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建资源  >>  地方文献

《乳山古今名人》之近代名人

2015-03-24 10:35:41

近代名人

(1840~1949年建国)
 
勇将名臣
八卦拳师 宫宝田
 
宫宝田生平(1870~1943年) 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人。
清末著名拳师,因武功高强曾获钦赐黄马褂,在清朝近三百年间,汉人获此殊荣者,仅有宫宝田、黄三太二人。
幼时曾入私塾就读4年。因家境贫寒,13岁经人介绍赴北京元亨利堆房(米行)当学徒,同年拜在清廷大内武林总管、八卦游身连环掌始祖董海川之大徒弟尹福( 字秀朋)门下习武学艺。因其勤学苦练,武功长进很快,被董海川相中,亲授八卦秘宗,成为正宗八卦游身连环掌的第二代传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宫宝田被召入宫,任护卫首领,加封四品带刀侍卫,先后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近身侍卫,清廷最后一任大内总管。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宫宝田奉诏保驾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撤西安。1901年,返銮后,光绪皇帝见宫宝田武功卓越,胆识过人,保驾有功,特赐其黄马褂一件。
但宫宝田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对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廷上层统治集团失去信心,遂于1905年弃官回乡。
在乡17年,深居简出,为人谦和,从不在人前炫耀身怀武功。后应乡人所求,在本村和海阳郭城一带,教授八卦掌入门功夫。
1922年,奉系军阀张作霖慕名特邀宫宝田为贴身保镖。初见面时,张作霖见其身材瘦小,貌不出众,疑其武功有诈。宫宝田窥透张作霖的心思,愿与比试,遂退二十步外请张作霖以枪击之。
号称枪法百步灭香火的张作霖连射两枪,皆未击中,正欲寻觅再射时,却听宫宝田在其背后说:“我若想要大帅的命,恐怕不用大帅转头了。”张作霖佩服至极,委任其为东三省巡阅使兼奉军总教练。后来,宫宝田曾多次在日本人制造的事端中保护张作霖化险为夷。
1928年春,宫宝田奉命留北平警卫张学良。“皇姑屯事件”发生后,他辞职重归故里。
晚年,宫宝田先后在乳山、牟平、烟台等地组织起数十个民间八卦拳社,广招门徒,精心教授,培育了大批八卦拳传人。
抗日战争时期,转战胶东的八路军将领许世友曾亲往登门拜会。宫宝田收徒极重人品,授拳时注意武德熏陶,灌输爱国思想。其徒弟中,有不少人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生命。其得意弟子王壮飞拜师时,大为惊叹其跃身即可抓住过空飞鸟,一把绿豆可握成碎粉等绝技,潜心随其学艺十年,建国后成为八卦拳第三代宗师。王壮飞之子王翰之经传授,也尽得师爷真功,担任了新加坡武术教练总会技术顾问,并被新加坡国防部后备军协会邀为八卦拳教授。另一爱徒刘云樵(号笑空,居台北市)武功已达入化境地,成为台湾正宗八卦拳大师。
1943年6月27日,宫宝田病逝青山村,终年73岁。
宫宝田轻功三事 清末著名拳师宫宝田,早年先后担任光绪皇帝的近身侍卫和张作霖的特邀贴身保镖。“皇姑屯事件”后,年近六旬的宫宝田返回故里,招乡人传授八卦拳艺。
宫宝田虽武艺超人,但却为人谦和,从不在乡人面前炫耀武功,有时露两手也是为了让乡人高兴。
一日,他与本村几位老者在房山墙下品茶,一位老者说:“宝田老弟,听说你武功盖世,何不今日露两手给老哥们长长见识。”宝田便端起茶壶先给诸位斟满,又将自己另一手中的茶杯斟上茶,说声“请”,诸位老者还未来得及端起茶杯,只见宝田右手执壶,左手举杯,已飞身上了屋脊。他站在房顶朝下面惊呆的几位老者又说一声“请”,话音未落,便从房上轻轻地落到原来他坐的木凳上。观其手中茶杯,茶水竟一滴未溅出。诸位老者齐声喝彩:“神功!神功!”
  青山村东小河旁有一棵柞树,高两丈许,树顶有一喜鹊窝。一日,一群村童围着此树要掏喜鹊蛋,他们用棍子捅,捅不着,用石块打,打不下。这时,群童见武艺高强的宝田爷爷路经此处,便围上去央求说:“宝田爷爷,帮我们把这树上的鹊窝勾下来吧。”宝田看着这群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便答应他们的要求,说声:“你们都站到远处去。”群童刚离开树下,只见宝田一个鹞子翻身,站在一根手指粗的树枝上。他又顺着这根树枝走到鹊窝前,把鹊窝端在手上,让树下群童看清里面无鹊无蛋后,又放回原处。这时,只听见咔嚓一声柞树枝断了,群童吓得闭上眼睛,不忍心看见宝田爷爷从树上摔下来。但待他们睁开眼睛时,却见宝田爷爷已稳稳地站在地上,人落地时未有一点声响。
  一年秋天,宝田去邻居家串门,院内有一群姑娘、媳妇围在一起掰玉米。他们见宝田到来,便嚷开了,其中一位媳妇说:“田爷,我们都听说你做起轻功,身子比鸡毛都轻,今天来两下给我们瞧瞧怎样?”宝田笑着走近院子里放着的一个空笸箩箱旁,双脚一跳,跳到空笸箩箱边上,连续走了三圈,空笸箩箱不摇不晃,妇女们惊叹不止。
 
文化名人
田园诗人  杨玉相
 
杨玉相生平(1840~1932年) 字子瑜,乳山市崖子镇东凤凰崖村人。
自幼“天才绚烂”,善书法诗文,青年时即“文名大噪”。清咸丰八年(1858年),中举,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后不满慈禧太后的专权跋扈,辞官归里,自称半瓠散人,专工书法、诗文,著有《观我堂诗集文集》。
晚年设帐乡里,变卖家私、土地,兴办教育,“百里外多负笈从游者”。
民国初年,学生吴佩孚多次请其出山任职,均被拒之。常告诫子孙,“一不当官,二不经商,做耕读之家”。92岁寿终。
杨玉相赠对联 杨玉相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中举,同治十三年中进士,补任礼部主事。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垂帘听政,杨玉相愤懑不平,辞官回到故里,过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自号半瓠散人,陶醉于书法诗赋之中。
有一年,胶东大旱,庄稼歉收,外表尚似显贵的杨家经济已经拮据。新年将至,杨家老雇工来找杨玉相讨要工钱。此事难住了杨玉相,他明白老雇工家有妻小,要靠工钱养家糊口。灵机一动,抱歉地对老雇工说:“老朽实在无力付你工钱,赠你一副对联吧。”说话间,一副对联挥笔而就。老雇工心想,平日杨家待我不薄,现今杨家经济拮据却是实情。无奈接过对联,扫兴地踏上了回家路途。
中午路过一小镇酒店,进店讨水喝。店主见其愁眉不展,便问究竟,他便将杨东家赠对联之事说与店主听。店主向老雇工索要对联细看后,笑着说:“老哥,这副对联可赠与我,我付你工钱!”说着即唤店小二从后屋搬出盛银箱子,数点了二十两银子交与老雇工手中。
老雇工此时方晓得东家杨玉相赠联之意。心想:小人那晓得杨东家的笔墨如此值钱,原先真错怪了他老人家。
杨玉相《仪凤庄记》半瓠散人世居松椒山下,莲溪绕村,五柳垂门,固日置身图画中,而散人志耽山水,犹以为未足,更于松椒山之东南五里,卜营别墅焉。其地山祖东北,水出西南,岩壑之竞秀争流,不可胜举,兹特记其尤者:
  东山横亘,嶻如城垣,中一峰尖秀特甚,脉正出作平矼形,前突起,迤逦而下,分脉右展左缩,如凤仪盘舞形,又前为细项,复微突,如凤翘首形,下有卷阿,又有小涧,如凤珠欲启形,因象形而名曰仪凤岗。岗之尽处,为仪凤庄,即散人之别墅也。此地初无人居,散人择优选胜,谓可斯歌而斯聚也,因诛茅采椽,额其中曰宿云山馆。馆东偏,种梨数百株,读王建“梦中唤作梨花云”句乐之,乃构广厦三楹,额曰唤云轩。轩之后,叠石为山,曰碧玲珑,右为夕佳阁,阁之下为餐霞洞,乃炊餐处也。洞极幽奥,而室复欲高旷,爰高筑阶级,倚山为屋,横石床于中,而琴眠其上,额曰眠琴室。其前则长廊数楹,西与轩接,凿池其下,扶栏而观,为镜鳞榭,为在在池。由廊东,穿而入,梯而登,小楼三间,题曰听雨,北为学稼居。复以曲廊环之,而庄于此乎落成。斯庄也,水抱其前,而山罗其外,青嶂翠献,左萦右拱,悉蜿蜒奔赴而归向于仪凤之一岗。立岗而望,孤峰前耸,有数石高插峰巅,其一上平下直,高可三尺,如笏形,因名之曰抱笏顶。水口北岸之山名石缕,有石缕缕穿河而过,直达南巅,河中石黧黑作门槛状,此水口之一大关锁也。其上游有石横截中流,取形家言为罗星石。又其上曲涧中,石如龟形为龟石。河之西岸,石尖而长为蛇石。岗之平矼处,有石突兀孤奇为阳明石,俗名饽饽石。岗之对坡,有月明石,大可盈亩,圆满如月形。爰凿石植柱而架亭焉,榜之曰广寒清虚。阳明石之南坡,有泉出自三角石中,为三角泉。坡之阳有泉涌自两涧石中,一侧出,一上出,相对如蟹眼状,为蟹眼泉。于二泉合流处,横桥其间,高通两岸,为卧虹桥。桥之上湍激流清,节节作高屋建瓴势,为连珠滩。以上筑坝畜水者四,建桥引路者三,其束入峡口者为度峡桥,平铺波心者为卧波桥,而喷雪一桥,则桥与坝合而为一,俯桥而下瞰之,水出螭口,雪练飞舞,较之“龙池喷雪”不无仿佛。又其侧,高台近水,为得月台,台之下为海棠窠。过桥而东,为小东坡。夫土有所宜产,水有所宜生,其物类至为繁多,故于卧虹桥之左右种竹,曰竹澳。卧波桥之上下种莲,曰莲塘。以及苹洲蒲渚,堤柳街槐,靡不躬自栽植,而爱惜呵护之是力。散入宦游既倦,考槃在兹,竹杖芒鞋,计一岁之中逍遥于庄也居多,因自命其处为行窝。援笔而为之记。
 
勇将名臣
天下清官第一  李尚卿
 
李尚卿生平(1833~1905年) 字子仁,乳山市乳山口镇常疃村人。
幼时勤奋好学,弱冠之年即文名大噪。后屡试不第,徙辽海、承德从教谋生。教书之余,博览群书。清同治九年(1870年),在承德参加乡试中举,光绪三年(1877年),中进士。初补授湖南安化知县,光绪十三年改授邵阳知县。
刚到任时,遇京城差官巡视邵阳,尚卿以葱汤、麦子饭相待,差官大怒,将桌上饭钵摔碎。尚卿从容捡起碎钵,请差官走到窗口,指着窗外农舍感慨诵道:
“麦饭葱汤君莫嫌,瓦钵粗碗亦堪怜,请君抬头四处望,多少人家未生烟。”差官听后,
自感惭愧。
翌年,县民在县衙前为其立“李子仁德政碑”。碑中称:“调伊县邦,具多善政,沾濡厚泽,愧涓滴之莫酬,镌勒贞珉,并河山而不朽。”李尚卿离任后,县民又在城东门外为其铸铁质“李子仁去思碑。”他得知后,作《留别邵阳士民》诗十四章,其一曰:
“云霓相望几多时,捧檄驰来竟未期,九月匆匆成底事,岘山羞对路旁碑。”(见《资阳遗爱集》)。
光绪十四年后,又先后调任新宁、湘潭等县知县,每到一县,必先肃整讼师衙役,平反冤狱,抑制豪强,革除陋弊。任湘潭县令九个月便结案盈千。见县民遥役繁重,下令革除苛捐杂税,蠲免兵款万余贯。因其操守廉洁,勤政爱民,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朝廷,誉其为“天下清官第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擢升衡州知府,授朝议大夫。上任途中患病,以疾解任。同年12月,卒于长沙,柩归故里安葬。
生前酷爱藏书 ( 所藏《四库全书》由其后人于1943年献送东海专署),所撰时文、诗赋、杂记十帙散失。
  
勇将名臣
瑞泉中学创始人  徐宗尧
 
徐宗尧生平(1874~1960年) 名明述,字宗尧,号灵山道士,乳山市徐家镇徐家村人。
出身于殷富家庭,学识渊博,勤书善画。青年时期,徐宗尧受“戊戌变法”影响,倡导兴办新学。1913年,与西峒岭村姜吉德在本乡寺山创办了瑞泉小学。
1921年,被选充民国山东省议会第三届议员,返乡后筹建瑞泉中学。为筹集建校资金,奔走于县内外亲朋好友之间,又先后去东北、北京及南方各地募捐。乡里木瓦工匠在其感召下,自愿义务参加修建校舍。
1925年,境内第一所中学瑞泉中学建成,徐宗尧被乡人推举为该校董事长,并亲登讲台,向学生授课。
1942年,出任胶东解放区临时参议会副参议长,每次回乡,关注百姓疾苦,过问家乡教育,深受乡人敬重。
1947年,因年高离职回乡。1960年12月逝世,终年86岁。
瑞泉中学旧址  位于乳山市徐家镇徐家村北2公里的寺山阳坡。该处原为寺院,1913年,徐宗尧、姜吉德与寺院和尚交涉,经政府裁决,在此建瑞泉院小学。1925年,改为瑞泉中学。
1933年3月,中共胶东特委委员刘经三利用担任学校董事长的身份,安插一批中共党员和进步教师,以解释“三民主义”为题,向学生灌输马列主义,发动学生与反动教师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从而在教师、学生中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
建国初期,该寺院拆除,只存有寺院建筑地基、古井和瑞泉中学捐款纪念碑。
 
勇将名臣
 
为民请命  宋煊文
 
宋煊文生平(1853~1915年) 字华章,乳山市海阳所镇南泓村人。
9岁入私塾,18岁父母去世后辍学。劳碌之余,发愤自学,中监生。后因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于1874年携全家迁至杜家岛棉花山为富户看庵。
煊文性情刚烈,主持正义。他自幼饱受地方官绅欺诈,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海阳知县吴延祚滥加浮捐,鱼肉百姓。煊文亲赴县衙,据理力争,迫其革除了违法征收的苛捐杂税。
新任知县方奎继任后,正值荒年,为中饱私囊,不顾百姓死活,依然横征暴敛,于宣统元年(1909年)秋,强令乡民将铜元制钱按三七搭配完纳钱粮,无制钱者,每两丁银加征京钱600文,翌年春季,不纳制钱者再加征360文。煊文出于义愤,串动乡民数次联名上书请求裁减捐税,抚济灾民。方奎非但不理,反于1910年5月3日将煊文监生除名,逮捕入狱。
时逢登州知府文淇查案至县,煊文其子埙吉为父拦舆鸣冤,亦遭禁锢。此讯传出,激起四乡百姓震怒。南泓村煊文同族宋维屏等四处奔走,联合徽村高启旺等人,组织民众万余人,于6月6日攻破海阳城(凤城),救出宋氏父子。6月7日,方奎被迫接受了煊文、高启旺等人提出的裁免捐赋、赈济灾民等条件。
事后,地方官府对抗捐税民众疯狂镇压,煊文被迫率诸子出走黑龙江省。翌年返乡,仍四处奔波,致力于公益事业。晚年思想激进,倡引新学新政。兴办新学之初,不避社会舆论,欣然将子女送入新学就读。
1915年7月因腰患恶疾而卒。
 宋煊文三进县衙请命 清末监生宋煊文通晓法典,能言善辩,处事公道,常替人写状鸣冤,颇受乡人敬重。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他目睹官府私加浮捐,鱼肉百姓,便愤赴县衙大堂,与知县吴延祚说理。经过长达两个时辰的舌战,终使吴知县理屈辞穷,被迫革除“户房”违法征收的制钱、钱串、户口、布袋、轿杠等杂费,并准许缴纳钱粮时,制钱、铜元任便。
后方奎接任知县,实施所谓“新政”,百姓叫苦不迭。煊文二进县衙大堂,面对知县陈述弊端,并提出:“筹款宜榜示以释众疑,巡警宜扩展以靖地方,学堂宜推广以开风气,征粮宜表明以安民心。”同时还提出“禁烟赌”“行实业”等数条改革“新政”意见。方知县对此置若罔闻,激怒煊文,遣其子宋埙吉带陈条晋省呈禀巡抚,即被批准,饬令知县“如禀照办”。方知县当面承诺,暗地我行我素,且更加横征浮捐,百姓怨声载道。
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煊文激于义愤,鼓动乡民10次联名上书,请求裁免浮捐,抚济灾民。方知县置之不理,反而变本加厉,再次激起民怒。阴历三月二十日,煊文决定三进县衙大堂为民请命。临行前,妻子苦苦哀求:“今日官府贪赃,积弊难除,你看在全家老小面上,保全自己为好。”煊文乃曰:“大丈夫岂能舍民众性命于不顾而保全自己。请夫人多保重!”说罢,疾步上路。
次日来至县衙大堂,面对知县方奎,慷慨陈辞,当面揭露方知县阳奉阴违,顶抚台大人指令不办,擅征浮税中饱私囊的行径。方知县恼羞成怒,吼道:“不要顶戴,也要收捐。”煊文针锋相对:“不要性命,也要抗捐!”说罢拂袖而去。
三月二十四日,方奎派巡官丁占科来到煊文下榻的“丰元居”旅店,缴销其监生证凭,旋即逮其下狱。其子埙吉为父鸣冤,亦遭囚禁。四月二十九日,徽村人高启旺等率众万余攻破县城,救出宋氏父子。五月初一,方奎被迫接受九条要求,抗捐斗争获胜。
宋煊文偕子归里,其妻悲凄。他风趣地说:“埙子从小体弱多病,你怕他不好养,这回戴上皇帝御赐的项锁、手镯(指锁铐),可以长命百岁了。”老妻破涕为笑。
 
 文化名人
才子拔贡 刘勃
 
刘勃生平(1880~1959年) 原名玉亳,字季安,别号飞帘居士,乳山市诸往镇东尚山村人。
家道富裕,自幼读书,善书法,工诗文,学识渊博。
“戊戌变法”后,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影响,曾在县学与鞠国香等组织了琼林读书会,明习诗文,暗倡维新。谭嗣同等人殉难后,琼林读书会公推他撰写《诔六君子》悼文。知县凌绂闻讯,指责刘勃不受本分,意欲加罪。刘勃傲然相对:“甘当七君子,羞作一懦夫。”知县大怒,下狱禁锢。由于士人请愿,官惧众威,被迫释放刘勃。
清宣统元年(1909年),刘勃中拔贡,赴京朝考取二等。1915年(民国四年),袁世凯宣布次年恢复帝制,他愤撰《讨袁檄》,并印成传单,散发至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地,轰动一时。
1926年,刘勃任军阀孙传芳之秘书长时,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孙传芳拟派兵镇压,刘勃苦苦谏阻,遭孙疑忌,将其软禁军中。此时他虽身处逆境,但仍作文吟诗以言志,著有《中华统一论》两篇,赋诗多首。直至孙传芳兵败,才释归故里。
1929年,刘勃回村创办了“国学专修科”,教习初中课业。方圆数十里适龄儿童皆慕名前来就读,所教学生,多品学兼优。1933年,年景歉收,百姓食不果腹。郭城区长姜同桂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私派捐费,贪污自肥。刘勃激于义愤,联络邻村会首到县控告。县长受贿,硬加袒护。刘勃据理力争,终于迫使县长惩治了姜同桂。1934年,受聘于海阳县志馆任襄纂,与鞠国香等人续修《海阳县志》。此年,学生募捐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他一次捐洋达百元之多,并带头戒烟戒酒,节衣缩食,向民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1939年前后,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丁綍庭、秦毓堂等慕其才,争请刘勃出山,皆遭拒绝。刘勃吟菊述志:“抱香傲霜枝,耻落污浊地。”国民党鲁东行署主任李先良兵驻大龙口,登门礼聘,妄请刘勃在其召开的党、政、军、民大会上,宣讲曲线救国之谬论。刘勃却登台大颂岳飞抗金业迹,最后高歌一曲《满江红》拂袖而去。
1940年,刘勃困居烟台,伪道尹张化南欲聘为秘书,他宁当家庭教师维持生计,也不作汉奸求取厚禄。
刘勃是胶东著名的书法家。他幼时临摹赵孟頫,后摹柳公权,故正楷圆滑遒劲;汉隶虽临张迁,但有创新;钟鼎篆书颇有功底,草书尤为擅长,笔力刚劲,挥墨超俗。
建国后,于烟台市文史研究会工作,1958年退休还乡,次年病逝,享年79岁。有《扪虱丛谈》《沧桑回顾录》《戎马春秋》《字说一得》等著述传世。
刘勃诗《霜夜深山访侠》(刘勃邀八卦泰斗宫保田共组抗日国术队而作)
月白千山别有情    霜锁万壑更添兴
忠骨宿侠何所去    一道寒光洒青峰
 
文化名人
方志总纂  于清泮
 
于清泮生平(1874~1957年) 字芹泉,亦字琴泉,乳山市大孤山镇八里甸村人。
幼时家境贫寒,发愤读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宣统元年( 1909年),举孝廉方正,不就。
1912~1918年(民国元年至七年),连任民国山东省议会第一、二届议员。1920年,任民国山东省公署顾问、秘书。1921年,当选民国山东省公署众议员。1922年,任山东省立水产试验场场长兼水产讲习所所长。
后历任登州初级师范学堂堂长和山东公立农业专科学校、山东公立矿业专科学校及济南、青州、烟台、绥远各省立中学教员。1932年,被选为民国山东省政府参议。
1932年夏,重修《牟平县志》时,于清泮被举为总纂。为征集资料,他与王照琴、杨春萼等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走访了全县大部分村庄,翻阅了无数书卷,呕心沥血,广收博采,穷三年之功,终于在动乱的岁月中使《牟平县志》成书。
1938年2月,日军侵占烟台,慕名邀于清泮效力,被其严词拒绝。日军恼羞成怒,将其缚住双脚拖于马后,仍宁死不从。后为避日军寻衅,归村任教。遇荒年,常出面于街头募捐,所得款物全部用于赈济饥民,深得村民敬重。
抗日战争后期移居烟台,1947年秋,回归故里。1949年春至济南,后被《大众日报》社聘为顾问。
于清泮一生编撰志书三部,有民国《牟平县志》(十卷)、民国《沾化县志》(八卷)、民国《齐东县志》(六卷),著有传世文集《安遇堂集》。
1957年,于清泮因病逝世,终年83岁。
纂修民国《牟平县志》 民国修志,基本沿袭清制,一般由地方长官领衔主修,聘当地学士名流主纂。1932年夏重修《牟平县志》时,于清泮被举为总纂。当时县志已多年未修,困难重重,“访稿既未缴齐,县卷又多散失,参考书更左支右绌”,为征集资料,于清泮自1933年始即与其他参与编纂的同仁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走访了全县大部分村庄,多方征集,续旧增新,历时两年方粗脱初稿。
其间,对故里一些存有疑义的古城遗址的确定及其沿革,于清泮往往事必躬亲,重视实地调查和考察,1935年,为确定汉育犁古城遗址的确切方位,并纠正谬误,于清泮曾亲临古城遗址勘校凭吊,并立“育犁故城碑”,撰文记叙育犁古城之沿革,现其碑犹存育黎镇城阴村。
1935年于清泮“以事赴济南去”,后地方官携方志初稿至济南,于清泮即在济南一面修稿一面付印。期间修正工作艰苦备尝。于清泮在书成之后“序言”中道:“是役也,历时八阅月,用书数百种,助理四、五人,奔走各机关与图书馆及遍访通人,殆无虚日,参互考证,将原稿翻修过半。”正是呕心沥血,广收博采,随查随编,随编随印,随印随校,穷三年之功,终于在1936年修成了精品佳志《牟平县志》。
民国版《牟平县志》共十卷,卷首一卷包括序、凡例、修志人员题名录、县志沿革小史、全县总图等。一、二、三卷为地理志。内容为:位置、气候、土质、山水、物产、沿革、古迹、建筑、社会等。四、五、六卷为政治志。内容为:党务、自治、教育、财政、实业、交通、武备、司法、恤政、职官等。七、八、九卷为文献志。内容有:乡宦、登进、忠烈、孝义、耆宿、文学、技术、寓贤、烈女、艺文、金石、通纪、杂志、方言等。
民国《牟平县志》是一部写作严谨、文献价值很高的志书。尤以“立足现实,厘定门类;保存当代重要文献,征文考献;考据精详,不囿前说;图说相资,多角度保存文献;附列书目,保存艺文等方面”备受后人推崇。现时研究清末及民国时期山东航海史、捻军兴衰、全真道教、民族、教育、盐业、水产、地名、战事、民俗、方言、艺文等论著,均以此志为重要的参考文献,足见民国《牟平县志》价值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