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建资源  >>  地方文献  >>  乳山年鉴  >>  2000年  >>  附录

《乳山市志》书评选载

2015-03-06 15:01:51

【《乳山市志》读后(原载《志与鉴》1999年第4期,作者:来新夏,中国地方志协会第三届理事、学术委员,天津南开大学教授)】

乳山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地居胶东低山丘陵,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农产果品,享誉中外,而矿山与海洋资源之丰富,久有“金岭银滩”之称。乳山一地之有行政建置始于汉初,悠悠相传,颇多更易,而乳山之定名不过数十年。前此虽有多志,然均非以乳山名,如明清之七修宁海州志,清末又二修海阳县志,至民国之修牟平县志,遂为旧志之殿。今以现乳山行政区划编新志者,当以此《乳山市志》为始创。我幸获此志,循读一过,确有与他志相异者,足以见修志诸君之艰难。

乳山定策修志,始于1982年,时以搜集资料为要务,历经五年,广搜博访,得资料达千余万字,修志遂以此为基础而于1987年着手纂著,中经人事更易,两展下限,尽八年之功,八定纲目,三易其稿,终于1995年定稿待审。不意乳山撤县建市,于是又尽年余之力,于1998年改《乳山县志》为《乳山市志》,虽为一字之易,而体例、论述之变动,其艰辛固非外人所能道。《乳山市志》自始创至底成,前后历17年之久。我曾读新志多种,少有若《乳山市志》之艰难曲折者!

编修新志首在谋篇。《乳山市志》前无依傍,中经体制交易,遂有八定纲目之难,今读成书,篇章书目,井然有序,结构严密,合乎新志体例。全志论述可称详备,如第一编第五章所属各节之村庄规模与类型、村名由来与演变、各村建置简况等,将本为枯燥乏味之内容,详加笔墨,逐一考明,畅叙流变,读之饶有兴味。又如第二编之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两章,资料翔实丰富,其记述土地、水、动植物、海涂、矿产等资料以及旱、水、雹、风、虫、震等灾害,具体完备,无不可供编史之参证,此正乃志书以资料明论述之佳构。

地方志贵在能体现时代与地方之特点。《乳山市志》之设“环境保护”专编正体现了时代特点。当前环境保护一事已为世界所瞩目,我国也正加强宣传,制定措施。《乳山市志》于此详述主要污染源、重点污染区以及治理保护等,使环保工作有所依据。乳山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景点景观,令人神往,此不仅为乳山之独特所有,亦为乳山无烟工业之经济收入,志书为其立“风物旅游”专编,正表明其地方特色之所在。

史志著述,例有断限,所为明划著述范围,以免漫无边际,而志书尤重其事,发凡起例,无不言及断限。《乳山市志》以其建市较晚,故于其凡例中定称:“记事上限原则起自1941年建县,下限止于1995年”。而大事记所记1941 年所建为牟海县,而真正以乳山为名则在1945年,是上限应以1945年为断,前此异名区划之事务可置于追述中。下限之定乃当前各志中定稿与出版间距最短之一种。一再展限之苦,非身经其事者难言。

《乳山市志》于编写体例上也颇有创新,凡例五中说“条目中难以展开详记的内容,在本条目文后设‘附’记之”,就我所见,为他志所未有。如居民编第二章正文之末即附《古代“云南迁民”考》一文,详辨云南、小云南之确指,并结论称:“明代‘云南’移民,当指从云中或云州之南的广大地区,即今山西省中南部、河南省北部及河北省的南部地区迁来,并非由今云南省迁来。”而于“小云南”迁民则称“‘小云南’当指今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地区。”此等论辩之文若入之正文,略嫌拖沓,若省而不录则习为不察,易于以讹传讹,今以小字附入,两得其当。他如《市区住宅小区简介》、《国营林场、农场简介》、《境内稀珍古树简介》等等均有与正文相辅相成之效。

人物为志书之灵魂,人物传记与各专志之有机结合,则其志必能见物见人,而人物传记之能否完善,端在安排得当,评论公允。《乳山市志》对入传人物之古今比例比较恰当,于评论人物颇见史笔。评古人易,评今人难,而评今有非议人物尤难。修志者勇于笔,论定人物功过是非,如于会泳其人是否入录,必经审慎考虑,既已入录,如何论断,尤费周章。于会泳入人物编之现代军政人物节,以较多文字论述其在音乐、戏剧方面之成就及其多种著述,对其设计《海港》与《智取威虎山》二剧的唱腔上,“把传统京剧唱腔同西洋乐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设计的唱段既不离京剧正宗,又有新的开拓和突破”,继而记其于“‘文化大革命’中因多次发表激进文章,受到江青等人赏识”,直至扶摇直上,踞高官,终以“江青反革命集团成员”受隔离审查,其间服毒自杀,开除党籍,撤销职务为结局。全传以千字概其生平,可称不以其功掩其过,不以其过没其功,于此具见修志者之史识!

读《乳山市志》随读随记。既读竟,摘札记草成一文,或言有不恰,尚望读者与修志诸君有以谅之,更祈纠谬指正为幸!

 

【浅议《乳山市志》(作者:苏长春, 中国地方志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原辽宁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编审)】

一部160万余言的《乳山市志》摆在案头,不由让人肃然起敬。正如市委书记于永吉在序言中所云:“修志工作者不辞辛劳,坚持质量为上的原则,广泛征集资料,精心谋篇布章,认真撰写志稿,反复加工修改,为编纂《乳山市志》付出了大量心血。”这段评语毫不为过,是对乳山(县)市志办同仁们十七年辛勤笔耕的公允评价。

一、《乳志》是一部具有特点的县级市志。

1.谋篇布章有独到之处。所见县级志书一般只设乡镇区划及乡镇概况,记事止于乡镇;对于村级建置只采取点名形式,记于乡镇区划内,不作具体记载。《乳志》独具一格,在“建置区划”编中设第五章“村庄”,下设三节,第一节“村庄规模与类型”,记述境内村落的形成和规模,由单一家族村落──多亲族联合村落──无亲族关系的聚居村落──行政村落,村落规模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从而反映了境内农村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由自然、宗族、封闭的社会状态向现代农村演变的进程。这是研究旧中国农村社会状态很有价值的资料。第二节“村名由来与演变”,揭示出境内村名形成的规律,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境内历史与文化的断面。第三节“各村建置简况”,简述了各村起源、发展与现状(限于村的规模)。这第三节是诸多县志所没有的。通过这一章三节,从群体总览到个体记述、从纵向发展到横向剖析,对境内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建制给予较为完整地记载,这是我见到的县级志书不可多得的一部,也正是县级志书所应承担的任务。

“居民”编第五章“居民生活”下设三节,分别为“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和“居民储蓄”,从节的层次看,与其他县志无大区别,但节下目的设计很有特点。第二节“居民消费”,节下先概述境内新中国建立前后城乡居民消费纵向发展的情况及消费结构,揭示出境内居民消费的概貌,然后用两个层次详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设饮食消费、衣着消费、家庭用品消费、居住消费、生活服务消费、文化教育消费五个一级目,每个一级目下设两个二级目,分别记述城乡居民各自的消费情况,层次井然,结构严谨。通过所列一组数字对比,反映了各个时期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及其原因和规律。

《乳志》在“农业”编之后设第十三编“渔业”,将其从大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与一般县志也不同。乳山是临海市,它不仅具备发展渔业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和渔业生产的悠久历史,而且1995年渔业生产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5%,可谓乳山市的支柱产业。因此,将渔业独立设编并非人为的硬性升格之举。编纂者在编下设八章二十五节,对渔业给予全面而翔实地记述,从章节的数量看,不仅超出了一些政治部类专业志的篇幅,也超过了“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等经济部类专业志的篇幅。这种对渔业浓彩重墨的编纂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它既符合市情,也着实地体现了地方经济的特点。

2.记述的内容有独到之处。如果说篇目设计的独到处反映了《乳志》外在表现形式的特点,那么内容记述的独到处则反映了其内涵特色。如“文化艺术”编第一章第一、二节,不仅记述了境内民间文化艺术形成的历史与现状,更可贵的是收录了曲词完整的秧歌调和民歌民谣。这既保存了地方民间文化,也体现了地方特点和时代特点。记载这些民歌民谣,正是地方志书的特长,以其特长反映地方特点,是地方志责不旁贷之职。

再如在“风俗宗教”编中设第二章“社会风尚”,其下设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社会捐赠五节,很有特点。诸多县志都设有社会风尚(或称社会新风),但大多以综述方式记载开展社会新风活动的情况,以事系人的方式穿插记载涌现出的人物与事迹,这种记述使得社会新风与传统习俗形成鲜明对照,社会新风显得很薄弱苍白。《乳志》则不同,编纂者在第二章下运用一大段文字,综述了境内各个时期开展社会新风活动的情况,展示出社会新风的总貌。然后设五节分别记述各种类型中的先进人物、集体的事迹,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万花筒,绚丽而斑斓。这五节写得有血有肉,实实在在,不仅克服了一些志书记述社会风尚空洞的弊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新志书“见物不见人”的通病。这是我看到的县级志书中佼佼者。

3.记述方法有独到之处。《乳志》在记述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以记代议,寓观点于记事之中;二是不以政治概念代替记实,而是用事实说话。仅以“农业”编第九章“畜牧业”各节为例说明。该章节以精炼的语言记载了境内养驴、养马、养牛、养猪、养羊、养貂等事业,随着农业体制、政策、价格、管理技术、农业机械的使用等原因的起伏变化。通过这几段志文可以看出,一是通篇均无编纂者直接出头露面空发议论,完全是以朴实地记实,揭示出各业发展的兴衰得失及其原因;二是几乎没有使用一些政治概念(诸如“左”倾、右倾错误、严重打击、严重破坏之类,很多志书这类概念出现的频率极高),而用记事和数据表明了编纂者的观点;三是编纂者没有直接对各种生产体制、方式、政策等等直接评说是非,也是通过记事和数据,揭示了这些事物对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四是编纂者没有只从政治角度究其境内畜牧业生产好坏的原因(此点正是诸多志书没有做到的),而是实事求是地、多视角地揭示出境内畜牧业兴衰发展过程,不仅受政治因素(如视家庭副业为“资本主义尾巴”)的影响,也受到农业体制变革、生产方式变化、市场需求、价格因素、社会发展(如农机与化肥的广泛应用)、畜牧业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样记述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符合实际。这种记述确实高人一筹。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历史的本来面貌。

《乳志》编纂者坚持了这一原则,并贯穿全志。仅举“文化”编的一些章节为证。文化事业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破坏最为严重。所以,有些志书在记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化事业时,往往采取了“一点论”的态度,只记述文化事业被破坏的一面,而忽视或回避了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特别是基层的)还有建树的一面,这也是一些志书的通病。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实质没有吃透。我认为,《决议》否定的是作为政治运动的“文化大革命”,而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切。“文化大革命”是一个有特殊含义的政治概念,而“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个历史时间概念,两者截然不同。《决议》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之后指出:“正是由于全党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等等。”《决议》严格地把“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时期”区别开来,即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我国的各项事业(包括《决议》中的“等等”)还是有所前进、有所成就的。当然,因为各项事业所受破坏的程度不同,其发展有快有慢,成就有大有小。众所周知,文化事业是“文化大革命”中破坏最为严重的一个领域,即使如此,由于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抵制和斗争,在不同层面上、不同范围内也是有所发展的。《乳志》的编纂者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因此在“文化艺术”编中如实地记述了境内文化事业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绩。这是《乳志》超众之处。仅引数例为证。如在“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等章节中,除记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外,也如实、客观地记述了境内文学、戏剧、歌曲、绘画、剪纸、书法、摄影等创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群众文化活动、文艺汇演的情况。再如在“群众文化活动”章中,从农村文化活动、机关企业文化活动到文艺汇演,在志文和志表中都可以看出,《乳志》既记载了“文化大革命”对文艺事业的干扰和破坏,也如实地记载了其间仍有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我认为《乳志》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论。这不是一般的记述方法问题,而是编纂者理论水平、政治勇气、治学品格的体现。

三、文约事丰,资料翔实。

首先谈“文约”的一面。《乳志》文笔精炼流畅,读起来确有赏心悦目之感。仅以一例证之。“居民”编第一章第一节“人口规模”中的“历代人口”一目,仅用880 余字就把境内二千多年中各历史时期人口消长情况及其原因、人口政策、发展规模等概貌展示出来,文笔精炼的程度令人叫绝。我看过的诸章节,文笔精炼贯穿全编。

其次谈“事丰”一面。可从两个方面论述。一是《乳志》记事有他志所无之处,资料比他志较丰。如在“政党”编第一章第五节的“附录”中,记载了14位境内早期中共党员生平和活动,其中有3 位为革命捐躯。这些人物确实应在地方志书中存入史册,但一些志书有所疏漏。在“公安司法”编第一章第三节的“附录”中,收录了张书阳和张书强重大持枪杀人案、张翠芳杀害儿童案两个典型案例,记载了罪犯犯罪过程、追捕和法办情况,既为人们提供了反面教材、又昭示了法制的威严。再如,很多志书在记述邮政业务时,只记述社会邮政事业,疏漏了党政机关的机要通信,而《乳志》在邮政业务中专设“机要通信”一目,记述了自1941年境内建立机要通信之始至1995年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上述事例说明了编纂者具有广阔的视角。二是记事翔实。仅举两例。例一:第四章第三节“邮路与传递”的第二目“递送”,对邮政的传递方式作了翔实而具体地记述。此段记述资料性、可读性很强,把清末邮政和战时邮政的邮差、邮递方式、邮递程序及艰苦情况等跃然纸上。例二:《乳志》多处使用了夹注,对各时期形成的一些简语进行了注释。如“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三会(党员大会、党支部会、党小组会)、一课(党课)”;“五气(官气、阔气、暮气、骄气、娇气)”;“四小作业(小段计划、小段包工、小组作业、小段检查验收)”等。很多志书不加注释,似乎是“雕虫小技”,其实绝非小事。笔者认为有无这些注释(包括页下注),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说明编纂者有无为读者着想的意识,二是反映了编纂者有无历史观。这些简语,六七十年代时期的成年人还有记忆(但让其准确说出也很难),八十年代以后的成年人,恐怕很难言之为何物,更何况下个世纪以至后来人呢?

总之,《乳志》还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诸如节与目命题的科学性、表体运用合理、表述的准确性等等,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

但是,如果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审视,如果从总结经验、以利续修的角度审视,如果从学术探讨的角度审视,《乳志》似乎也有些值得探讨之处。一是所设附录有些欠妥。《乳志》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很多节后设有附录,粗略统计有37个。这些附录起到了存史、补充正文的作用。但笔者认为有些附录设置位置不当,有些不应作附录处理,而应纳入正志。二是志中随文黑白图片似乎存在着数量少、幅面小、构图欠佳的缺欠。

以上所云,仅就志论志、以文论文,所见“阳春白雪”之笔,难免挂一漏万;所云瑕疵之处,也难免偏颇。权作“下里巴人”之言吧!

 

[NextPage]

 

【后出转精的《乳山市志》(原载《志与鉴》1999年第4期,作者:梁滨久,《黑龙江省志》副总编、《黑龙江史志》主编、编审)】

自1982年始,历十七年的艰难曲折,《乳山市志》(以下简称《乳志》)终于完成,这是乳山市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在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中,《乳志》虽为晚出,但得益于充分吸取了新志编纂的诸多宝贵经验和方志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志书的编写之中。这是《乳志》臻于上佳之境的一个重要原因。《乳志》可谓后出转精之典范。

本届修志,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认真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提倡解放思想的形势下进行的。广大方志编纂者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既继承旧志编纂的优良传统,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了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经验。方志学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乳志》之所以能达到高质量,编纂人员善学习、肯钻研、能创新,是极为关键的。

例一,以居民编代人口编。

在首届新方法修编的初期,一般是在社会编里记人口,内容较简。后人口单设编,置于自然环境之后,内容遂丰富起来,所记为人口数量、质量及结构、变动及生育情况等。不少市县志将婚姻、家庭、姓氏等内容也纳入了。但按人口概念来说,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区内的人的总数”(《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语),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有人遂指出,居民是指固定住在某一地方的人,地方志应主要记载那些固定住在某一个地方的人,即居民。为突出重点和主题,人口编应改为居民编。设居民编,还便于写居民的婚姻、家庭、生活等状况,这些内容已超出了人口的范围,写入人口编实际上不合适,但写入居民编则顺理成章。浙江《衢州市志》等已改人口编为居民编。《乳志》显然是吸收了这一研究成果,借鉴了设“居民编”的做法,又有新的创造,如人口素质,除记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以外,还记了劳动技能素质,居民的生活记述也甚详。这在市县志的编纂中是很少有的。

例二,加重人文记述的分量。

旧志重人文,轻经济。新方志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需要,加大了经济内容的记述分量,但一度出现了人文记述薄弱的现象,遂有论者要求加强人文记述的呼吁。《乳志》显然是吸取了已出版志书在处理经济与人文内容比重上的经验教训,既不削弱经济部类的记述,又加重了人文记述的分量,没有削弱经济部类的记述,主要靠提高经济部类的记述层次,加强宏观经济与综合经济管理的记述。综合经济管理编纳入内容之全,为新编市志所少见,一些主要经济门类,如工、农、渔、商等也注重生产关系、生产条件、经济结构与体制等的记述。再就是经济内容注重综合情况的记述,如记述耕整机具,写“至1995年底,全市拥有大中型机引犁1230台,小型机引犁 17403台,旋耕机189台,大中型机引耙675台,小型机引耙1112台,机耕作业面积达56万亩。”还有,在记述经济数字时,大量运用了抽年表和部分年份表。这些保证了经济部类有宏观、综合和基本情况的内容,而不琐细。加重人文记述的分量,主要是增加了人文记述的内容。如“社会风尚”所记,既有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又有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社会捐赠等方面的典型人物事迹,所记人物事迹众多,在新编市志中是不多见的。“在世名人简记”之设,是体例上的创新,开辟了记述生人的新途径。所记为军政界、外交界、企业界、教育界、科技界、文化艺术界在世名人的主要经历、任职、突出成就和重要贡献。所涉界别之多,所记人物之众,反映了乳山人才荟萃的盛况。

例三,条目后设“附”。

在新方志的条目横排竖写中存在一个问题是,有些具有地方特点有代表性的典型事物难以展开记述,于是不少志书在篇章节目之后设“附”、“专记”、“附记”、“附录”等,详记一些有特色的、特殊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事、物。《乳志》也采用了这种做法,在不少条目之后设“附”,创新之处亦是很明显的。

一是数量多、范围广。全志设“附”达四十余个,涉及自然环境、居民、城建、政党、公安司法、军事、农业、建筑业、商业、外经外贸、科技、教育、文艺、体育、风物旅游、风俗宗教等大部分门类,这在新编市志中还是不多见的。

二是内容丰富。所“附”有地方名产、珍稀物种和有地方特色的事物,典型企业、单位、工程、产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境内早期共产党员、百岁老人等人物简介,典型案例、日伪军罪行录、重要考证等,为志书增添了许多有特色、新颖、有实用和学术价值、可读性强的资料。平记与详记结合,也丰富了志书的表现形式。

三是很好地处理了与“正文”的关系。全志设“附”是有统筹安排的,什么情况下设,什么情况下不设,是有法度的。编章节目着重记述各项事业、各个行业的全貌和各方面的发展及基本情况,体现事物普遍性的一面,而把典型、特殊、独有、有特色或有考证价值的事物的记述任务交给“附”去完成,体现事物特殊性的一面,深化了记述主题,充实、补充了条目记述内容,使二者内容互补,详略互补,相辅相成。这比因材料而设“附”、全志没有统筹考虑要好得多。

例四,编制主题索引。

作为资料性著述的地方志,要想更好地发挥作用为读者所使用,必须编制索引,索引犹如志书资料宝库的钥匙。但遗憾的是,新方志编制索引的很少。而在编制索引的市县志中,又多为图表索引,也有的编制了人名、地名索引。《乳志》则设了主题索引。主题索引,是以主题词标引内容之所在,是最有用处的一种索引。《乳志》索引范围为章、节、目、附录、表格和少量有实际意义的主题词,各主题词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编制主题索引的志书百不一二,是因为编制的难度较大。正由于此,《乳志》编制主题索引尤其难能可贵。

其它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地方还很多,如篇目设计突出地方特色。断限,上限以1941年建县为始,但有些内容向上追溯,不作一刀切,有利于贯彻详今略古的原则,如战事就主要记述人民革命斗争;下限到1995年,特别贴近现实,反映改革开放之后的史实较充分。将人事、民政、信访、文书、档案、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统归为行政事务,立一编,是新的、独到的归纳。“丛谈”不再是如章学诚所说是“博览所余,提入则不伦,弃之则可惜”的“鸡肋编”,而是以“重要史料”作为辑录标准,记述虽难归类,但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经济史方面的资料,提高了志书的地位。

 

【一部有科学文献价值的好志书──读《乳山市志》的体会(原载《志与鉴》1999年第4期,作者:杨静琦,中国地方志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副会长、编审)】

 

《乳山市志》全书163.6万字,16开精装本,装帧精美,设计有古朴典雅的护封和环衬。书首有题词5幅(含彩照中的题词)、彩色照片97帧和乳山市政区图、市区图,并特有乳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图、照印刷色调淡雅清晰。并有市委书记和市长同志的两篇序,文字简明,写出了志书的编纂情况和主要内容以及修志、用志的重大意义。特别是于永吉书记在序中指出,市志“为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探索未来提供了可靠依据,......”,“历史展示过去,历史修正现在,历史指导未来。希望全市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珍视《乳山市志》这一资料宝库,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存史、鉴今、资政、育人功能,以更好地掌握地情,科学决策,开创乳山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这是市委书记站在一个战略高度上,号召广大干部读志用志,为进一步开创乳山市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做出更大贡献,为此,我赞《乳山市志》序言写得好。

纵观《乳山市志》(以下简称《乳志》)篇目,是专志平列中编结构,其篇目设置严谨科学,体例完备。首有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后有附记,收入丛谈、文录和考证;末有索引、后记;中设30编。篇目的设置,在经济内容上突出了乳山市是位于黄海之滨以海港、渔业、旅游为突出特色的城市,这是在体例上的创新。附记中的丛谈、文录和考证,更是加强了史证资料,读起来很有新鲜感。特别是书末创设索引,这将对读志提供极大的便利。为此,我赞《乳志》篇目体例设置有创新。

总之,我初读了《乳志》,深感这是一本资料详实,内容丰富,观点明确,体例创新,文风朴实,语言简明,印刷精美的社会主义新方志,是具有科学文献价值的好志书。

《乳志》记述经济内容的资料十分翔实,约占一半篇幅,特别是各项数据的纵比、横比,均极详细。

首先,概述便很见编者的思想水平和文字功力。写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依山傍海,气候温和,农产品丰富,矿藏资源和海洋资源丰富,素有“金岭银滩”之称。特别是自然景观多,风光旖旎,有“群山环抱的乳山口海湾,集山、水、岛、滩为一体,风景迷人;奇石林立的岠嵎山,24处景点和70余处景观引人遐思,令人神往,堪称‘天然石雕园’;群峰叠嶂的马石山,保留着原始山林特有的风貌;元时曾为北方三大道观之一的玉虚观,岩峭谷幽,林深水奇,极独一方之胜;风景如画的省级银滩旅游度假区,葱郁的松林、洁白的沙滩、湛蓝的大海、恬静的渔村,构绘出一幅美丽的海滨胜色。”我读了《乳志》概述这一段优美的写景文字,深为其景色之美而动情。我想谁读了这段文字都会渴望到乳山市一游。乳山市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读了《乳志》更会为自己拥有乳山这样一个美丽的家园而自豪,会更激励起发愤图强,建设乳山的志气与决心。恩格斯说过,爱祖国是从爱家乡开始的,《乳志》将是一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

《乳志》概述了乳山市地理环境之美,又写了乳山地域的经济优势。正是由于有此优势,乳山的先民们几千年前已在境内繁衍生息,开发农、牧、渔业生产,经济已很兴盛。汉时已能用柞茧缫丝织帛,隋时已兴起采金业,唐时乳山口已成为与外埠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口岸,明时制盐、缫丝、酿造、食品等手工业已很发达,清末,夏村、乳山口已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兴盛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乳山市经济更有迅猛发展,至1995年( 志书下限),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4.1亿元,是1949年的32倍,财政收入达1.53亿元。《乳志》概述文约而事丰,读之令人振奋,不禁拍案叫绝。

《乳志》不仅宏观资料运用得好,微观资料亦真实细微,特别是大事记,十分重视对新发事端的记述。尤其是经济内容的条目很详细入微,如大事记写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 为境内“采金之始”。之后,记述花生传入、缫丝织绸、元昶钱庄、乳山口码头、民办邮政、官办邮政、扣眼绣花、乳左公司、中药铺、理发馆、官办汽车客运、绣花厂、无线电报、海洋气象预报、机械化捕渔......工业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产值、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等,这些都是研究经济发展的很有价值的资料。《乳志》还记述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新变化,这在我读过的县(市)志中是极鲜见的,确实反映了时代特点。

还应指出的是,《乳志》为记述乳山市的地方特色、地方优势,在编、章、节设置上也有创新。如自然环境编中特设海域章,写海岸、海湾、岛屿、岩礁、潮汐、海水表层温度及盐度、海雾、海水发光等。这是只有在沿海县(市)志中才能读到的特殊内容,读之很有新鲜感。《乳志》在经济部类下特设渔业编,共计8章,更特设了风物旅游编,记述乳山市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古遗址、革命斗争遗址、旅游等。以上对乳山有突出特色的事物立专编、专章记述,写出了乳山市极有特色的闪光点。

总之,我阅读了《乳志》受益非浅,特别是《乳志》的经济部类资料及篇目体例均好,是很有科学文献价值的好志书。

《乳志》人文资料亦丰沛。首先是人物编,收入人物之多,是我读到的县(市)志中不多见的。特别是人物编有传记或简记,有的人物还在附记中附有名人轶事。我读了《乳志》的人物传,再读附记的名人轶事,深感这样写人物其事迹有教育意义,有现实意义,又很有可读性。这也是《乳志》对人物编写的创新。《乳志》有关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亦资料翔实,篇目体例科学得体,不一一评价。总之,《乳志》人文部分约300多页,50万字。人文内容与经济内容之比是相配的,没有畸轻畸重之嫌。

下面我想对政治部类提出一点值得研究的问题。《乳志》政治部类设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公安司法、军事、行政事务。按一般志书的篇目设置是合理的、科学的。但是,乳山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属于胶东革命根据地,乳山人民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烈士就有4700多人。这样一个政治上的重大问题,应是乳山市的重要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但在志书篇目上没有体现,所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内容,全部分散记述于大事记、政党、社会团体、政权、军事和人物各编之中,资料记述虽很翔实,但是,我作为读者要想了解当时这块革命根据地的全貌,则很难查找。为此,我认为,如果在政治部类中专设一编“革命根据地”,置于政党编之前,把分散的内容相对集中一下,并与各有关编章作互见处理,岂不更好?河南省的老区县,对革命根据地这一内容,多设了专编记述,效果比较好,社会与学术界的评价也比较高。当然,山东省方志界同仁们可能对此类问题另有考虑。我尊重学术上的不同观点。

总之,《乳志》是一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大有科学文献价值的上乘之作,是优质的志书。我阅读这本志书,作了100 多条札记,收获甚丰。拙文所谈所议供编者参考,更请方志界同仁批评,请各方专家学者指正。

 

【资料翔实篇目科学──评《乳山市志》(原载《志与鉴》1999 年第4期,作者:王复兴,山东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审)】

《乳山市志》观点正确,资料翔实,篇目科学,语言精炼,多有创新之处,是一部优秀的社会主义新方志。本文拟从资料和内容方面试作评论。

方志的价值在于提供资料,提供的资料越全面越丰富价值越大。乳山1941年建县后未修过志书,本志既是乳山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也是乳山历史上的第一部志书。记事上限原则起自1941年建县,为保持历史和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部分编记事上限上溯,尽量追记至事物发端。从横的方面说,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就把有关乳山的重要资料都收集在志中,使本志具有了重大资料价值。

        (一)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记载全面系统

《乳山市志》克服了有些志书记事物只记现状而发展情况记述不清的缺点。每一事物都从在本地的兴起写起,系统记载重要阶段的发展变化和现状。阅读《乳山市志》会发现许多乳山最早或乳山第一,正是这些“最早”“第一”清楚地记下了各种事物在乳山的起始。如工业编第四章食品工业第一节粮油加工中明明白白地写着:“1952年2月,西里村陈大川在夏村建信大面粉厂,为境内第一个面粉加工厂。”“1952年建乳山县榨油厂,生产花生油,为全县第一个机械化油料加工厂。”财政税务编第五章税种税率下设六节,清楚地记载了41种税在本地的开征时间。读者要想在《乳山市志》中查找任何一种事物在本地的起始年代都很方便。

对各种事物在乳山的发展变化情况记载全面又系统。如农业编记播种机具发展情况:传统小麦播种农具为点葫芦和木质两脚耧。50年代末推行马拉双行播种机,1972年始用铁质三脚耧,1973年引进机引小麦11行播种机。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大型机引播种机减少,小型机逐年增加。这里只用了300多字,就把乳山播种机具的发展进步情况交代得清清楚楚。方志虽不详述技术性内容,但《乳山市志》凡涉及工艺技术问题(如制革、缫丝、织绸、酿酒、淘金等)时,都用不多的语句写清了技术方法的进步。如工业编炼金节,写出了乳山炼金方法的不断进步:古代民间炼金用木炭作燃料,黄金成色在6成以下。20世纪70年代仍为火法,成品金含量95%左右,冶炼回收率92~96%。1985年县金矿改火法为中频炉电法冶炼,回收率在98%左右。1986年后各黄金矿山多以火法炼金。1995年黄金氰化冶炼厂扩建改造,日生产能力50吨,总回收率95.35%,达国内先进水平。这样记载,外行人也能看出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

方志的特点决定了它记事物重在记现状,《乳山市志》也是这样,记载各种事物,建国后特别是下限90年代的情况较详。但对已不存在的事物,也都交代了它的终结,还注意了说明原因。如工业编电力工业章对潮汐发电的记述,记载1970年兴建的国内最早的潮汐发电站金港潮汐发电站,“由于机组和传动部分设计不够合理,水下部件海水腐蚀损坏,海生物附着物常使流道阻塞,发电机不能正常运转”,因而于1973年停止运转。这样简单的交代使事物的记载更圆满。

一些很容易只写现状的事物,《乳山市志》也注意了记载发展变化。如林木品种、果树品种等,许多志书都是只记志书下限时期的情况,而《乳山市志》像记其他事物一样,记载了各时期的变化。农业编果业章记述果树种类及分布,对苹果、梨、桃、葡萄、樱桃等果树的品种,都是按变化情况记载的。如桃:建国初期主要有五月红、六月鲜、血桃、白仁、水蜜桃等,70年代中期引进上海水蜜、青岛水蜜、春蜜等,70年代末引进加工品种黄露、丰黄和金童系列黄肉型桃,生食品种有大久保、春蕾等,晚熟品种有冬桃、血桃等,80年代初期引进绿化9号、早花露、岗山白等,80年代末至90 年代初引进油桃系列及寒露蜜等无毛桃品种和晚熟品种。对苹果品种的变化记载更详。这样按变化记品种,比只记现在情况保存的资料更多。

        (二)人文部类内容充实

旧志多重人文轻经济,致使经济方面的内容记载较少。本届志书编修之初,提出要增加经济部类的分量,这种观点是对的。但有些人提出经济内容要达到全书的一半以上,这就过分了。这样做势必要减少人文部类的分量,且与经济在社会上的客观地位不符。当时,笔者就在文中提示方志编写者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应重视人文内容的记载。《乳山市志》正是这样,它增加了有些志书没有的内容,使人文部类内容更丰富。1、政党编增加县市委工作纪略节,记载县市委在各历史时期对革命和建设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反映县市委的领导作用。2、政权政协编注重记载政绩:权力机关章重点记载了历届人大常委会的主要活动和工作;行政机构章重点记载了建国后历届政府的领导措施和取得的成绩;政协章重点记载了历届政协参政议政的活动。这与许多志书只记机构组成和会议情况相比,保存了更多资料,从中看出人大、政府、政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阶段,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所做的工作和所起的作用。3、社会团体记载活动:每种社会团体除记发展情况、机构和代表大会外,按时间顺序记载各历史时期的主要活动,如妇女联合会节重点记载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参与经济建设、家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活动。4、风俗宗教编专设社会风尚章记载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用典型人物和事例反映出乳山人民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社会捐赠等方面的美德,是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材料。5、加重人物编分量:人物编第一章名人传记,分四节为历史名人、现代军政人物、著名革命烈士、英雄模范人物等62位古今去世名人立传。还专设在世名人简记章(按修志传统,不能为在世人物立传),下分七节,收录了军政界、外交界、企业界、教育界、科学技术界、医务界、文化艺术界的119 位在世著名人物,记载了他们的主要经历、任职、突出成绩和主要贡献。人物表章收录历史科宦人物、地师级领导干部、英雄模范人物、港澳台地区知名人物、海外各界知名人物共664人。革命烈士名录章记载了自30 年代至1995年牺牲的4711位革命烈士的姓名。其他各编采取以事系人、附列人物简介和附表记人等,记载了2003人。志中记下这么多人,既克服了有些志书见物不见人的缺点,又增加了人文部类内容。

       (三)历史资料丰富

有些志书几乎全是建国后内容,历史情况记载很少,使事物发展的情况出现断层,大大降低了志书的资料价值。由于《乳山市志》遵循了从事物在本地发端写起、写事物发展不出现大的断档等原则,使起源早的事物建国前的历史状况记载较详,这便形成了本志历史内容丰富的特点。由于历史久远,资料缺乏,明清及以前人口变动情况很难查考,方志多粗略记载甚至不记,《乳山市志》对此却记载较细:人口自然变动从西汉初期写起,当时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8 ‰以上。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隋唐至北宋,稳定在约5‰左右。金代后期和元代末期,由于战乱,人口出现负增长。明清自然增长率平均在6‰左右。民国时期出生率27‰,死亡率18‰,自然增长率为9‰。1949年增长率15.77‰。社会变动也是从西汉写起,以后历代情况都记了,明清民国时期记载更详些。乳山的传统产业,历史情况记载更多。如工业编中的缫丝与织绸分别记载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著名作坊、工厂及其规模和生产方法等。采金从隋开皇十八年境内开始采金写起,简记了历代发展状况,还介绍了自隋代民间就采用的用淘金簸淘沙金的方法。

     (四)资料挖掘较深

一是增加了具有学术价值的资料。建置区划编第五章村庄,没有简单的按下限状况记本市村庄名,而是设三节记载了村庄规模与类型、村名由来与演变、各村建置简况等具有学术价值的内容。建置简况记载了各村始建年代、村名由来、主要姓氏、户数等。居民编专设人口素质节,其中身体素质记载了1965、1983、1991年3次对8~19岁青少年身体发育抽样调查的情况,如身高、体重及其变化。劳动技能素质记载了农民劳动技能素质和工人劳动技能素质的变化。居民编居民姓氏章详细记载了境内千户以上的40种姓氏的来源、族氏及后裔分布情况。章后附的《古代“云南迁民”考》,考证出明代云南移民的“云南”不是指现在的云南省,而是指中原地区及安徽、江苏北部地区。居民编居民生活章详细记载了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含饮食消费、衣着消费、家庭用品消费、居住消费、生活服务消费、文化教育消费等)、居民储蓄情况,特别是各种消费的内部结构及其变化,反映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是资料细。商业编第八章集市贸易第一节集市设置,记40年代境内的集市时按上市人数和日期分类,条列清楚。交通邮电编第二章交通运输第一节陆路运输中的货运目,记载了人扛肩挑、畜驮、手推地拱车、木轮马车、胶轮手推车、胶轮马车、地排车、拖拉机、机动三轮车、汽车等运输方法的发展进步。金融保险编第四章信贷第一节民间借贷记载了典、当、利滚利、驴打滚、抹头钱、期花生(或小麦)、请会等借贷形式。

三是奇闻异事全是建国后内容。有些志书所记的奇闻异事是从旧志抄录的,由于无法查考,故真假难辨。《乳山市志》附记第一章丛谈第三节记载了特大雹粒、死而复生、百年古尸、“金马蛇”、无手巧女、奇特结石患者、罕见巨蛇、特大海龟、达氏鲟等9件奇闻异事,全都是建国后发生的,为当代人亲历亲见,准确无误。这类资料也是需要深入挖掘才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