除,取下鞋帮开始上鞋底。上鞋底时用较粗的线,在鞋腔内边用锥子钻针道,进一针,用力将线拉紧一下。上好鞋底后要重新上楦,再次使鞋帮入实整型。
  旧社会,农家都有做纳底鞋的大小鞋样和鞋楦,现保存下来的极少。“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中国娃》的歌词道出了纳底鞋的功力。 
         
红肚兜
  
  戴红肚兜,是旧时乳山很兴盛的穿着饰品。小孩戴红肚兜的最佳时节是在端午节,不论男孩女孩,他们的老人在端午节前都会为孩子们缝制红肚兜。红红的棉布上面,一字领口处会镶缝一块倒三角的黑绸,再用丝绦沿边,彰显纯朴可爱气息。红肚兜靠近肚脐眼处,老人们都会镶一件绣品做布袋,上面不是绣着一只大老虎,就是绣着一个大桃子,还有更多心灵手巧的女人会在红肚兜上绣祈福的图案,比方说“蝴蝶飞,蛤蟆走,菊花擎福手,活到九十九”这样的歌谣,是老人们一边绣一边随口念叨出来的。这些绣品做的布袋镶嵌在红肚兜贴近肚脐眼处的地方,目的有两个,一是缝制得厚一点,以捂住孩子的肚脐眼不透风,二是为孩子在端午节盛放几个鸡蛋所用。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很少有没戴过红肚兜的。
  红肚兜不光是小孩子戴,也是早年间未婚女子以及新婚女人的专用品。在现代文胸出现以前,乡下不少的女儿戴红肚兜,不仅是因为红肚兜戴着美,更重要的是,红肚兜是青春期女孩子们束胸的有力武器,过去为了孩子的身体健美,曲线优美,当母亲的就开始为女儿缝制红肚兜束胸,质地以棉和绸为主,在颜色上多以红色为主,青年女子所戴的肚兜儿不拘泥于纯红,以花布和染色的自织布为质地的也很普遍。红肚兜上的绣活也很讲究,有的绣着花丛中一对蝴蝶蹁跹起舞,有的绣着石榴枝上挂石榴,还有的绣着大朵的牡丹、菊花、梅花、荷花莲蓬、鲤鱼戏莲等图案,这些绣品各有寓意,分别暗含着“兜福、多子、富贵”之意。图案紧凑,既富乡土特色,含富贵之气,又散发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光彩。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那种制作精美的文胸传到了中国,农村的女孩子开始接受,红肚兜逐渐被收拾起来压到了衣箱底,如今唯有在盛夏的农村大街上,还依稀可见小孩子胸前的红肚兜。
  
膳 食
   
  乳山境内居民膳食习惯属北方型。受地域、文化传统影响,山区、沿海、城镇存有一定差异。城乡居民均通行一日三餐的传统习贯,早、午两餐以干食为主,晚餐以稀食为主。20世纪70年代前,因缺柴烧,部分农村家庭农闲季节行一日二餐。就餐习惯,多为全家同桌进餐。城镇居民对晚餐较重视,全家共桌,饭菜也较丰富。
  70年代前,传统家常主食为地瓜、玉米饼子。饼子(俗称粑粑)用玉米面兑水调匀贴于锅壁蒸烙而成,掺入大豆面做成的豆面饼子松软香甜可口,佐以咸鱼、咸虾下饭,农民视为主食上品,至今仍成为市内各宾馆宴请远方来客的地方食品之一。地瓜、饼子为农村居民早、午两餐的主食,晚餐多为汤类稀食,沿海居民晚餐多食用地瓜面做成地瓜面条(俗称地瓜汤),常以贝类鲜汤作卤;山区居民晚餐多食用豆面、地瓜面混合做成的宽面条,俗称豆汤。用小麦面制作的馒头(俗称饽饽)、油饼、面条、水饺等食品种类虽多,但由于农村居民细粮较少,只能在节日或招待来客时食用。
  70年代后细粮增多。进入80年代,家常饭食以细粮为主,主食种类随之变化。早、午两餐主食多为馒头、油卷、油饼,晚餐多为面条,蒸包、水饺亦成为居民常用饭食。食用地瓜、饼子旨在调剂口味,居民称为“吃稀罕”。城镇居民早餐亦有食用油条、糕点、豆浆,佐以咸菜的习惯。境内居民食用的油饼制作独特,先将面粉用热水调揉好,擀成薄页,再将猪油、葱末、细盐等调料按比例调好撒于面页上,然后把面页卷成长筒盘成圆形再擀,如此重复数次,将擀好油饼下锅用温火蒸烙熟。这样制作的油饼层多页薄,鲜嫩可口,称“千层饼”,成为招待远方客人必尝之地方饭食。
  境内居民口味较重,咸、辣、酸、甜皆适,但偏食咸者居多。70年代前,居民下饭菜肴多为咸鱼、虾酱、咸菜、大葱蘸酱,白菜、豆芽、土豆为主要炒菜。农村居民尚喜食用野菜或芋头茎加粗豆浆制作的“小豆腐”(俗称渣)。80年代后,居民口味渐趋清淡。下饭菜肴随生活水平提高,鱼、肉、蛋类食品增多。农村居民菜肴清煮减少,多以煎、炒为主,城镇居民菜肴则烹、炸、溜、炒俱全。柞茧蛹、淡水鱼逐渐受到居民青睐。各类咸菜也成为调剂口味的传统下饭菜肴。
  境内居民有吃零食之习。地瓜脯(俗称熟地瓜干)为主要零食小吃,其制作方法:将鲜瓜贮放一段时间待其糖化后,下锅蒸熟,然后切成薄片晾干,待储藏一段时间,瓜脯表层泛糖后食用味道最佳,成为馈赠远方亲朋的地方食品。炒花生亦为居民零食小吃之一,70年代前多为招待客人之小吃,80年代后为居民自食小吃。另外境内还有芝麻糖、糖葫芦等传统甜食小吃。
  建国前,多数居民无饮茶习惯,只有少数殷富家庭饮茶。建国后至60年代,饮茶者亦少,只有在节庆或待客时方饮茶。70年代,饮茶者增多。80年代后,不仅以茶待客,且有部分居民饮茶已成嗜好。
      
服 饰
  
  乳山境内居民受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影响,不同时代、地域、阶层、职业之间,衣着观念存有一定差异。城镇居民穿着追求美观、新颖,农村居民注意耐穿、实用,平原较山区、沿海较内地服装流行更替节奏较快。
  民国期间,城镇绅商之家男子夏季多穿单大褂,冬季多穿左大襟长袍,外套马褂或短坎肩,着宽腿长棉裤,黑色棉织扎腿带,并随季节和场合不同选戴风帽、礼帽、红顶瓜皮帽。脚下冬着毡靴,平日着平底布鞋或皮鞋。女子冬季穿棉旗袍、长棉裤扎腿,夏季多穿绸缎短袄或旗袍,不露臂,下身穿绸缎便裤,脚穿绣花鞋。男性服装为黑、白、蓝三色,女性服装讲求艳丽。中层居民服装款式与绅商阶层区别不大,但质料多为棉布,自做自穿。农村普通居民上衣男女均穿手纺土布代襟短袄,下身着宽腰直裆便裤。女性短袄喜爱镶边,俗称“沿边”,青、中、老不同年龄分别镶红、绿、蓝边。民国后期,男子改穿对襟短袄。入冬后,农民惯用布带扎腰,干活时,将衣角掖入腰带下。老年男女一般扎腿,老年男子多内穿夹裤,外穿套裤(吊在腰带上的短腿无裆棉裤),以方便从事体力劳动。男子冬季多戴瓜皮帽、“满头撸”帽,脚穿芦苇编制的草鞋和自制猪皮绑鞋,夏季戴苇笠、草帽。女子不戴帽,穿纳底绣花鞋。贫苦农户与一般农户穿着相同,但衣服上补丁较多,向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之说。
  建国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衣着逐步向时装化发展。50年代初,受苏联影响,城镇干部、工人、青年学生中一度流行列宁服。50年代中期,男青壮年时兴中山服、解放帽,冬季时兴翻领小大衣。女青年流行用各种机制花布制作的连衣裙、外套。农村老年人服装与建国前无变化。至50年代末,城镇中流行的服装款式开始于农民中流行。
  “文化大革命”时期,款式新颖的服装被视为“奇装异服”,男女青年穿绿军装、戴绿军帽时髦一时。衣服色泽不分男女老幼均为蓝、灰、黑三色。70年代,男女装款式以上衣宽阔,下衣筒式窄腿为美,布料质地除棉质外,化纤及化纤混纺面料流行一时。老人中旧式对襟褂、直裆裤被淘汰。鞋的种类式样发展到皮底布鞋、胶鞋、塑料凉鞋、皮鞋、皮靴、拖鞋等。
  进入80年代,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居民的衣着观念由实用耐穿转向求美求新。服装的质料、款式、花色日趋新颖多彩,中高档服装越来越受欢迎。居民一般不再自做自穿,多选购成衣或购料加工。毛、麻、羽、革高档质地衣料开始流行。服装新潮多受艺术界名流、外国人影响,先在少数青年中兴起,然后从城镇逐步波及农村,流行服装更新节奏加快。80年代初期,中青年男女着直筒裤、喇叭裤、牛仔裤为时髦,上衣流行西装、运动装、棒针毛线衣,穿军便服者渐少,老年男子仍穿中山服较多。80年代后期,中青年男子流行宽裆“老板裤”、夹克衫、西服、面包服。中青年女子流行健美裤、蝙蝠衫、西装套裙、落地裙、短裙、连衣裙和露臂旗袍。进入90年代,各种款式新颖、艳丽的中青年女子服装亦于老年妇女中流行。
        
发型与佩饰
  
  清末,乳山境内男子脑后梳长发辫。未婚女子留满头发,前额留“刘海儿”,脑后梳有大辫子。已婚女子脑后盘发绾纂,罩以发网,插戴饰件。民国初期,革除男子长辫,城镇绅商知识界男子多留分头、平头,农村男子多剃光头。建国前夕,中青年妇女多剪掉辫子发纂,留齐脖短发,老年妇女仍绾发纂。建国后,农村中青年男子开始留分头、平头,中青年女子时兴留双辫,城镇女子有少数烫发者。“文化大革命”时期,女子烫发、双辫、绾纂被革除,改为齐耳短发或扎双刷,农村老年女子少数仍盘纂。男子多留平头,农村少数老年男子仍有剃光头者。80年代后,城乡居民男女发式趋向多样化。男子中多为分头或“一边倒”发,少数留平头,部分男青年留大鬓角、长发或烫发。中青年女子除流行烫发外,各种披肩发、凤尾发、运动头等发型亦应运而生。
  境内女子自古即有佩戴各类首饰之习,中青年女子戴有手镯、耳坠、发卡、戒指、珠花、绢花等,农村老年妇女多戴耳坠与手镯,儿童佩戴脖锁。平民多戴银质或镀金首饰,殷富人家多佩戴金质、银质首饰。60年代后,佩戴首饰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中断。80年代起,佩戴首饰之习渐兴,妇女主要戴项链、耳环、戒指,以青年妇女佩戴为多,质地为金、银和珍珠等,少数戴镀金、铜制品。男青年中佩戴戒指者亦不鲜见。
  另外,境内妇女缠足始于宋代,女孩七八岁即开始缠足,以“三寸金莲”为美。民国期间,虽国民政府提倡男女平权,开展放足运动,但缠足恶习仍未禁绝。1941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彻底杜绝了妇女缠足陋习。
              
套笼壶
  
  泡茶需要开水。用饭锅烧水,清锅费事不说,烧出来的水味道也不好。旧社会没有电和液化气,燃柴烧水的壶是居家过日子的必备之物。有坐在炉子上或者吊在支架上的平底壶,俗称燎壶;另有一种在壶肚子里烧柴加热的壶,因为形状有点像捕鱼用的“套笼”,所以叫套笼壶。
  套笼壶类似在中间放烧炭的那种火锅,个头却比火锅高多了。通常高30多厘米,直径20厘米左右。外观为筒柱状,中间是炉膛。炉膛呈烟囱状,即下宽上窄的梯锥形,上下贯穿整个壶体。炉膛壁与壶外壳之间的空心夹层,就是蓄水区。蓄水区上方有个中空的圆形盖子,摘下盖子即可加水。壶盖中间的圆孔是为了能让烟囱上口凸露出来,方便烟火上升及添加燃料。壶的一侧有把手,与之相反的另一侧有壶嘴。握着壶把手,倾斜壶身就能把开水从壶嘴倒出来。
  套笼壶的使用方法很简便,用砖头或者石块在室外按三足鼎立之势做支架,放上套笼壶,就可以添柴烧水了。燃料对农家来说是再方便不过的了,玉米芯、松球、碎树枝、杂木块等都行。与别的烧火方式不一样,套笼壶添柴是从上往下投的。炉膛的上端既是烟囱又是添柴口,这种把相反功能集于一处的方式,唯独套笼壶有。套笼壶以炉膛壁受热,火势集中,受热面积大,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凉水烧开。来客人了,不用慌,几分钟后茶就可以沏上;干活回家口渴了,不用急,一会儿就能烧开一壶水。正因为它烧水快,所以有的地方又称它为“快马子”。套笼壶虽然在城区已经不见了,但因其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乳山农家及船家至今仍在沿用。
  使用套笼壶要注意安全:在街上或者院子里,要远离可燃物;在木船上,要支在盆子里。
               
居住习俗
  
  境内农村住宅,皆坐北面南,为东南向或西南向。建国前,富裕人家多建四合院,前为倒厅,后为正房。前后各5间,忌4间或6间,有4、6不成宅之说。东西厢房各3间。前房以1间做过道,两侧做客房和耳房。院内正对过道2米处立照壁,上书“福”字或“寿”字。正房中间1间称明间,前设左右两灶,后供摆设灶具之用,并留有后窗。明间两侧称东、西配间,设土炕与锅灶相通,用做寝室和摆设家具,并以西为上,供长辈下榻,东配间为已婚夫妇所用。正房两端称东、西稍间,亦设土炕,供已婚晚辈或未婚者就寝。厢房一般做粮库或磨房。一般人家建一正房一厢房,正5间厢3间或正厢各3间。正房居住使用与富裕人家相同,厢房多存放粮食、农具。与厢房对应一侧设猪圈、厕所。贫苦人家仅建3间泥草房,乱石为墙,木栅为门,全家集居一炕者甚多。农村住宅多以3~5户连排接山墙而建,房基、房脊、院墙尺度相同。院内流水的出口,开于临街的院墙下,水需绕门而过。房屋坐落忌冲街道,如冲街道要在墙壁上刻写“太公在此”或“泰山石敢当”字样。出门忌碰(即冲见)他人房山墙,碰山需在山墙上刻写“紫气东来”或“吉星高照”字样。
  建国后,居民不断翻新旧房或另建新屋。20世纪70年代后,传统四合院式住宅渐被淘汰。农村居民新建住房由村、镇统一规划,多为条石、砖瓦结构。一般正房4间,以明间会客,两套间作寝室、摆设家具之用,稍间开门作厨房,院内或东或西建3间平房,或倒厅平房带过道,单门独院。80年代兴起把正房4间辟为明间和套间相通的一大间,专供陈设家具和会客用,另建带耳房与正房稍间相通,做厨房和寝室。部分农村、农户亦仿照城镇建起了住宅楼。建筑观念上由过去只求坚固改为讲究通风、采光、宽敞、美观、舒适。城区居民开始由平房改为“二室一厅”或“三室一厅”的楼房。
  农村居民素以土炕而卧,只有城镇殷富之家有睡床之习。土炕上铺放苇席,席上放被褥,夜放昼叠。旧时贫苦之家则多睡土炕,或全家同被而卧。70年代后,又有以纤维板和用各种图案纸裱糊炕面,用清漆涂刷代替苇席。80年代,成婚之年轻夫妇,炕上多铺地板革,更增添了毛巾被、线毯、仿毛毯、毛毯等。农村除老年人仍睡炕外,大部分青年仿效城镇卧具,拆炕易床。初为木板床,后兴席梦思床,冬季习铺电热毯。
  居民家庭起居用具摆设,依经济条件而异。建国前,富裕之家家具摆设考究,八仙桌、太师椅、条山几、大条凳、茶几、床、箱、柜、梳妆台、三屉桌、座钟、花瓶、帽筒等布设于客房、寝房之内。家具多用紫褐色大漆油刷。一般农民家庭备有箱、柜、桌、杌子等,颜色均为褐色,多摆设于配间或稍间房门北靠墙处。70年代以后,各类传统家具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大衣橱、圆桌、方桌、写字台、高低柜、木床等家具,颜色为淡黄色。大衣橱、写字台、高低柜多设于卧室或会客间。厨房配有方桌(或圆桌)、餐具柜。80年代以后,新婚家庭多数备有沙发、茶几、组合柜、席梦思床,家具采用颜色艳丽的宝丽板镶面,会客间一般设有沙发、茶几、电视机等,卧室配有组合柜、挂衣架。
          
上梁仪式
  
  居住风俗,最讲究的要数农村的上梁仪式。
  农村人盖房的上梁仪式是件大事。从农户选好地基择好日子盖房子起,村里的人就企盼着上梁仪式。上梁的前一天,房主比往日更显得忙活,要蒸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不点饽饽,这些饽饽比杏子稍大些,形状分别做成圆形像橘子、长岁、桃、石榴、葫芦、猪头,寓意为团圆、平安、长命百岁、过日子有套套、多子多福、兴旺、聚宝盆。同时还要蒸十个一把抓大小的饽饽,这种饽饽也叫“斗顶饽饽”。
  小饽饽蒸好后,东家把小饽饽连同红枣、板栗、糖果及一分钱或二分钱的钢镚儿,与轧成二寸长的谷草混合起来,分别装进两个用柳条编的鼓形柳条斗。然后把蒸好的十个“斗顶饽饽”放在最上面,再用红纸包两份赏钱,每包里放三十三元钱,分别放在柳条斗最上面,这是送给在梁上的木匠和瓦匠的赏钱,希望他们用心上梁。最后在两个柳条斗上贴上大红喜帖,用红花包袱在斗脖子处扎紧,以备上梁所需。
  装饰好上梁的斗之后,东家还要蒸十个湿面为一斤重的大饽饽,再炒四个菜,准备两根红烛和一包香,用小桌子放在梁底下供财神,上梁仪式就开始了。只见木匠和瓦匠都爬上房顶,这时梁两端已挂着长长的鞭炮,众人齐心协力把梁用绳子往上拉,边拉边放鞭炮。鞭炮响过之后,木匠就用心地把大梁正正地安放好,把椽木一根根地拉上来钉在大梁上,再用两根红筷子夹住一块八寸的红布,红布底下各用红线钉镶一枚铜钱或钢镚儿坠着,然后用大钉将夹红布和钢镚儿的筷子钉在屋脊的中间,并贴上“上梁大吉”四个大字。
  椽木都钉好以后,东家在盛小饽饽的斗上各系一根长绳,再系一瓶老白干酒,然后把绳子头抛给梁上坐着的两名工匠,好戏这就登场了。只听拉斗的工匠一个在梁上唱道:“拉着东家的斗,过得年年有。”另一人则随声附和。斗和酒都被拉上房梁以后,工匠揭开包斗的包袱,把里面的红包装进腰包,再先在梁头上倒点酒,然后边喝边唱:“喝着东家的酒,祝福东家年年有。”另一个也随声附和。
  喝了几口酒,两个工匠又抱着各自的斗开始摇晃,并念念有词:“摇三摇,晃三晃,枣儿栗蓬(板栗)在浮上,现在开始扬。”这时候下面瞧热闹的、抢小饽饽和糖果的人群,早就伸长了脖子在等。看着地面上眼巴巴等着的大人和孩子,梁上的工匠面带笑容念念有词:“一把饽饽一把草,哄着村民满地跑。”一把和着谷草的小饽饽和糖果从空中散落,顿时,满地都是撅着屁股争抢的人,到处都是欢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