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志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建资源  >>  地方文献  >>  乳山市志

概述

2015-03-24 10:44:05

 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北纬36°41′至37°08′,东经121°11′至121°
51′。 东邻文登,西毗海阳,北接牟平,南濒黄海,总面积1653.89平方公里。辖16
镇60 1村。总人口63.2万,其中城区人口6.25万。
   乳山市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区。境内山地、丘陵、平原相间,气候温和,雨水较为
丰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位于市境东西两侧的乳山河、黄垒河沿岸的冲积平原,
土地肥沃,是重要的小麦、玉米生产基地。北部山区和中部丘陵地区是重要的花生、
水果产地。所产大花生以果大粒饱、色泽鲜艳、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所产水果有苹
果、阳梨、桃、杏、樱桃等10余个品种,其中以苹果、阳梨最为有名,享誉国内外。
   乳山市矿藏资源和海洋资源丰富,素有“金岭银滩”之称。在现已探明的金、银、
铜、铁等金属矿藏中,以金矿石储量最丰;已探明的非金属矿藏有大理石、花岗石、
石墨、磷、钾长石、重晶石、石英、硫等,以花岗石、大理石储量最大。全市海岸线
长达185.6公里, 广阔的海域盛产对虾、鹰爪虾、带鱼、梭鱼、鲅鱼、黄花鱼等80余
种鱼虾,肥沃的海滩盛产泥蚶、杂色蛤、牡蛎等40多种贝类。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发展
渔业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
   乳山市依山傍海,风光旖旎,自然景点颇多。群山环抱的乳山口海湾,集山、水、
岛、滩为一体,风景迷人;奇石林立的山,24处景点和70余处景观引人遐思,令
人神往,堪称“天然石雕园”;群峰叠嶂的马石山,保留着原始山林特有的风貌;元
时曾为北方三大道观之一的玉虚观,岩峭谷幽,林深水奇,独极一方之胜;风景如画
的省级银滩旅游度假区,葱郁的松林、洁白的沙滩、湛蓝的大海、恬静的渔村,构绘
出一幅美丽的海滨胜色。
   据出土文物考证和史籍记载,远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人类居住。数千年来,
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着人类文明。商、周时期,农、牧、渔业已很兴盛。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 ,在境内置育犁县,当时农业已较发达,人民已将柞茧用
于缫丝制帛。隋时,采金业兴起。唐时,乳山口已成为与外埠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口
岸。明时,缫丝、制盐、酿造、食品等手工业已很发达。至清末,夏村、乳山口等地
已成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商贸之地。
   然而,由于旧中国数千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生产力极为低下,优越的自然条
件和资源得不到利用和开发。人民生活贫穷,多数劳动人民辛勤一年不得温饱,遇上
灾年,或沿街乞讨,或背井离乡闯关东谋生。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军阀的混
战,地方官府的横征暴敛,更使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20年代,先后爆发了宋煊文等人领导的抗捐抗税斗
争、段成斋等人领导的冯家集农民暴动、以及于寿堂、张乃晨、于洲等人领导的驾马
沟农民协会武装暴动等震撼胶东的农民武装斗争。1930年,境内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活
动。 1932年,中共牟海县委建立,自此,境内人民的革命斗争翻开了新的一页。193
3年,中共牟平县委、中共胶东特委在境内建立,翌年,中共海阳县委也在境内建立,
境内成为胶东地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1935年,在中共胶东特委的
领导下,于境内举行了闻名胶东的“一一.四”西路暴动。1941年2月,中共胶东区委
为巩固抗日根据地, 划牟平县南部和海阳县东部707个自然村成立牟海县。是年3月7
日, 牟海县第一次参议员会议召开,宣告牟海行署正式诞生。1945年1月,牟海县更
名乳山县。
   建县后,全县人民在中共牟海县委和牟海行署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
投降派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1942年9月,牟海县全境获得解放,成为胶东抗日根据地
的后方基地。在抗日战争中,全县有5000余名热血男儿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参加八路军,
有779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解放战争时期,乳山人民节衣缩食,不遗余力支援前线,
有近万名青壮年参加解放军, 2万名民工随军出征,数百名干部随军南下开辟新区,
有2937名优秀儿女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全县人民在全力以赴支援解放
战争的同时,投入如火如荼的“土地改革”运动,从地主手中夺回了土地,实现了耕
者有其田,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正值战争年代,中共乳山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是一
切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无法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生产,乳山的经济、文化仍十分落
后。1949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06亿元。长期处于主导经济地位的农业,由于
耕作技术落后,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粮食亩产只有100多公斤。全县仅有工业企
业17家, 其中手工业社11家,工业总产值仅341万元。商业萧条,只有在县城和较大
集镇有几家私营商号和规模很小的公营商店及刚组织起来的合作社,全县社会商品零
售额不足500万元。 人民生活贫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33元,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
266元。
   建国后,经过医治战争创伤,实行对农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乳山全面进
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此后,几经曲折,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领
导下,总结经验教训,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民经济有了长足
发展。至70年代末,全县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飞速发展。1988年,乳山被国务院
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乳山撤县设市。至1995年,全市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4.1亿元,是1949年的32倍。财政总收入达到1.53亿元。
   乳山的农业,50年代中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农
业生产条件初步有所改善,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50年代末,以“共产风”、“浮
夸风” 为标志的“大跃进”,使农业遭受严重破坏,196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由195
7年的2.76亿元降到1.58亿元。1962年后, 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
案)》,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农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70年
代,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先进耕作技术,扩大农业机械作业范围,农业
持续稳步发展,197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5.12亿元。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但
因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仍然较差。80年代,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全面推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农民冲出了自然经济的田园樊篱,树立了商品经济观念和
创新进取意识,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立足当地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两水”
(水果和水产品)生产,实现了单一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的转变,传统农业向高产、优
质、高效现代农业的转变。进入90年代,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稳定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5年,全市粮食总产
达到32.81万吨, 花生总产6.82万吨,果品总产20.65万吨,水产品总产22.32万吨,
乳山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粮食、花生、果品、水产品生产基地县。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
29.16亿元,是1949年的14.9倍;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7.87亿元,是1956年的156.62
倍。
   乳山的工业,建国后通过对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集体和国营
工业逐渐发展。1957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发展到11家,县属集体手工业社19家,工业
产值1097万元。1958年,“土法上马,大办工业”,盲目建立一批矿冶、机械、化工
企业,经济效益很差,后经60年代初的“调整、充实”,逐渐成为乳山工业的发展基
础。60年代后期,公社集体工业兴起。由于能源和原材料等条件制约,工业发展缓慢,
工业产值一直在1000余万元上徘徊。进入70年代,电力事业的发展,使乳山工业步入
机械化生产的新时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70年代末,初步形成了冶金、机械、电
力、化工、建材、食品、艺品、电子、服装等20多个门类的工业生产体系。80年代起,
实行改革开放,乳山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成为乳山工
业的重要支柱。1986年,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改变了农业在乳山经济中长期
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此后,工业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企业实行“外引内联”,先后建
立起50余家中外合资和跨省、跨地区的经济联营企业、技术联合企业,并以骨干企业
为龙头组建一批企业集团公司,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进入90年代,改革企业经营机制,
推行股份制改造和租赁经营,大力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同时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开发
市场适销对路产品和出口产品, 工业产值以年均33.44%的速度递增。至1995年,全
市发展到3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产品,全部工业总产值78.22亿元,为1957年的713
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2.84%。利税总额达到3.29亿元。
   交通、邮电和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50年代,国家和省投资修建县
内主要公路干线。60年代,发动群众修建了公路支线和乡村公路,至70年代初,境内
公路网络基本形成。80年代后,以提高公路等级为重点,对县内干线公路进行拓宽和
路面硬化。 199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31.2公里,实现村村通汽车。乳山口港
码头经过三次扩建,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50万吨,被批准为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是年,
横穿乳山的桃(村)威(海)铁路正式试运营,至此,全市形成铁路、公路、海上三位一
体的交通运输网络。邮电事业发展很快,1952年县邮电局开办电报业务,次年开办电
话业务,1958年实现乡乡通电话,60年代末实现村村通电话。1978年实现电报通讯电
传化、县城电话自动化、县至乡镇电话载波化。1990年开办无线寻呼业务,1991年实
现城区电话程控化, 1993年开办移动电话通讯业务, 1994年实现农村电话程控化。
1995年,全市邮电计费业务总量达3489万元,市话普及率为15.38部/百人,农话普及
率为2.03部/百人。 城区建设自50年代起步,70年代后建设步伐加快。进入90年代,
一座新兴的花园式海滨城市逐渐形成。1995年,市区总面积达12.3平方公里,是建国
初期的10倍,市区公用建筑总建筑面积达145万平方米,居民住宅总建筑面积达184.9
万平方米,分别是建国初期的290倍和43倍。街道总长96公里,绿地面积353万平方米。
至1995年,连续三年获山东省“卫生城市”称号,并夺得山东省城市建设“齐鲁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项事业竞相发展。科技事业建
国后受到党和政府重视,50年代,群众性的科技革新活动广泛开展。70年代后,专业
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农业、工业、卫生战线均取得一些科研成果。80年代后,各
类科研机构相继建立,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全面展开。至1995年,全市共有各类科研机
构17个,各类学会、研究会15个,乡镇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80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78万人。 取得地级以上表彰的科研成果98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36项,地级5
0项。并被评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名列第60位) 。境内60年代即普及了小学教育,
70年代普及了初中教育,80年代发展了高中教育、职业中专教育和成人教育。1995年,
全市有小学373所, 在校学生4.68万人;初级中学42所,在校学生3.66万人;高级中
学6所,在校学生5240人;各类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8所,在校学生3888人;参加各类
成人教育的在校学生3000多人。建国后,各类文化机构相继建立,群众性文化活动日
趋活跃。80年代后,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盛况空前。1995年,全市有文化馆、图书馆、
文物管理所、 电影发行公司、艺术剧团等文化事业机构,建立企业业余艺术团6个,
农村文化站16个, 厂矿、农村文化活动室600余个。同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50年代,县有线广播站建立,70年代,县、社、队三级有线广播网形成。80年代末,
建立乳山人民广播电台。进入90年代,相继建立了乳山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卫生医
疗事业发展很快,50年代初,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相继建立。50年代末,各乡、镇医院
建立。60年代,各村普遍建立卫生室,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改变。80年代后,县、
乡镇两级医院的医疗设施不断更新,医务技术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995年, 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90处,专业医务技术人员1452人,设病床954张,城乡
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人民健康水平提高。 人均预期寿命由1941年的33岁提高到
74.15岁。
   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1995年,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
33元增加到1977元, 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由1949年的266元增加到3603元;农村居民
人均消费水平由1949年的32元增加到176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49年的86元
增加到3611元; 城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55年的6.1平方米增加到10.8平方米,农
民人均占有住房面积由1955年的8平方米增加到22.8平方米; 农村居民和城区居民人
均年末储蓄余额分别由1953年的0.05元和178元增加到1241元和10996元。
   半个多世纪以来,勤劳纯朴的乳山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用自己的血汗谱
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如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上,定能一如既往地发扬
优良传统,克服目前存在的人口多土地少、工业起步晚、地方财力不足等制约乳山经
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和衷共济,励精图治,把乳山这片“金岭银滩”建设的更加美丽、
富饶、文明、昌盛。
   (本文引用的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均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