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民俗风情
节日庆典
2016-03-30 08:42:49
赶年集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乳山也不例外。进入腊月,年的气氛就开始浓郁起来了。家家户户缝制新衣、磨面碾米。排演村戏或排练秧歌的村,即开始组织演员排练。腊月十二三以后,村里杀猪宰羊,各户即开始准备年货。
乳山的大集自古是五天一个集,以农历日子为准。乳山人赶年集主要是准备过年的年货,所有忙年之用,去旧换新,都要在年集上陆续备齐。买糖果和大枣,留待过小年祭灶神时用。买鱼、肉、米、粉条、猪肉、油盐酱醋、米面等,准备过大年的食用。买新帽、新鞋、新袜子,割布做衣裳等,为了过大年的穿戴。买酒壶、茶壶、茶碗、水舀子、盆、菜冲板子,笤帚、香胰子、胭脂、雪花膏、镜子等,留作明年的居家日用品。请财神、买门对子、买鞭炮等,留作马上过年即用。诸般杂物都要靠赶年集买回来,年集便一直赶到腊月二十九。腊月二十九,不论是不是集日,都开集,但只是个“半截子集”。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如果是“小尽”过年,二十九就等于三十,是夜已是除夕夜了,所以二十九日的半个集也叫“跑集”,人们都急溜溜地,跑上一趟,需要补充购买的买一买。
有些东西平日里不怎么好卖,到了赶年集时,往往只因为它有个吉利的名字,价钱便飙升了起来。比如豆腐,再贵也要买,因为豆腐的谐音押着一个“福”字,吃了有福,所以要买。比如白菜,谐音“百财”,除夕的饺子馅非它莫属,是必须买的。比如鲐鱼,硬要吃变了点质,发了点霉的,谐音“太美”,寓意太平美好。腊月二十五六,赶年集时买了,离过年还有四五日,早些时候没有冰箱,到了吃时正好发了点霉,所以鲐鱼也是热销之物。还有年糕、发糕,因为同押着一个“高”字,是过节期间必吃的,于是糯米、黍米之类连同玉米的价格便一齐上来了。
除 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除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除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地出门。
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疏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
年前打春(立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理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再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
祭 灶
俗称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旧俗是送“灶王爷”上天。灶王,也称灶君、灶神,是传说中的厨房守护神。他掌管一家祸福,并将这家一年来所作的好事坏事上报天廷玉皇大帝。是日傍晚,从灶后墙上揭下旧“灶马”(附有年历的灶神像),特意供奉麦芽糖瓜,给灶王爷嘴上抹蜜,希望“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然后焚化,送它上天,是谓“祭灶”或“送灶”。除夕之夜,再换贴新“灶马”,意为将“灶王爷”迎回。20世纪60年代后,此俗渐消,但小年仍为民间改善生活的节日。
蒸饽饽祭祀
腊月二十七八,家家蒸年饽饽、蒸年糕、年包。饽饽有又大又圆的团圆饽饽,有枣饽饽、豆饽饽,还有桃子形、莲蓬形及动物形状的饽饽,大多要点上红点。年糕多是用粘米面、粘玉米面做成,取“年年高”之意。包子多是用白菜加猪肉、豆腐、粉条及调味品做馅的发面包子。
腊月最后一天,不管是三十还是二十九,俗语通称“大年三十”。早饭要用多样蔬菜做“隔年菜”,即多做一些来年接着吃,取“发隔年财”之意;主食是高粱米饭和芋头,取来年“粮食高产”、经济“有余头”之意,也有地瓜、芋头、芋头母混合蒸的,叫“地瓜金、芋头银、芋头母子聚宝盆”。早饭以后,送走垃圾,送走旧的烦恼;还要把水缸挑满水,因为不送年是不能挑水的。
中午,在院内靠南墙的地方,用苇席搭起“天地棚”。供着写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之位”的牌位。牌位下摆供桌、设香炉、放供品。在屋内大厅北墙上挂家谱,家谱下的供桌北边,摆放写着近祖姓名的牌位,叫请神主。大人在家请神主时,要事先打发孩子到土地庙前磕头,口中叨念“请祖爷祖奶回家过年”。
人们虽然平时省吃俭用,但年三十中午这顿团圆饭却极其舍得花钱。做好一道菜,要先给供桌上一份。上供桌的菜,碗顶上要放几片菠菜叶,菜叶中间再放上一颗大枣。菜做全了,供桌也摆齐了。供桌的食品还要有年饽饽、水果、酒等,祭器有香炉、蜡烛、竹枝、柏叶等。
吃午饭前,给天地棚和供桌上年香,在门口放鞭炮,正式“请年”。午餐时,家长要亲自给各家庭成员斟酒沏茶、夹菜盛饭,全家气氛欢悦、互道祝福。
贴年画
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二十九,贴倒有”,在乳山,腊月二十九前后,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堂房、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贴上年画,图的是一种健康、喜庆、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贴年画也有很多的规矩。过去过年时,人们都喜欢在水缸上方的墙上贴一条以鱼为题材的年画,一打开水缸,就会看见倒映在水里面的鱼在游动,取“年年有余”之意。新婚夫妇过年时,女方父母要送给小两口一张大胖小子的年画。胖娃娃类年画种类非常多,《五子登科》《观音送子》《吉庆有余》等,寓意家庭美好,人丁兴旺。
富裕人家贴年画更加讲究,门神是贴在院门上的,根据门神的种类,又细分为贴在大门、二门、后门或闺房门上的。门神分文武两种,大门贴的是武门神,武门神多以秦琼与尉迟恭两位盛唐名将为原型。进入院子后,在外屋的门上贴的是文门神,文门神多为“天官赐福”。在屋子里面的门上,还会贴上一对门童,寓意为“多子多福”。其他神像有灶王神、天地神、仓房财神、车马神等,分别贴在锅灶、院墙、仓房和车马棚等处。“中堂”贴在客厅,“月光”贴于窗旁,斗方则贴在箱柜或盛粮食的升、斗上,窗花、门饰、桌围、炕头画也都各有规矩。总之,过年时,富裕人家的屋里屋外,院内院外,各个角落都贴得花花绿绿,一片喜庆,既用以表达主人的心愿,又烘托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到了20世纪80年代,市面上的年画除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之外,还有国内外明星及祖国名山大川题材的照片,年画渐渐远离了传统氛围。上世纪90年代,比年画贵重的挂历风靡乳山,一时成为春节人们互送的礼品之一。
剪窗花
曾有人考证窗花的起源,一说是人们受了冬天窗上冰凌花的启发,一说是人们受了建筑上雕梁画栋的启示才开始贴窗花的。多数认为,避邪祈福是最初人们剪窗花、贴窗花的用意。
宋代以前的人习惯在立春那天贴窗花,以花报春到、以花迎春来。后来随着春节概念的逐步强化,人们不再机械地把迎春定在立春那天,而是改在了春节时贴窗花。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红花绽满窗,节日气氛、欢乐心情一下子就点燃起来了。
春节窗花既有共性的造型,又有因地而异的变化,可谓春兰秋菊,各有千秋。乳山常见的有:八方进财、财神临门、连年有余、春回大地、梅花报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农事耕收、渔船满载、戏剧人物、神话故事、花鸟虫鱼、十二生肖、古钱图案、艺术万字等。
心灵手巧的女人心中有图画,剪窗花时根本不用事先在纸上画样,拿起剪刀,叠起彩纸,麻麻利利就剪出来了。以前剪窗花多讲究成双成对,就是两张红纸叠在一起,剪子一路下来,能剪出两张一模一样的图案。不论是花鸟鱼蝶,一边一个,分贴在窗上,追求一种对称美。也有在窗中间贴一张大的,但图案比较复杂,主画四周往往要有衬托图案及汉字等。行家评论窗花,有“南雕北剪”一说,说南方的窗花图案细密,有的地方剪刀剪不了,要用刻刀镂空;北方的窗花简捷粗犷,只用剪子就行了。其实乳山的窗花就包含这两大风格,一是像绘画写意一样,线条简约,豪放有力,求神似不求形似;一是像绘画工笔一样,精巧细腻,布局丰满,追求形神俱备。是否使用刻刀,是根据欲剪窗花的繁简程度而决定的。
春节除了剪窗花之外,还要剪墙花、棚花、镜花、屏风花、灯笼花、门楣花、照壁花等。可谓窗花引领春潮,百姓齐庆佳节。
贴春联
据记载,公元964年除夕,“后蜀孟昶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乃自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联”。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在乳山早年间,春联对于百姓来说,意义更为重大,除了驱恶避邪外,还能“避债”。早年老百姓借债是常有的事,按常规欠债人都尽最大能力在大年三十之前还清债务,而讨债人也是年前讨债,准确说就是大年三十贴春联之前可以讨债,而一旦人家贴上了春联,你就不能再开口要债了。于是有些家境贫困确实还不上债的人家,就盼着大年三十早早贴上春联,心里就踏实了,可以安安稳稳过年。
早年的春联可都是手书真迹。自家买了红纸,拿到私塾先生那里,求先生给写副春联。旧时的对子多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梅映红日,雪兆丰年”“向阳门第春常在,富贵人家庆有余”等吉庆词语。在农村,写春联的先生那可是红人。不光听着好话,看着笑脸,烟酒点心等食用礼品也不少收。你“表现”好了,不光先生的字写得用心、漂亮,而且联句中尽是“富贵”“安泰”之类佳词吉句。
如今,每近年关,集市上卖春联的摊铺映红了街面,各种尺寸、各种字体、各种词句的印刷春联铺天盖地,除了红纸黑字,还有红纸金字、银字的,美不胜收。由于是批量印刷,价钱自然也贵不了,于是人们过年时慢慢由“写春联”逐渐变成了“买春联”。
守 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处在辞旧迎新的接力点上,格外受到人们重视,从世代相传的守岁习俗上可见一斑。
守岁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史料记载:汉代宫廷“每至新岁前夜,夜漏未尽七刻时,朝廷公侯,文武百官都要朝贺天子。百官奏毕,饮宴作乐。” 官方守岁这样隆重,民间也不例外,守岁习俗至少从汉代就开始了。西晋《风土志》里说:“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正式记录了民间的守岁情况。对守岁的起源,有这样几点说法:
驱赶怪兽说。传说一种叫“年”的海兽,每到除夕夜就要上岸食人,所以全家人都挤在一起壮胆子。有一年,年兽又窜到江南一个村子里,村人多被其吞食了。只有一对穿着红衣裳的新婚小两口儿安然无恙;另有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点燃干竹玩火,也平安无事。人们这才知道这兽怕红、怕光、怕响声。后来,人们虽然不再惧怕年兽了,但守岁的传统保留了下来。
祛除疾病说。古人发现瘟疫会随着季节转换而变化,并且认为人的清醒状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除夕夜是四季轮回的一个交汇点,这一夜人是不能睡觉的,要为来年的健康开个好头。守岁时喝药材泡制的屠苏酒,即防病之意。苏辙在诗里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祈祖保佑说。《说文》里载:“年,谷熟也。”先人认为:人留灵魂,物留种子,只要是成熟的,逝去了也不叫死亡。“年”是成熟的象征,“年”就被引申成为万物之祖。守岁就是“守祖”,祈求“祖先”保佑。
等待发财说。传说很古的时候,天下多数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玉帝动了恻隐之心,在除夕夜打开天门向人间撒一些金银财宝。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守岁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注意事项”,忌讳吵架和说一切不吉利的字眼,甚至连平日里常说的话这时也得改一改,蒜谐音“散”,叫蒜是“义和菜”;醋谐音“促”,有短促之嫌,直接叫醋为“忌讳”。上半夜,一家人齐动手包饺子。以包成元宝形状为好,盼望招财进宝之意。其中有8个饺子内包有硬币,8个饺子里包有红枣,吃到有红枣的,家人祝贺他感情甜蜜、日子红火。一般是在半夜12点前煮饺子。煮饺子时也有规矩,先舀一些沸水在屋门口浇一下,辟邪。饺子煮好了,当然要先给天地棚和祖先供桌先盛上。供品水饺一般是3碗,每碗5个即可。饺子端上饭桌以后,孩子要双手拽着门搭钩或者门闩抻一抻,说这样做个子才能长得高。有的人家连汤带水地盛水饺,叫“汤水不漏,财气不透。”
然后全家人开始吃饺子,欢庆新一年的开始。午夜时,新春钟声敲响,爆竹声震响天宇,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高潮。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在除夕之夜大放爆竹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现在,这种礼俗已消失。
古时除夕夜幕降临时,敞开街门守岁,只用一根木棍横放在门槛下就行了。敞门是为了祖先和财神进门方便,横根棍子是挡着凶神恶煞进不来。守岁时要敬神,主要是敬姜太公。传说姜子牙封神时把自己忘记了,平日“太公在此,诸神让位”,过年期间要“诸神归位,自领香火”,这时姜太公就无处可居了。所以过年时家家在院子里搭个天地棚,这就是给姜太公准备的。守岁时要请财神进门,保佑来年发财,并要祭祖,祭家谱及神主。
下半夜,一家人围坐着讲故事、猜谜语、推牌九、掷骰子、打麻将、打扑克、下棋等,既能增进家人情感,也防止孩子瞌睡。现在有电视相伴,愿意看电视的可以一看到天亮。
天亮后,同住在一个屋子里的一家人,孩子也要向长辈磕头问好,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现在不用磕头了,但问好还是保留的。至此,这个年节的守岁活动就结束了。
拜 年
相传古时候是吃完了饺子之后,自家庭中开始,晚辈给长辈磕头。此时的晚辈与长辈俱已换了新衣,长辈端坐在椅子上,接受晚辈郑重其事地叩首。晚辈叩首前先向长辈道一声“父母亲大人”或“祖父母大人过年好!”“大人”则颔首微笑,俯身扶起晚辈,礼毕。对于三代以下孩子的磕头,长辈口应一声“好,好”,接着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递给他们。除夕夜家家都点着“长明灯”,通宵不熄,门总是虚掩着,此夜家门里的子侄便不断地前来给长辈磕头问好。这时,长辈家里早早摆好了炒花生、瓜子、糖果之类,晚辈磕完头之后,小坐,说些过年的话。小孩子接了压岁钱,便早早跑出去了。这样里外的磕头作揖,延续到初一。有时候老太太并不认识给她磕头的是谁家的娃,但只要是来磕头的,长辈就一定要或多或少的发点压岁钱。如果不遵从这一套,该去磕的头不去磕,便会被视为大逆不道,从而受到族人的唾弃;如果该发的压岁钱不舍得给,也会受到族人的讥讽。
拜完年后,就跑去看戏。野台子戏村村都有。村头上摆着一套锣鼓响器,人人得而击之。初三是团拜日,亲友之间,同辈之间,抱拳,互问过年好。初四初五走亲戚,晚辈又问长辈过年好,长辈又给压岁钱。初七初八,山会、庙会、秧歌、活报、杂耍热闹非凡。此时村里村外,街道上巷子里大道上大集上,互致问候、抱拳作揖满目皆是,“过年好”之声不绝于耳,一派亲热和谐的气象。20世纪80年代后,跪拜磕头的习俗已消失,互拜问好的习俗犹存。
走亲戚
过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门走亲戚,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说法。现在是正月初二趁着年味正浓时,乳山人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
走亲戚不能不带礼物,礼品各个时期各有特点。上世纪60年代,一般是饽饽、包子、糕点、肉类、鸡蛋、烧酒等;80年代末,是桃酥、罐头、白糖、柿饼、蛋糕、美酒、蜂蜜等;90年代,除了酒以外,鱼肉、奶粉等也开始盛行;进入21世纪,多是水果、奶、茶、保健品等,雅一点的,还有鲜花、书籍、音乐唱片等。
盛礼物的家什也有各个时期的特点,80年代以前,满街走亲戚的人,清一色是红色印花包袱,包袱里包着的一个用竹子或芦苇编织的细篾笸箩。到了90年代,走亲戚除了农村上岁数的人还沿用老辈子那种细篾笸箩外,中青年人都时兴携带一种提篮子,上档次的用一种木质点心盒子。现如今,人们走亲戚干脆不用携带这些自家的工具了,到超市选购好礼物以后,服务员用塑料袋就把礼物给包装好了。
等到了亲戚家,大人被亲戚请进屋坐,然后递烟、泡茶。小孩子获得的是糖果。所有的客人都要向亲戚家的长辈拜年问好,老人和晚辈们忙着回忆往事,展望未来,小孩子们得到了压岁钱和糖果、面点,则欢快地和亲戚家的小孩子玩耍去了。
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是亲戚家最忙碌的大事。在饭食上也有讲究,广泛流行于乡间的风俗是,迎客吃面条,送客吃饺子,对这一习俗的一般解释是:面条形似绳子,客来了绊住他的腿,希望他多住几天,表示留客的诚意;饺子形似元宝,客要远行,祝他出门发财。
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乳山人在饭食上也十分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酒水叫“长流水”,鲤鱼叫“年年有余”。上菜程序亦有讲究,一般是鸡打头,取吉利之意,鱼上席后要连干三杯酒,祈愿年年有余。海蜇皮拌黄瓜是海边人扫席的菜,在山区一般是用羊肉汤结束酒席。
吃饭时,亲戚要请客人入上座。要先向老人斟酒,并请老人先开饮。佳肴让老人先吃,宴席中的鸡心、鸡头、鸡肝必敬席上的长者或客人。旧时一般人家做6个或8个菜,外加一个汤菜。吃完饭后,男人们再接着喝茶、抽烟。女主人又张罗着包饺子,要让客人吃过饺子再回家。
到了离开亲戚家的时候,亲戚往往不把客人带去的礼物都倒尽,而是从中拿出一两样,再把自己家的稀罕东西添上一两样,以示敬意,若是把客人的东西全留下,让人空着手回则显得有些小气,这都是老规矩,现如今生活好了,老规矩也不全保留,比如年轻人走亲戚基本上都把带去的酒和补品全送给了亲戚,以示孝敬。
还有一种避讳性质的走亲戚,就是新媳妇正月十五的躲灯。新媳妇第一年忌讳在婆家过正月十五,正月十三四就要到男方的舅、姨或者什么亲戚家去,但是不能到姑家,姑谐音“孤”。
有些地方,正月十六日,是女方父母看闺女的日子,这一天,双方的父母才腾出空来在闺女、儿子的家中碰个头,互相问安,共同祝福各自的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和和美美、幸福生活。
元宵节
元宵节,始于西汉,元宵,月圆夜的意思。也有的说,元宵节是源于道教的上元节,上元之夜称元宵。元宵挂灯赏灯,始于东汉,佛教正月十五点灯敬佛,后来民间学而因袭之。
乳山人讲究:十四是“初灯”,十五是灯节,十六是“灿灯”,灯节共是3天。过去人们节俭,灯油也省着用,但是灯节期间,却把灯芯挑得高高的。据说一切对人不吉的东西都怕光亮,灯光照到的地方,才有幸福安康。灯节的光明管一年,所以,这3天里,家家户户彻夜的长明灯。加上天上撒下的皎洁月光,地亮接天光,真正是灯的节日、光的世界。
十四晚上,家家户户把各间屋子的灯点亮,让灯神照耀家中的每一个地方。老人在灯光下捏面灯。面灯的种类很多。可捏家人的生肖,所崇信的灵物等;面灯的种类繁多,有放到打粮场上的场灯、照耀先人墓地的坟灯、放到大门口的猴灯、放到粮囤子里的圣虫灯、放到箱子盖上的元宝灯、放到水缸里的蛤蟆灯或者鱼灯、放到桌子上能驮来钱的龙灯、放到猪窝盖上的猪灯等。
十五的白天,乳山农村主要是看秧歌和“望媳妇”。
“没有秧歌跳,年景不起俏。”所以,旧时几乎是村村办秧歌。为了能让外村人看到自村的秧歌,也是为了交流技艺、互相学习,十五这天就成了秧歌汇演日。各村的秧歌都赶到镇驻地,人们也纷纷从四面八方涌来,场面比当地的每个集日都大。各村的秧歌手,竭尽全力,为村争赞誉。
“新新媳妇人多望,婆家日子过得强。”在乳山一年中有两个望媳妇的日子,一个是大年初一,看自村年前娶来的新媳妇,如果来望媳妇的不多,婆家很没有面子,会让人认为是一种人缘不好的迹象。另一个日子是正月十五,看外村来躲灯的媳妇。望媳妇的,多是大小老少的女同胞,人流不断。
傍晚,老人率队,领着全家男成员,到先人的坟地送灯。用盘子端着点燃的面灯,先放在坟头供一会儿,同时磕头、烧纸。礼毕,再端起灯盘子,环绕坟丘照耀。回来后,急急忙忙端着场灯,到打麦晒粮的场上去。然后,再把家的面灯各摆其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有两种灯,一是蛤蟆灯,在盆子里点燃后,放到水缸里,盆儿在中央不动,预示着本地丰收;如果漂移,漂向哪个方向,那个方向的地方就丰收。二是捏属相灯,全家人的生肖灯放到一个大盘子里,一并点燃,最亮的、灯花蹿得最好的,预示着吉祥康寿。家人同属相的,要事先做下记号。
室外应送灯的地方送了,室内诸灯各有其所了,这时全家要坐在一起吃元宵。从前卖元宵的少,舍得花钱买的更少。多是自家用粘米粉包着红糖、枣泥、芝麻沙等作馅,自己动手做的。如果自村或邻村有“唱夜戏”的、耍秧歌的,往往要等看完节目回来才有时间煮元宵吃。吃着元宵,全家人猜灯谜,继除夕夜后,这又是个不眠之夜。
新中国成立前,城市里的商会、商号、实业公司,有举办灯会的。过程:一是张灯,参加赛灯的单位和个人,提前到场地悬挂自己的作品。二是观灯,市民前来浏览参观。三是赛灯,评选出最佳制作和最好的灯谜。灯展是知识飘逸、儒雅洒脱的地方,文人墨客、伉俪情侣十分喜欢。据说,闭门深闺的淑女,也出来赶灯会。
正月十五的这些风俗,有些因时代发展演变,逐渐消失了。捏灯、送灯,现在的青年人很少做。一些中老年人还在坚持送灯,但用的是手电筒,到祖坟旁、麦场上照照就行了。
春龙节
二月初二,俗称小龙抬头日,早上起来,家家户户用香、艾蒿、草木灰等,沿着屋内屋外的墙基熏虫,防止年内地里的庄稼和家中的粮食遭受病虫害。早饭后,到村外走走,看看农田。孩子们要到豆地里拔豆根,叫“二月二,拔豆棍,越拔越有劲儿”,寓意万物生发的春天正式到了,一年的劳作即将开始了。
20世纪60年代前,乳山流行二月二串龙尾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农历的二月初二是蛇开始出洞的日子,老人们都说,这一天也是龙想升天而开始活动的日子,那滚滚的春雷是龙醒摇动尾巴的声音,那春雨是从龙口中喷出的清泉。为了留龙在家,这一天,各家各户纷纷挂龙尾。
串龙尾,很有讲究。用蒜秸或细高粱秸,截为一厘米左右长条备用,彩纸的取材也很随便,做纸龙尾可用彩色的烟盒纸,还有彩色的包装盒纸,奢侈一点的彩纸是从供销社专门买回来的。
用各色彩布或彩纸,剪成铜钱大圆形或两厘米长的正方形,用红线将秸秆和剪裁好的彩布或彩纸串成串,这是龙尾的身子;龙尾头部的做法是用黑布或黑油光纸剪成一个三角状,因为龙的头是三角形的多,再用布或纸剪成一大一小两个小圆,串在最上面,意思是安龙眼,白的为眼白,黑的为眼珠;龙尾的尾巴做起来也简单,只把彩布或彩纸撕成长条,用线钉在最末端即可。有了龙头和龙尾,还要有龙皮,龙皮一般是用彩纸剪成的,用一尺长一尺宽的彩纸赶角对折四下,在下摆处细细地剪上一些锯齿,然后在对折的左右两端仔细下剪,这样一伸开,就成了好长的一件龙皮,套在龙尾上做装饰,漂亮的龙尾就制作成功了。
龙尾有布龙尾和纸龙尾之分,那些缝在小孩的衣服或帽子上的是布龙尾,称为“戴龙尾”;挂在住屋、厢房、书房、畜舍、厕所等屋里屋外的龙尾,大多是用彩纸做的,称为“挂龙尾”。龙尾上花布取料的不同以及各色彩纸的喜庆,不仅冲击着人们的感官视觉,而且花布上的图案彰显无穷的趣味。
还有一种龙尾发挥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极具观赏性。取玉米秸内部的软瓤,截成半厘米的小段,分别染成花红柳绿的颜色,再取瓜子无数,也染成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截好的每块软瓤边上,转着圈依次插上五六个瓜子,这样一朵小花就制作成功了,一串龙尾一般要串七个或九个,龙头、尾巴、龙皮的制作同上一样。
二月二,满街跑的小孩子,个个都在衣服的两肩处缝两条布龙尾,鲜艳的花布,轻盈地随着孩子的活动飞舞着,特别是戴着龙尾的男孩子,徒增一抹女孩子才有的温柔,让人暂时忘记了那曾是一个调皮捣蛋的机灵鬼,那天的男女孩子似乎都变成了一只花蝴蝶。
二月二还有一个讲究就是理发,农村俗称“剃头”“二月二龙抬头”,故二月二理发美其名曰“剃龙头”。推头的习俗如今依然讲究盛行。到这一天,理发的人排起了长队,理发店的老板通常要起个大早,一直忙到下午。
清明节
清明为一个农时节气,也是祭祀节日,为阳历4月5日前后,是乳山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旧时,多冷食不动烟火。因与清明节相连,久之,人们把它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清明节“扫墓”“上坟”的风俗,寒食之俗自然废之。清明节早饭吃饽饽佐大葱,脱棉衣换夹衣。饲养大牲畜之家,是日要以大豆、麦麸及饼粕犒劳大牲畜,不能使役。早饭后,妇女头插柏树枝叶,盛妆到野外“踏青”和喜聚街头荡“秋千”。午饭前,要到祖坟拜扫,剪除杂草,供上祭品,焚化纸钱,为坟墓添土。建国后,人们又赋予清明节新意,党政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各界人士到革命烈士陵园和烈士墓前敬献花圈,缅怀先烈,举行入党、入团宣誓,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之节日。
端午节
端午是民间较隆重的传统节日。阴历五月初五,早饭食鸡蛋、粽子或大米饭,一说是为纪念屈原;二说是为驳邪防病。是日早晨户户采艾蒿、拔新麦悬于门框上,采桃枝、系布猴挂于街门檐前正中,意为避邪。采艾蒿、藁本、鲜花、柳条芯泡水洗手洗脸,言年内不遭虫咬。儿童的手腕脚脖系五色线称“搿五索”,胸前戴红兜儿,肩上佩戴用彩色苘麻扎的小笤帚,谓“免瘟疫”。妇女头插藁本枝叶,着盛装到庙宇观神像,称“端午耍庙”。建国后,庙宇神像拆除,“耍端午”之俗废。门框上悬挂桃枝布猴和儿童“搿五索”、戴小笤帚之俗仍存,其它节俗也沿袭至今。
端午是小孩子欢乐的节日,更是大人忙活的日子,包粽子,煮鸡蛋,门框上挂大麦、插艾蒿和桃枝,侍候大人孩子用花瓣泡水洗脸,特别是扮靓端午的饰物,比如给孩子们穿红肚兜儿、戴五彩线、挂彩笤帚、炊帚、缝布老虎、猴子、做纸公鸡,这些活计都接踵而至。
戴五彩线,寓意“系出五丝命可续”,这一古老习俗据说始于宋代。戴五彩线习俗是在每年端午节的早上,人们取红黄兰绿紫五色丝或是绣花线,搓成一条粗线绳,在每个孩子的脖子上、手脖子、脚脖子、腰上分别系一条五彩线搓的绳。系此五彩线时,必须在早上太阳出山前完成,所以母亲都是趁孩子熟睡之机操作的。系五彩线遵循的是男左女右,早年间的端午节,大人孩子都要系,说是为了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从戴上之日起,要等第一场雨下来时,剪断它扔进河水里冲走,老人们说,这是要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与戴五彩线同时进行的,还有在衣扣眼上挂小笤帚和小炊帚的习俗,小笤帚和小炊帚是用丝线或苘麻线勒成的,用苘麻线勒成的小笤帚和小炊帚,要染成鲜艳的红、粉、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小笤帚和农村炕头上放置的用谷秸勒的笤帚一模一样,小炊帚也和刷锅用的炊帚模样雷同,只是这两个物件小到了极致,只有一厘米长短,这两样佩饰也要戴到下大雨时,摘下来丢到河水里冲走,意思是把扫出来的和刷出来的一切的疾病瘟疫都让河水带走。
端午节虽然百里不同俗,但饰物的制作却有相同的宗旨,都是为祛病避邪镇妖服务的,在乳山,现在走进农村,在那些老式门楼子底下,你经常还会发现门框与门楣连接处的正中间挂着一个布艺孙悟空,身着黄衣,头戴佛帽,一只腿搭在另一腿前蜷曲,一手持着金箍棒,一手打着眼罩,背后插着用彩布做的五色旗,似从天上飞翔而下,目的是用来镇妖的。近年来,社会上一度还出现过做纸公鸡、布老虎的习俗,无非都是取吉利、强盛之意的。
六月节
六月初六,是六月节,又称“六月六”。乳山市的“六月六”这天,除了东南部的一些村庄,绝大部分地方家家户户都要蒸“兔羔子”,就是用当年的新麦面做兔子形状的饽饽,也有少量刺猬、蟾蜍形状的。在揉面的时候,要掺进卷丹(百合科百合属植物,乳山俗称“百合”“百万”,过去农家常有少量栽培)的花,把面染成黄色,所以蒸出的面兔子又叫“黄兔羔子”。“动物”们的眼睛,用豆类镶嵌而成。巧手的乳山农家女子蒸出的兔羔子、刺猬、蟾蜍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如同精巧的工艺品。这一习俗,至今仍存。除此之外,过去还有请已嫁女子回娘家的习俗,并有“六月六,请姑姑”的说法。
六月六这个节日,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据《宋史·真宗纪》记载,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宋真宗“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贶,是“赐与”的意思。天贶,就是“天赐”之意。因为所谓“天书再降”本为愚民之说,所以“天贶节”这个名字后来逐渐被“六月六”所代替。
过六月六的风俗,全国各地花样繁多。有的晾晒书籍、衣物,有的给猫狗洗澡,有的请已嫁女子回娘家,有的祭拜土地、谷神,有的庆贺丰收。在饮食上,南方一些地方要吃新米,吃新鲜的瓜果;北方地区,有的吃饽饽,有的吃炒面,有的吃发面大包子等。而在六月六这天蒸“兔羔子”的,唯有胶东的部分地方,即乳山和乳山北面、西面、西北的部分地区。
蒸兔羔子的缘起,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为了求得月宫里的嫦娥的关照,有的说是希望把祸害庄稼的野兔除掉。动物形状的饽饽,属于民俗文化里民间雕塑中面塑的范畴。而民间雕塑所表达的,不外乎感谢天地神灵、愉悦性情、辟邪、生殖崇拜等传统主题。六月六,从时间上看,是在新麦收获后不久。这个时候用新麦做面食,一方面是庆贺丰收,一方面是感谢天地赐予食物。而把面食做成动物形状,是源于古老的生殖崇拜。兔子、刺猬等动物繁殖能力都很强,而且六月六前后它们正处于繁殖育雏期。人们借助这些动物,表达了多子多福的传统愿望。
乞巧节
乞巧节俗称“七月七”。传说阴历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天河相会日。这一天,家家以白面烙成花样奇巧、香甜可口的小面果(即“乞巧果”,又称“巧果”、“小果”),除了自家食用,还馈送邻居和亲戚朋友。夜晚,青年女子各拿针线,相聚在星光下展示针线活儿,向织女星乞求智巧。今乞巧之俗已衰,做巧果之习仍盛,且巧果质量今非昔比。
乳山民间做乞巧果多用模子(俗称“果子则儿”)。模子一般用杏木等硬木雕成,果子图案有桃子、石榴、苹果、莲子、菱角和鱼、狮子等形状;模槽有大有小,大者如月饼,小者比栗子稍大。人们把做乞巧果的过程称为“磕小果”。把用食油、鸡蛋和白糖调出来的硬面发酵好,揉搓均匀,塞满模子上的凹槽,轻轻压实、压平,然后翻过来在面案上一磕,一个个造型各异、新颖别致的小果就蹦了出来。“磕小果”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常常是全家的孩子与母亲齐动手,争抢着做自己喜欢的图案。小果磕出来后,再放到加热的铁板上烙,并不停地翻动,直到烙成金黄的颜色,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做好的小果,除了送给亲朋的,母亲往往会均分给孩子们;孩子分到一堆小果,就会用线穿起来,并把线的两端系到一起,形成一个项链般的圆环,挂到墙上,留着慢慢享用。
中元节
阴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是祭祖的日子,亦称“鬼节”。旧时中元节,家家置办新鲜瓜果,上午,各户屋内请神主,设供桌,摆瓜果等祭品,焚香纸祭祀祖先。午饭前到祖坟烧纸祭拜。70年代后,此俗已废,当日仅吃水饺以表纪念。
中秋节
因恰值秋季之半的阴历八月十五,故称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大节之一。此时农业年景大局已定,欢庆“中秋节”也就是庆贺一年丰收之意。更因中秋的月亮分外明,中秋赏月之俗自然形成。月亮正圆,使人们想到一家人的团聚而把此日当成一个团圆节,节日吃的糕饼,也都做成圆形,称“月饼”。是日晚,农民素来就有“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老天”之举,月下,阖家聚宴,酒肴丰美,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庆全家团圆幸福。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是除春节外的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节日。传统的中秋节,同胞的兄弟都要在天黑之前回家团聚,就是回娘家探亲的妇女也必须当日返回婆家团圆。民间流传着“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的俗谚。旧时拜月、赏月的习俗十分流行,当皓月初升,一家老少便在院子里设起香案,桌上摆满了佳果和月饼,银烛高燃,香烟缭绕,妇女们轮流祭拜月神。现今,旧时的习俗已基本上没有痕迹,但设宴赏月的习俗仍很盛行。在这月亮最大最圆的夜晚,家人团聚,把酒赏月,谈古论今,共同祝愿美好的生活,祝愿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
明月千里寄相思,远在他乡回不了家的人,会在月圆之夜互相问候。
重阳节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根据古代阴阳五行说,九是阳数,九月九日,月日都是阳数,故称重阳节。此时正值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旧时仅士绅登高饮酒,观景赋诗;普通百姓选此日用秫米做酒,有“九月九过重阳,秫米做酒满缸香”之说。建国后,因为此节往往时值“三秋”大忙季节,农民只改善一下生活表示庆祝,并以此日阴晴预测年成丰歉,有“重阳不下(雨)盼十三,十三不下半冬干”的民谚。1988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将此节定为“老人节”,每年此日,乳山境内广泛开展敬老活动。
寒衣节
俗称“过月一”,为冬祭节。阴历十月初一,为祖坟添土压纸或挂纸,谓“上坟”“送冬衣”,意表天气渐冷为故者添“被”加“袄”。旧时此日为“辞工日”,因此时农活大致告歇,雇主在这天辞退长工。60年代后,“上坟”之俗逐渐革除。80年代农村又兴,但礼仪从简。只是在此日改善生活,庆祝丰收。
冬至节
冬至为农事节气,意为寒冬已到。是日,居民习食用6样菜包的水饺,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俗。另外,早、午、晚三餐中必有一餐要蒸食,称“蒸冬”,谓“过冬不蒸,扬场无风”。此俗今已除。
腊八节
夏历十二月初八日为“腊八节”,是一个佛教节日。据传此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寺常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取香谷及果实等熬粥供佛,名“腊八粥”。此习流传到民间,成为一种民俗。此日晚饭,农家用米、豆、花生仁、栗、大枣等8样粮果加糖同熬成“腊八粥”,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喝起来别有风味。如今喝“腊八粥”,已有庆贺丰收之意。此日,民间还有打扫房院的习俗,传说这天神仙离位,鬼神不旺,可以任意打扫房院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