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圣地 玉虚观风景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建资源  >>  地方文献  >>  走进乳山  >>  名胜古迹  >>  道家圣地 玉虚观风景区

玉虚观遗址

2016-03-24 10:46:42

遗址位于尼姑顶东侧。玉虚观原为一庵,曰“圣水庵”。据1987年在此出土的一块残碑记载,“圣水庵”始于汉晋,距今近两千年。另说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曾派尉迟敬德在此监修宫观,曰“圣水宫”。从现存老祖殿内神台前一唐代风格的双层莲花卷草花纹石刻推断,唐时,这里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殿宇建筑。以后几经兴废,至金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海上七真人之一的王玉阳奉召进京为金世宗皇帝讲完道经,被门人弟子迎至此地,结茅为庵。金承安二年(1197年),牒敕赐额曰“玉虚观”。翌年,王玉阳再次为金章宗皇帝讲完道学,携御赐金帛及道经一藏回此庵,集约“善众门人”“献木”“献谷”“剪荆芟草,夷峻堙谷”,扩建殿宇楼阁、亭台桥榭,易庵为观,称“玉虚观”。崇庆二年(1213年),又牒赐“玉真观”。至此,王玉阳在此地开创了全真教嵛山派,已扬名宇内。据古文记载,此时,玉虚观“苍松偃盖,古桧蟠龙,碧瓦鳞鳞,朱门赫赫,神仙异人出没,天地英灵自然之气相聚,百姓乞福求德无不灵应。游人云集,香火竟夜”。玉虚观如此壮观,加之有虎涧春风、御碑濯雨、石柱擎霄、竹园遗翠等美景及紫气谷、石燕坡、鸣钟岩、佛顶峰、二姑顶等名胜,使这里成为当时名闻天下的道教圣地之一。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怀州清真观记》中称:“天下道院,武官为之冠,滨都次之,圣水又次之。”可见玉虚观在当时盛名天下之景象。元元贞二年(1296年),玉虚观获白鹿,献于朝廷。

玉虚观自金至明、清,屡经修葺,规模不断扩大。《宁海州志》记载:清咸丰四年(1854年)为最后一次重修。重修后的玉虚观,殿阁庄严,碑碣林立,主要建筑有玉皇阁(又称八角玲珑殿)、万寿宫(又称千真宫、万寿堂)、老祖殿、老母殿、三清殿、三官殿、三义殿等。玉皇阁最为宏伟,分上下两层。下层为12根八角石柱支撑,上层为斗拱飞檐结构,内塑玉皇大帝像。阁顶为绿琉璃瓦。万寿宫为主体建筑,宫内塑有全真道祖王重阳及全真七子像,其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姿态各异,分列两旁,显示了道家福地的肃穆庄严。

20世纪30年代以前,玉虚观一年一度的庙会,规模很大,终日香火不断。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乱,观内塑像被毁,道士逃亡,观宇日渐荒废。至60年代,古建筑也毁去十之八九,只有老祖殿及客厅、客房旧貌依稀可辨。现遗址尚有观宇石基、石柱、石狮、石兽等遗存。值得称奇的是,客厅、客房内存有一株百年紫玉兰。每当春天来临,紫玉兰就会开出紫红色的花来,芳香四溢,充盈着整个玉虚观。1981年,乳山人民政府把玉虚观遗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区。1992年5月,玉虚观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今日玉虚观,古时的道家气息早已消散,但游人至此,凭吊仙迹,聆听神话传说,每每肃穆之情油然而生,敬仰之意久久难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