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民俗风情
人生礼仪
2016-03-30 08:42:12
婚嫁习俗
婚俗从来都是有政治、经济背景的。过去是轿子抬、单车带,现在是坐彩车、取镜头,将来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所以说,社会越发达,婚俗演变得越快。建国前男女婚事,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男女双方婚前不得相见,素有“嫁鸡随鸡,嫁犬随犬”之说。女子出嫁,须从一而终,丈夫夭折也不能改嫁;男子可以纳妾,并且在妻子夭折后可以续娶。婚姻形式颇为陆离,有指腹婚、童养婚、童婚、换婚、表亲婚、抢婚等。凡此婚俗,毁掉了不少美满姻缘。建国后随着政府的提倡,《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婚龄青年才逐步有了恋爱的自由。50年代中期,军人实行军衔后至60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女子择偶标准曾为“一军官,二政干,三工人,四教员,不行再嫁庄稼汉”。“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是与军人配偶最为光荣。70年代后,男女择偶观念开始复杂化,容貌、文化、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都成为择偶的标准。不论是自由恋爱的,还是媒人说合的,乳山青年婚前都要履行议婚、相亲、订婚、盼家、择好日、下彩礼、搬箱等程序。
议婚:家族会议研究讨论亲事的可否,这关如果是省略了,家族中的长辈会说待婚之家目中无人。
相亲:是媒人撮合的,媒人出面,约定个合适的时间、地点,男女双方见见面;是恋爱的,也得找个“媒人”,也得过这一关,目的是让双方的亲友参加看一看,帮助参谋参谋、把把关。同往的亲友,俗称“代眼的”。
订婚:如果男女当事人及亲友团没有反对意见了,由媒人代表男方向女方表达求婚之意,女方如果同意,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订婚后就不能反悔,悔婚在当地是件很受舆论谴责的事。
盼家:也叫攀家、看家或“看地场”。未来的媳妇由媒人陪同,第一次正式拜会公婆。这天婆家对未来媳妇及媒人的款待极为隆重,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筵席也是倾其所有,尽量丰盛。未来的媳妇参加女宴,女宴一般不喝酒;男宴则极尽劝酒之能事,力争气氛热闹。媳妇回去时,婆婆要赠送衣料等物品,叫“留念想”。
择好日:又叫挑吉日。找会择日子的人按照准新郎、准新娘的生辰八字选择结婚的日子。人们相信结婚的日子好,婚后的日子就能过得好,所以相当重视吉日的选择。没有合适的好日,宁肯推迟婚期也不草草行事。遇到急于结婚而又没有合适好日子的,可以在春节那天结婚,叫“赖司日”,因为那天普天同庆,大地回春,就会赖上好运气。择好日是男方的工作,但得派员前去征求女方的意见。如果女方不同意,就得另行选择,直到女方同意为止。
下彩礼:又叫“递红”或送聘礼。结婚日子定下来以后,准新郎由媒人陪同到女方家下聘礼。聘礼有现金、衣服、被面等。数量随时代经济情况不断变化。
搬箱:结婚的前三天,男方的兄弟到女方家把嫁妆搬回来。或用小车推、或用拖拉机、轿车拉,都要极为小心。箱子、被褥、喜饼、大镜子、茶具等东西要确保完整,损坏了不吉利。搬回来的嫁妆,直接送入新房摆放。
婚前诸事妥当以后,婚礼即开始了。婚礼包括“嫁娶”“开箱”“瞻久”三部曲。
嫁娶:头天傍晚,新郎前去迎亲。离家这一刻,叫“走轿”。新郎要在太阳落山以后进新娘家。女方家的亲朋好友齐来庆贺,女方家设喜宴招待女婿及亲朋,也有当晚由家人陪新郎吃点饭,第二日清晨举办亲友参加的喜宴。女婿就这一次在女方家坐首桌的首席,以后则同儿子一样,有客时只能做服务生。
第二天早饭后,新娘和新郎交换信物,一般是新手绢,纯洁锦绣、涓涓流长之意。信物交换后就得马上启程。新娘的母亲不出来送女儿,这时要坐在炕上为女儿祈福。新娘的伯伯、叔叔或者哥哥陪同新郎、新娘同往,叫“送客的”。送客的人要选儿女双全、身体健康、运佳势达的人,这样才能给一对新人送去好运。如果这村这天有多家嫁女,以早出发者为好,有占先为吉的说法。新娘离开闺房这一刻,叫“上轿”。新娘“上轿”后只能看前方,不得回头看。寓意婚姻长久,不走回头路。新郎如果在路上遇到熟人,只能点头致意,不得说话。话谐音“化”,引申“失”,有言多必有失之意。这时男方家喜联盈门、喜字满街、鞭炮高挂,亲朋们站在大门口恭候,做好了迎接新娘的准备。
新娘一行一到,按事前分工,有接新娘的姑婶姨嫂,个别村有“姨不送、姑不迎”之说,即女方的姨不参加送外甥女上轿,男方的姑不参加迎侄媳妇下轿。接新娘的,把新娘送入新房;接“送客的”,把客人引入客厅。同时鞭炮齐鸣,营造喜庆气氛。
婚宴正午时分开始。新娘入女宴;新郎不入席,端菜沏茶。席位的排次极为讲究。送客的是首桌首席,如果送客的来人多,也得分散到各桌上坐一席。再就是朋亲为大,家人的朋友要尽量安排个好席位。旁系亲属依次是舅舅、姑夫、姨夫。直系的不论是爷、爹、伯、叔,都是服务群体,即使入席也没有席位。席间的规矩很多,要注意餐具不得破碎,桌上的调味品,蒜要改叫“义和菜”,醋要改叫“忌讳”。宴席的高潮是盘鱼上来时,陪客人员要千方百计让客人多喝。醉谐音“最”,最好的意思。来宾往往是“鱼在桌上,我在桌下”,没有吃到鱼就醉在桌子底下的意思。吃饭时,坐席的人要米饭、面条两样都吃。不准只吃一样,叫“汤饭两全,儿女双全”。预祝新郎新娘将来儿郎、闺女齐全。
宴后,娘家送客的人要到新房看一看,便于回去汇报情况。这叫“赴小宴”,小宴是个摆设,是个过程,象征性地摆一桌酒菜食品就行了。赴小宴时,送客的人要代表新娘的父母向公公婆婆说些客气话。如“闺女拙,不会做家务,以后请当公爹的、当婆妈的多多指教”等。新郎家要准备好点心赠给送客的人,以表谢意。如果是忘记了,那是件很失礼的事。送客的人走了,婚宴就算正式结束了。
晚上有闹洞房的习俗,村人想尽各种办法捉弄新娘和新郎。受兄长如父的观念影响,平辈中“大伯子”不与弟媳诙谐言笑,不去闹洞房;“小叔子”则“叔嫂无忌”,是闹洞房的主力军。这种陋习后来被逐步淘汰。
开箱:结婚的第三天,新娘的父亲、哥哥、弟弟到男方家。把婚前“搬箱”搬来的箱子、盒子打开。这时,男方家才能把女方带来的喜饼分给亲朋邻里。这天的宴请规模要小于结婚当天,一般是男方门里的人和婚宴时因事未能参加者。也有简化开箱这道程序的,开箱的人在婚礼当天即随新娘新郎前来,叫“跟腚红”或者“当日红”。
瞻久:因为是喜事的第四天,所以也叫“瞻四喜”。新郎和新娘要同去新娘家,探望新娘的父母及亲属。用意一是新郎登门感谢岳父岳母,感谢他们把辛苦养大的好姑娘嫁给了本人;二是新郎新娘要表表态,表明永久坚持这段婚姻的决心。这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几对新人能真正按规矩把话说出口的。
另外,20世纪初,没有婚姻登记这一说,找一个会写字的人,把双方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红纸上,贴到新房里的柜门内就行了。这就是“法律文书”,无印章、无签字,却重于泰山,双方就得永远在一起。上世纪中后期,也是形式大于法律。举行了婚礼,即使没有登记,民间也视为“合法”夫妻;如果只是登了记,而没有举行婚礼就想住在一起,那是万万不行的。没有婚礼这种形式进行社会公示的婚姻,乡里乡亲不承认其“合法性”。那时先结婚后登记的人很多,即便是登了记,也没有注重收存结婚证的。多数人把结婚证贴在洞房的墙上,当装饰画用了。所以乳山现在四五十岁的人,手中多没有结婚证,因当时在墙上“立此存照”了。
生子习俗
乳山称妇女妊娠为“有喜了”,怀的是男胎还是女胎,以“酸儿辣女”来推测,如果孕妇喜欢吃酸味食品,说是准能生个大胖小子;如果喜欢吃辣的,则说是要生闺女。有吃什么随什么的讲究,不让孕妇吃兔子肉,怕孩子唇裂;不让吃驴肉,怕生个驴脾气的孩子。
生产时,忌讳男人进产房。孩子降生后,第一个进入产房的自家人,是“睬生”者,说谁睬的生,孩子的性格就像谁。这时,家人要煮一盆鸡蛋,并染成红色,拿几个彩蛋,用红包袱包着,到亲戚家“报喜”,即通知亲戚来“看欢喜”的意思。亲朋相聚的日子,是小孩子出生后的第“三日”“八日”“十二日”,各家根据情况从这三个日子中选定。生子习俗讲究最多的是孩子过满月,要到姥姥家捧粔粔。
捧粔粔,是小孩子头一趟到姥姥家的一种习俗,意为祈盼孩子好养。同时,也是让小孩子记住去姥娘家的路,要常走动。乳山人说的粔粔,是一种用麦面蒸的大饽饽,孩子出生后第一次到姥姥家,是要捧着粔粔的。
新生儿第一次到姥姥家,启程的前一天,孩子的奶奶要用九十两或一百两重的湿面蒸一对大粔粔。造型可根据各家锅的大小而定,通常情况下都是做成中间粗两头细的长椭圆形粔粔。因粔粔的大小是一定的,如果锅小,也可以随着锅形将粔粔弯成月牙形。不论哪种形状,粔粔的面芯里每隔一段距离都要放一颗花生米或麦粒,共放七颗,寓意孩子多长心眼。
蒸好粔粔,还要蒸长岁、桃儿、鸡鸭鹅、橘子等。长岁饽饽的形状也是椭圆形的,个头比粔粔小得多,两头各用手捏出一个头,在头上用线勒出几条线纹,长岁的寓意是长命百岁。“橘子”饽饽的做法也是将面揉成长形的,在两头各捏出一个钩来,钩的方向正好相反,寓意祈求孩子好养。桃儿的做法大致像做寿桃,只是要小一些,寓意孩子能健康长寿。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奶奶还会蒸一对鸡或鸭形状的饽饽,随孩子送到姥姥家。各种饽饽做好后,奶奶会用各种“饽饽点”蘸上可食用的玫瑰红颜料,为每一个饽饽点上喜字或梅花的图案,看上去很喜庆。
旧日女人回娘家,多是用编筐盛放婴儿,用小推车推着或是用自行车驮着,盛放孩子的编筐边上要插上桃枝,挂一串用红线串起来的染着红颜料的花生,还有点着红喜字的面葫芦,还要在桃枝上挂几棵大葱。花生寓意花花着生,男孩女孩都齐全。葫芦与“福禄”谐音,大葱则寓意一世聪明。孩子进了姥姥家,大人们会把花生和葫芦取下来,挂在孩子睡觉那间屋的门框上,那几棵大葱则要栽到姥姥家的菜园子里,寓意聪明生根发芽,生活充实。
粔粔被带到姥姥家后,姥姥通常要分送给乡邻们品尝,让大家分享喜悦。等孩子再回奶奶家时,孩子的姥姥也要做同样件数的饽饽作回礼,只是在礼数上要略微高于奶奶家饽饽的重量。如果奶奶用九十两重的湿面做了一对粔粔,姥姥就要用一百两的湿面做一对粔粔。回奶奶家时也要用桃枝挂花生、葫芦和大葱。奶奶也同样要栽葱,并把姥姥做的粔粔送给乡邻们分享。自此,捧粔粔仪式圆满结束。
孩子满周岁时,要履行“抓岁”仪式。主要是为了预卜孩子的志趣和事业走向的。小孩子满周岁的前几天,长辈们就开始蒸饽饽、烙饼、炸果子、选购孩子的穿戴和玩耍的礼物。周岁这一天,孩子简直就是小皇帝了,所有的长辈们都带着对他们的美好祝福从不同的村庄、不同的城市汇聚而来。庆贺仪式通常由孩子的爷爷奶奶主持,置办酒席请客这是必不可少的。客人有来自母亲娘家的亲戚,像孩子的姥姥、姥爷,姨、舅等;有来自父亲方面的亲属,像孩子本家的爷、伯、叔、兄、婶、姑、嫂等。亲朋好友圈子里,谁家有孩子过第一个生日,是要主动前去庆贺的。所以来的客人,多是不请自到的。亲属送来的礼物,有衣服、帽子、玩具、毛线、孩子床上用品、营养品等,也有送红包的,数额根据各自的条件而定。
午饭前,待所有的客人都到齐后,抓岁仪式就开始了。先在炕头上或床上放置一个簸箕,里面铺上锦缎或是毛毯。簸箕的寓意有“播吉”的意思。再把洗过澡、换上新衣服的孩子抱到簸箕里,等孩子坐好了后,在他面前摆放一个长方形的木盘,里面放着各种各样寄托着大人期望的物品,让小孩子任意抓取。
在抓岁木盘里放的物品一般有书、笔、秤、尺、算盘、玩具、饽饽、针线包、泥块。摆放这宗物品的时候,总是把书、笔和尺子、算盘放在孩子最近的地方,其次放置的秤盘秤砣,然后才是饽饽、玩具,离孩子最远的物品则是泥块。这样放置是有讲究的,因为书和笔代表着读书人,抓到这个,说明孩子将来可能会是个有出息的读书人;抓到尺子,说明他将是工匠,有一技之长;抓算盘、秤盘秤砣,说孩子将来能做经商做生意;抓到饽饽说孩子将来不愁吃喝;抓到玩具又说孩子将来会过安逸的日子;大人唯一害怕孩子去抓泥块,说抓了泥块将在庄稼地里打一辈子交道,没有多大出息。看孩子抓什么,是抓岁仪式上最热闹的时刻。围观的人都希望孩子抓到大人预期的东西,孩子抓到什么,大人就会借题发挥,说一些与此物有关的吉利话。
周岁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摆在他们面前的物品都是新鲜的事物,抓什么,都是偶然,但大人们却一厢情愿地臆想占卜着孩子将来的职业、个性、兴趣和爱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质的改变,“抓岁”仍然盛行,但往日那种预卜信仰,已经变成了一种取乐逗趣的游戏,徒增孩子周岁欢乐的气氛罢了。
小孩出生以后,头三个生日比较隆重,以后就随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