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特载
建国50年乳山辉煌成就述要
2015-03-06 17:01:18
在人类迈向21世纪的历史性时刻,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乳山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乳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乳山人民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乳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今日之乳山,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一个具有发展活力与潜力的、对外开放的生态型花园式滨海旅游城市,赫然崛起在祖国的胶东半岛、黄海之滨。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49年,乳山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144万元,1999年达到了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1999年比1949年增长182倍,平均每年增长10%。1999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2463元,是1949年的120倍,年均增长10%。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99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3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7.3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52年的81.5%、3.5%和15.0%改变为1999 年的20.0%、44.1%和35.9%,表明整个产业结构已达到次高级阶段。与世界经济水平相比,乳山的产业结构形态已明显优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开始向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形态迈进。改革开放以来,乳山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为乳山的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作为宏观调控有效保障之一的财政金融事业稳步发展壮大。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53年的446万元增加到1999年的3.13亿元,增长70倍,从1987年到1999年连续13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总支出由1953年的446.9万元增加到1999年的2.9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1950年仅有7 万元,1999年猛增到37.4亿元;贷款年末余额1950年仅有4万元,1999 年猛增到25.8亿元。金融事业的发展,有力地发挥了宏观调控和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现代农业硕果累累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流通体制、调整农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等,乳山的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949年,乳山的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只有4217万元,1999年猛增到25.1亿元,增长59倍,年均增长8.5%。1999年,粮食总产达25.2万吨,比1949年增长1.6倍;果品总产达18.3万吨,比1949年增长114倍;水产品总量达 34.1万吨,比1949年增长62倍。畜牧业发展迅猛,1999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29万吨,蛋类1.6万吨。乳山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油、果品、水产品生产基地县,1994年11月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100 个农林牧渔总产值最高县(第40位)”“中国100个油料总产量最高县(第22位)”。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乳山的工业几乎是空白,1949年工业总产值只有292万元。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乳山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基本形成了以黄金、建材、机械、冶金、纺织、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和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竞相发展的工业经济新格局。1986年,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改变了农业在乳山经济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历史。199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49.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8.6%。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乡镇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利税总额由1949年的15万元增加到1999年的6.28亿元。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群体初步形成,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并保持了增长的势头。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1949年,乳山固定资产投资仅1万元,1999年猛增到6亿元。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投入的不断加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状况显著改变。交通运输业取得重大性突破。1993年乳山口港被批准为国家二类开放口岸,1995年桃威铁路贯通乳山,与全国铁路联网,可直达北京、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1949年,境内仅有沙土公路数十公里,至1999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508.7公里,形成了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村村通公路。1949年,乳山货运周转量只有8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只有1万人公里。1999年,全市完成货运周转量达到56638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达到6876万人公里。电力事业飞速发展,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邮电通信建设发展迅猛。1949年乳山邮电业务总量仅3万元,1953年全县只有摇把电话17 部。1999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7902万元。作为邮电业中中坚力量的电信业,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发展。从1978年到1999年,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由2035门增加到75812门,增长35倍;电话用户由720户增加到 52319户,增长71倍;至1999年,全市移动通信用户突破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也发展到900多个。城乡建设日新月异。1949年,乳山县建城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1993年乳山撤县设市后,城市建设进入了快车道。1999年建城区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同时道路、绿化、供水、供热、供电、公交、商贸等市政建设也得到突破性的长足发展,夺得“山东省‘齐鲁杯’优秀城市”奖。一个具有现代水平的滨海旅游城市已经初具规模,从过去的默默无闻而大步走向世界。村镇建设步伐也大大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有7.1万农民转为非农业人口,成为新城镇的主人。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突飞猛进旧中国留给乳山的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和落后,1949年统计,7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56%。建国后,乳山在财政经济很困难的情况下,仍拨出大量资金兴办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乳山认真实施“科教兴乳”战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逐步建立起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教育体系以及多种形式的成人培训网络。1994年,乳山市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多年保持100%。1999年,全市有各类学校71所,在校生8.56万人,小学、中学和高考升学率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建国后,乳山的科技工作在“零”的基础上起步,不断加大投入,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科技水平显著提高。至1999年底,全市有各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人,高级技术职务740人。全市共取得地级以上表彰的科技成果128项,专利申请量达148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06%,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和“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称号。文化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文化馆、书画院、图书馆、书店、艺术团等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和增加,文化艺术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新闻事业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的立体新闻宣传格局。1998年获“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市”称号。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全县仅有卫生技术人员51人,床位10张。1999年,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2446人,床位954张,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40岁左右提高到76岁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斐然,1999年,全市人口出生率由1978年的14.40‰下降到5.38‰,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7.61‰下降到-1.81‰,其先进水平位于全国全省前列。 对外开放成就斐然,外经外贸飞跃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乳山的对外开放不断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发展。1988年,乳山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和1994年,金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银滩旅游度假区相继获省批准建立;1993年乳山撤县设市。这一切使乳山的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乳山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全市已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1999年,全市对外贸易出口创汇总值由1978年的744万美元增加到1.65亿美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15.9%。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扩大,初级产品的比重持续下降。利用外资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1987年,到乳山投资的外商企业只有1个,到1999年已增加到203个。截至1999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317个,合同外资额3637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5159万美元。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扩大,利用外资方式和外资来源趋于多元化。与此同时,对外合作、对外承包工程、海外投资和劳务输出也发展较快。 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逐年改善新中国建立后,乳山人民不仅在政治上翻了身,成为新社会的主人,而且在经济上也彻底翻了身。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消费水平稳步上升,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居民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正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1999年,全市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达到5535元,比1949年增长20倍,年均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116元,比1954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0%。 随着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开始进入了“吃讲营养、用讲高档、穿讲美观、居讲舒适”的新阶段,尤其是名牌优质大屏幕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消费和居住条件改善步子最大。移动电话的用户也越来越多,电脑、小汽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至1999年,全市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4.06平方米,比1955年提高7.9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比1955年提高17平方米,而且不仅住房面积增加了,住房质量、设施配套也明显提高和齐全。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由1952年38万元猛增到33.5亿元,年均增幅达21.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显著建国50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乳山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巨大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村民自治普遍实行,推行了村民直接选举。村务、厂务、政务公开普遍推行,基层民主不断扩大。积极推进以法治市,广泛开展了普法教育,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市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日益巩固和发展,1999年获“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市”称号。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广泛进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一系列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特别是90年代以来开展的“建文明城市,创文明单位,做文明市民”活动和评选“十佳窗口单位、十佳文明市民”活动,使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近几年来,乳山市连续获得两届“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和“山东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乳山50年巨变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获得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展望未来,61万乳山人民满怀信心,决心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施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一个更加开放、文明、进步、繁荣的新乳山定将在新的世纪展现在世人面前! (高玉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