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建资源  >>  地方文献  >>  民俗风情

文化娱乐

2016-03-30 08:41:20

乳山大秧歌
  
  乳山大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海阳大秧歌 “同宗同族”,均负盛名。海阳大秧歌、胶州大秧歌、商河鼓子秧歌,并称“山东三大秧歌”。
  秧歌起源,民间有“周朝秧歌唐朝戏”的说法,但从上古神话等典籍中看,秧歌起源显然早于周朝;起源事因上,源于劳动这是无可争议的。秧歌与插秧等农事有关,后来融入了抗洪、战争等诸多元素。秧歌是发展的,现代秧歌冠名“大”与“小”,不能以起源早晚为依据。
  秧歌流派分类上,林林总总,很难用统一标准界定。代代秧歌艺人兼容并蓄、逐步丰满,完善了地域风格。
  乳山大秧歌闹起来的时候,遥看恢弘豪放,近看节律紧凑,像行走的乐队,像高歌的方阵,像气派的大戏,把节日的喜庆气氛、庆典的祥和氛围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乳山传统的大秧歌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前面是执事部分。领舞人穿着大戏袍,戴着长胡须,左手擎着平顶伞,右手拿着马尾甩子,用甩子的不同变化来指挥队伍。领舞人以前叫“药大夫”,因他打的伞,伞沿垂悬着一些彩色布条,布条上写着各种中药名,有祛病祈安之意。他负责点报节目、活跃气氛、指挥队员们行进或起舞。他往往要现场即兴编唱歌词,唱些吉祥如意、祝福发财的话,以表示对所到之地的祝贺。他要庄谐适宜、稳健得体、扮相威严,其自身的舞蹈动作也很出色。好的领舞人多会些武术,八卦掌、少林拳、螳螂拳等招式,并将其引入舞蹈动作中去。配合领舞人的有香盘、彩旗、大锣、大鼓、大钹、小钹、堂锣等。像古代官宦上街一样,有打旗的,有鸣锣的,造势开道。所不同的是,官宦是为了让人避开,秧歌是为了让人聚来。
  中间是舞队部分。紧贴领舞人身后的是舞鞭组,舞动鞭子或彩竹。鞭舞也叫霸王鞭舞,相传楚霸王每打一次胜仗,都要在马上舞动马鞭欢庆,士兵们也折下树枝,学着霸王的样子欢舞。那振奋激昂、高亢雄壮的场面,吸引了老百姓,老百姓也纷纷效仿,逐步形成了这种舞蹈。鞭舞的道具是马鞭子,舞者按套路挥鞭舞动、变化队形。也有些地方使用的道具是彩色竹竿里面装上铜钱,挥舞时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紧随舞鞭组之后的是花鼓组,以舞动和敲打花鼓为主。花鼓组由青壮年男子组成,是大秧歌中最具活力和感染力的部分。他们武生扮相,讲究阳刚之势、健美之态。表演时,双臂挥舞,同时用右手拿鼓槌,按节拍击打腰间的花鼓,并按规定动作左右穿插,前后跳跃,真是龙腾虎跃,气吞山河。紧随花鼓组之后的是女子彩扇组,舞者手持彩扇,翩翩起舞,动作流畅,姿势优美。各组人数也可以增加,二三十人甚至百八十人,随其村子大小而定。各组合的舞步主要是走三步、踏一步,并且相邻的两纵队中相邻的两个舞伴,要不停地交叉换位,叫“三步一隔”。 
  后面是自由舞部分。根据各村人才不同,往往有双人舞、单人舞或者其它艺术形式。有趣的是,双人舞有固定的人物名称和表演套路,但唱词却在不断地变化着。搭档组合有:锢漏匠和王大娘、老头子和老婆子、丑婆子和傻小子、相公和媳妇、货郎和翠花等。内容多是打情骂俏、插科打诨,力求诙谐有趣。多人舞庄严有余而诙谐不足,双人舞诙谐有余而庄严不足,前后这样一调剂,庄中有谐、谐中有庄、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收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效果。 
  举几个双人舞的例子:锢漏匠和王大娘,故事原框架是说玉帝有个女儿,名字叫旱魃,她私自下凡,附体王大娘。锢漏匠是南天门土地老爷的化身,他受玉帝指派到凡间捉拿旱魃。秧歌表现二人相遇后机智周旋和戏逗打闹的情节。丑婆子和傻小子,纯粹是为了滑稽风趣而耍活宝。表演者要根据现场气氛装疯卖傻、忸怩装嗔、取悦观众,以能让人发笑为主要目的。货郎和翠花,是说乡间货郎到村送货,村里姑娘翠花来选货,二人既谈货论价,又互相爱慕,表现了十足的人情味和生活趣味。 
  其它形式还有跑旱船、耍龙灯、骑黑驴、踩高跷、舞狮子、唐僧师徒取经、猪八戒背媳妇等,也经常出现在大秧歌队伍中。 
  乳山大秧歌的伴奏以打击乐为主,兼有竹、管、弦等乐器。伴奏乐谱有《快走阵》和《慢走阵》两种,唱腔有《花鼓调》《跑四川调》《大夫调》《货郎调》及一些民间小调等。 
  乳山大秧歌现时有所改革,前面的执事部分现多以彩车代替,彩车载着锣鼓开道;中间舞队部分中的鞭舞现已很少见,花鼓和彩扇居多;后面自由舞部分中的一些套路还在,内容在变革,以宣传移风易俗题材为多。乳山大秧歌这古老的“街舞”,裹挟浓郁的时代气息,散发出新的魅力。
  乳山秧歌风格的分界线很明显,这在全国县域里是极其罕见的。乳山河以西,与海阳大秧歌同根同源,称之为乳山大秧歌;乳山河以东,则保持了小秧歌元素。明清以来,高跷、地蹦、舞龙、舞狮、旱船、花车、赶脚、打杈、花棍、採茶、龙灯、荷花灯、跑黑驴、小放牛、伞鼓舞、花鞭鼓、虎牛斗、独竿桥、撮擂子、摇葫芦、渔夫与樵夫、货郎与翠花、锢漏匠和王大娘、丑婆子和傻小子、唐僧师徒取经、猪八戒背媳妇、姜老背姜婆、大头和尚嬉柳翠等秧歌艺术形式,在乳山都出现过,“一村一品”耍小场、单项独立地演出,称之为乳山小秧歌。夏西火龙秧歌是典型创新的小秧歌形式。
  夏西村火龙秧歌,一条龙为一组。龙头很大,能喷火焰。龙身九节,每节80~90厘米,节箱内有蜡烛。节与节之间,有1.5~2.0米的绳索相联,龙尾修长,很有韵律,整个龙长28~30米。所有部位,都是用杆子擎着舞动的。前面有一位擎珠人,是领舞者,用龙珠引领全龙舞动。长长的“龙衣”,红底黄鳞,鲜艳无比。一条龙舞蹈起来,至少要16人高度协调才能完成。喷火的时候,是擎珠人和龙首舞者配合完成的。喷火绝技是夏西人祖传的。夏西火龙,单条起舞,就足让人震撼的了,如果是“二龙戏珠”“五龙拜月”“九龙朝阳”,可以想像是何等大气、何等壮观、何等热闹。
                 
乳山大鼓
   
  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是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兴趣。从旧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是乳山乡村最主要的文艺娱乐形式。盲人演唱组合,各村争相请艺,很受欢迎。
  那时的盲孩,几乎都拜师学艺,从事这种大鼓的演唱。嗓音条件差的,做乐手;嗓音条件好的,做歌手。曾涌现出一些明星式的盲艺人,深受听众喜爱。著名的盲艺人,拥有粉丝团,跟场助兴。在文艺生活贫乏的岁月里,劳作一天的人们,晚上能提着小凳子,到街上听大鼓,那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乳山大鼓的伴乐有小鼓、三弦、坠琴、胡琴、钢板、笛子等,合奏起来美妙动听。唱主角的要边打鼓,边打钢板,其他人员或伴奏或和唱,抑扬顿挫,同调别韵,格外好听。有时候,也能一个人自拉自唱,或者自弹自唱,真是一人一台戏,饶有趣味。
  演唱的剧目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依次有《封神榜》《绒线记》《秦香莲》《杨家将》《说唐传》《三国》《七七事变》《白毛女》《三上桥》《小二黑结婚》《乳山英模谱》《农业学大寨》等。
  关于乳山大鼓,现可找到的记载资料大致有:1941年以后,在抗日政府的组织下,乳山成立了“盲人抗日救国会”,编排抗日节目,走乡串村,进行爱国救亡宣传。1953年改为“盲人曲艺协会”,共有会员40多人。1963年扩大组织,会员成倍增加。1977年,文化馆把盲艺人分成了几个组,对外使用“盲人宣传队”的名称,分赴各地巡回演唱。广播站也时常灌制录音,在广播里播放。
             
乳山渔民号子
  
  渔民号子,在乳山的渔民中,现在已经很少能听到了。机械代替了强体力劳动,马达声也代替了这种高昂的渔歌。
  喊号子,各地多称为唱号。领唱的叫领号,是劳动的指挥者;和唱的称为接号,是劳动的参与者。目的是同声引同心,同心凝同力,齐心协力地把劳动任务完成好。
  劳动号子有小号大号之分,渔民号子大号居多,小号也有。大号有抬船号、拉船号、装网号、拾锚号、摇橹号、追鱼号、上网号、装舱号、拉绳号等;小号有系浮号、溜网号、捞鱼号等。
  如推船号:“一二一呀,力要齐呀,使劲推啦,出海去呀!” 撑帆号子:“哎伊来哟,握紧绳呀哎,使劲拽呀,把篷撑呀!趁好天呀,多打鱼呀,鱼满舱呀,有钱粮呀!” 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些号子里还有安全生产的内容,如“带眼神呀,注意手呀,看着脚呀!”
  乳山渔民在解决超负荷劳动、与风浪搏斗的过程中,为了能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大家能够同心同德、精神振奋、形成合力、产生爆发力,攻坚克难,完成任务,从而产生了渔民号子。
  渔民号子中,大号那种刚劲浑厚、铿锵有力、洪亮豪放、明快高昂、粗犷豪迈、矫健辽阔、气吞山河的呐喊,小号那种优美悠扬、欢快流畅、抒情委婉、诙谐幽默的吆喝,都透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有着强烈的精神调节作用。只有置身于劳动氛围中,才能品出韵味。       
                
乳山剪纸
  
  乳山剪纸分为两大流派,大孤山一带的剪纸粗犷豪放,求神似不求形似;午极一带的剪纸精巧细腻,追求形神俱备。乳山剪纸从类别上分,大致有婚庆类、寿庆类、节庆类和丰庆类。
  婚庆类。主要是用于装点结婚的新房。这类剪纸多有“红双喜”“鸳鸯图”“麒麟送子”“喜鹊闹梅”等,贴在新房的窗上、墙上、大镜子上,在美观中增添喜庆氛围。
  庆寿类。主要是为了给老人祝寿。用蒸好的“长岁”“寿桃”等面食给老人当贺寿礼品,并剪有“百福百寿”“松鹤延年”等图案罩盖在礼品盒上。老人收到礼物后,把剪纸取出来,贴在自己房间的墙上。
  节庆类。主要是为了给节日增加热闹气氛。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时候,剪成“八方进财”“财神临门”“连年有余”“春回大地”“屈原问天”“嫦娥奔月”及戏剧人物、民间故事、古钱等图案,贴在窗户上、门楣上、照壁上、室墙上、屏风上。
  丰庆类。原意是庆贺农业丰收,寓意是企盼丰收。剪纸内容多为收成产品、兴旺景象、子孙满堂、风调雨顺等。其中常见的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莲花游鱼”及神话人物等。有的剪成条幅式,贴在家门的横楣上;有的剪成对联状,贴室内门框两边;那些方形的,贴在粮囤、梁柱、门楣、窗檐、神笼、水缸上,甚至牲口棚子、猪羊圈栏等地方。
  乳山剪纸从用途上分,大致有图纸留样类、器具装饰类、窗花点缀类和仰棚美化类的。
  图纸留样类。从前的妇女多从事刺绣,一是加工产品销往外地;二是刺绣衣服、兜肚、枕头、毛巾、鞋帽等自用。不论是外销或者自用,那些精美的刺绣图案,一代一代的妇女,都是用剪纸的方法留下了基样。刺绣时,会画的,照着剪纸图案画在刺绣布上;不擅长画的,照着剪纸的样子,剪裁清样,直接用清样铺在布上进行刺绣。
  器具装饰类。人们或是图美观,或是图吉利,要把家用的纸笸箩、面缸子、点心盒、梳妆匣、针线盒子等,根据物件的用途,剪贴上花卉果蔬及各种小动物图案;在柜门、桌侧、毛筒、大镜子上,贴上“春色满园”“梅花报春”“喜鹊共舞”等剪纸图案。
  窗花点缀类。因能看到的人多,所以这类剪纸相当讲究。从前是木窗,用白纸裱糊在窗棂上,家庭主妇多根据自己的喜爱,用红纸剪出祥禽瑞兽、花草鱼虫贴在窗户纸上。老年人房间的窗上多是剪些“松鹤寿万”题材的,新媳妇房间多是剪些“鸳鸯戏水”题材的,小孩子的房间多是剪些“娃娃抱鲤”题材的,待嫁姑娘的房间多是剪些“织女牛郎”题材的。在美化居室环境的同时,也起到了提示房间主人身份的作用。
  仰棚美化类。以前民房房间里的天棚,多是用高粱秸扎架子,再用纸裱糊起来,叫扎仰棚。仰棚裱糊好了,就开始贴棚花。棚花分中间主花、周边衬花两大部分。主花多是正方形的,规格30~60厘米之间。图案有“龙凤呈祥”“四鹊闹梅”“凤凰牡丹”等。这种剪纸最复杂,既宏阔大气,又细腻清秀。仰棚四边及四角的衬花,也要与主花搭配好,追求温馨和谐的效果。后来兴起印刷的仰棚专用花纸,花纸上印有各种各样的美丽花纹,仰棚剪纸逐渐被取代。
  剪纸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乳山母传女、婆传媳、嫂传姑,在生她们、娶她们的地方,生根发芽、交汇发展;她们借助花鸟鱼虫和神话故事抒发情怀、寄托美好愿望,从而产生了剪纸这朵民俗艺术中的奇葩。    
             
民  谣
  
  乳山境内自古有传唱民谣之习俗,尤以童谣(儿歌)为多,旧时民谣主要是反映家庭伦理道德内容。抗日战争时期,歌颂八路军和动员人民参加抗战的民谣广为流传。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民间又相继出现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反映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活动和抨击时弊等内容的新民谣。

 〔附〕境内民谣选录
 
其 一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喝,下不来,
          唧唧嘎嘎叫奶奶。
          奶奶说:
          偷油喝,心眼坏,
          下不来,太应该。
          老鼠磕头求奶奶,
          好奶奶,我再改,
          从今再不上灯台。
   
其 二
  
          小板凳,坐歪歪,
          爷爷娶了个好奶奶。
          又搽粉,又戴花,
          喜得爷爷乐哈哈。
 
其 三
  
          山鸦鹊,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把娘丢到山沟里,
          媳妇背到炕头上。
          蒸饽饽,熬鸡汤,
          不吃不吃又端上。
          娘在山沟饿肚皮,
          整天两眼泪汪汪。

其 四
 
          小白菜,叶儿黄,
          俺从三岁没了娘。
          说个后娘三年整,
          添个弟弟比俺强。
          弟弟喝面俺喝汤,
          弟弟吃米俺吃糠。
          一肚苦水无处诉,
          端起饭碗泪汪汪。
  
其 五
  
          天亮了,鸡叫了,
          二嫚子送饭来到了。
          什么饭?
          油(儿)饼,咸鸭蛋,
           吃饱肚子使劲干!


其 六
    
          人多懒,龙多旱,
          母鸡多了不下蛋。
          儿郎多了爹上山,
          媳妇多了婆做饭。
      

牛郎棍
  
  牛郎棍武功起源于明末清初,为栖霞抗清起义领袖于七所创,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三百多年前,明末科考得中武解元的于七是威震胶东的农民起义领袖,遭受清军大举围剿,与清军浴血奋战后身负重伤,突出重围逃到宁海州西南乡留格庄村,被清晨习武的少年萧思德救回家中。萧父文和是本村族长,为人正义,又精医术,经其精心调治,于七得以康复,化名“燕飞”,隐居萧家一年有余,后去崂山华严寺出家为僧。
  于七在萧家目睹了萧公阖家的忠厚善良,且萧家对其有救命之恩,便将自己的身世据实相告。萧公对于七早有所闻,便以“放牛郎”为名,将于七隐于家中,并让儿子萧思德辍学帮助于七。他们二人以看牛为业,早起晚归,躲过了清廷的一次次缉捕。于七见思德聪慧机敏,胆识过人,又有扎实的武功根基,甚为喜爱,便收为徒,不仅将拳脚功夫尽数相授,而且把自己平生所学招法融于一放牛棍中,精心传于思德。思德不负师望,刻苦练功,拳脚功夫日长,更把一根放牛棍舞得上下翻飞、出神入化。萧氏后人为纪念先师,将师传之拳脚功夫取名为牛郎拳,师传之棍法取名为牛郎棍,牛郎棍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集刀、枪、剑、戟、鞭等技法于一体,套路招式严密,刚劲有力,节奏分明,连贯通达,灵活多变,以快、奇、巧制胜。它提倡以意领气,以气发力,以静制动,天人合一,是一套修性养神、技击壮体的高效内家棍法。
  于七起义之壮举已随岁月流逝,但其所创之武技却由萧氏后代发扬光大,传承至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武林绝技。牛郎棍第十三代掌门人萧明魁是萧家牛郎棍第十三代唯一继承人。萧先生四岁时入南庙山随雪云大师习武;八岁随父萧和恭及亲友习祖传“牛郎门”拳械、八卦掌、太祖长拳等,后随其祖父萧云龙习螳螂拳;七十年代初拜著名陈式太极拳名家洪均生先生习陈式太极拳,为入室弟子。1979年调入乳山市公安局经纶丝绸厂派出所任所长,直至退休。萧明魁先生为乳山市牛郎棍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武术裁判。
  萧明魁师从名家,博采众长,武德高尚,武功非凡。1983年,萧明魁打破了族规门律,将三百余年秘不外传的“牛郎棍”献于世人,并公开向社会传授和推广。这一武术奇葩,设招严谨科学,攻守平衡,能更好地起到健体益智作用,倍受武界推崇。不但国内习学众多,美国、日本、荷兰、阿根廷、意大利等国家也设有教学组织。如今萧先生记名弟子81名,世界各地共有弟子逾千名,为弘扬中华武术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