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农业
海洋与水产业
2015-03-06 14:03:31
【概况】 2000年,乳山市以科技为依托,围绕市场变化,大搞渔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名优高效渔业,促进了渔业生产的上档升级,确保了海洋与水产经济的平稳发展。全年共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5万吨,水产品产值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3%。水产品总产量中,捕捞11.1万吨,海水养殖23万吨,淡水养殖0.9万吨。
【虾池综合利用】全市4万亩虾池继续开展了综合养殖,虾池养殖的综合效益得到了全面提高。全市放养中国对虾1.4万亩、车虾2万亩,虾池混养缢蛏1.7万亩、混养鱼类0.3万亩、混养杂色蛤0.3万亩、增养和套养梭子蟹2万亩,虾池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230% 以上。与单养对虾相比,虾池综合养殖每年可为虾农增加收入6000万元以上。南黄镇2400亩虾池均采取梭子蟹和车虾套养,梭子蟹平均亩产60公斤,最高达150公斤,平均亩产值2500~3000元。乳山口镇发展河豚鱼与日本车虾混养1200亩,河豚鱼产量和规格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单体最大重量达0.65公斤,同时60%以上的虾池的虾病也得到有效抑制,该成果被列为省级重点科技成果。
【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和养成】 在海水养殖方面,彻底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传统品种的单一养殖模式,面向市场,开发上新,海水养殖业形成了多品种、名优品种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一是名优鱼类的引进和养成。全市推广河豚鱼养殖面积2000亩,产值达到4000万元以上。引进并开展了牙鲆鱼的养殖,布置了2个池塘试养点和2个网箱试验点,共放养鱼种5000尾。二是开展了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的繁育和高产精养。在青岛海洋大学专家的合作下,共培育体长1mm以上的商品苗种3500万粒,放养了200亩,亩产达到了6吨,亩创产值1万元, 较传统品种亩产高15%,产值高30%。三是潮间带海参的增养殖。海参围养面积1000亩,蓄水养参300万头,海底底播增殖海参700万头,年可创产值5000万元以上。四是红沙蚕的繁育和养成。乳山湾有较好的沙蚕资源,对日本出口量很大,每公斤价格达200~240元。为防止无节制采捕,保持该资源的发展潜力,乳山口镇引进日本外商,兴办了红沙蚕的繁育和养成基地,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育苗室和养殖车间,该基地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红沙蚕出口创汇基地。
【海水苗种生产】 为适应渔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各育苗单位不断调整优化育苗品种,增加育苗水体,积极开展科企联姻,育苗生产达到了新的高度。全市海水育苗场家由去年的9家增加到18家,育苗水体由去年的16200立方增加到25600立方。共培育中国虾苗4亿尾,日本车虾苗1.4亿尾,海湾扇贝75亿粒,河豚鱼苗165万尾,河蟹苗150公斤,梭子蟹2700万只,牡蛎1亿粒(其中三倍体太平洋牡蛎3500万粒), 除满足本市养殖生产外,还向其他县市销售,苗种收入共达2200万元。
【海洋捕捞生产】 为适应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划分,渔业海洋部门不断进行捕捞生产结构的调整,把发展外海远洋捕捞业作为主攻方向。以造船厂作后盾,以旗杆石村等捕捞专业村为先锋,采取银行贷一部分、个体(联合体)集一部分,欠船厂一部分的方式筹措资金,发展了8对150马力以上钢质渔船,并起到了较好的捕捞示范作用。乳山市泰洲远洋渔业公司采取挂靠合作方式,与大连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组队赴印尼作业的协议,捕捞船队由6条275马力钢质渔船组成,这是乳山捕捞史上第一次跨国作业。
【乳山口渔港扩建项目立项】 总投资1060万元的乳山口渔港扩建项目,被国家计委立项,国家扶持资金300万元,并全部到位。工程主要包括扩建码头220米, 护岸60米,港池、航道疏浚10.38万立方米, 老码头路面改造6360平方米。项目完工后,将极大地增强港口的整体服务功能,对促进周边地区渔业生产的发展及海洋二、三产业的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洋执法】 渔业海洋局充分发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大海洋执法力度。针对渔船私增马力和违反禁渔期、禁渔区作业及无证作业现象,组织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综合检查和多次不定期巡查,海上生产秩序大为改观。为履行好海洋综合管理的新职能,以《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规定》为指导,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增强了沿海群众的用海、护海意识,通过杜绝海域使用中的违规行为,较好地保护了海域环境。在渔业生产活动中,广大业户由被动地接受监督转变到了自觉地到主管部门申请、确权,在国家法规的规范下,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为完善海洋执法手段,投资10多万元,配备了渔港监督稽查车和海域监督管理车,形成了海陆联合、手段完备的海洋执法格局。乳山市渔政站获“全省优秀休渔先进集体”称号,乳山渔港监督获“全省渔船渔港监督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并被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表彰为“渔港监督文明执法单位”。
【乳山市造船厂】 2000年,乳山市造船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靠改革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面对新形势的挑战,主动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步伐,向技术含量较高的船舶转移。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对造船设施进行改造,通过加强市场调研,设计开发了SD828C、SD828G、SRC868、SRC838等多种型号的钢质拖网渔船及SRC418G型600HP国际冷藏运输船,并以设计水平高、建造质量优、造船价格合理等优势,中标了大连、南通等市四条中型渔政船,其中南通渔政船已交付使用,受到各级领导及用户的好评。为大连远洋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SRC858型600HP艉滑道冷冻拖网渔船,拖力大、航速快,首批生产20条,从而使市场份额逐渐增大。全年完成各类钢质渔船72艘,完成工业总产值7500万元,完成销售收入4500万元,实现利税148万元。 企业获乳山市“先进工业企业”、“纳税先进企业”及“文明单位”等称号。
(杜晨)
【山东海大集团公司】该公司是一个融水产品育苗、养殖,水产食品加工、出口,塑钢建材、化工原料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有职工2000多人,总资产1.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7000余万元。水产生产以多品种育苗和对虾、车虾、河豚鱼养殖为主,产品主要以日本、韩国为销售市场。水产食品加工产品销往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塑钢建材业主要生产建筑用塑料门窗异型材和氯化聚乙烯,面向国内市场。企业分别获得了欧共体注册、美国HACCP计划认证和美国HDA认证。海大集团在技术设施、规模、实力及效益等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2000年水产品加工总量1.1万吨,比上年增长37.6%;养殖成品河豚鱼41吨,增长140%;育苗销售收入541万元,生产塑料门窗型材2900吨,氯化聚乙烯产量2000吨,增长29%。集团公司共完成销售收入8807万元,实现利税900万元,出口创汇35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2%、24.8%和34.6%,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明星企业”。
2000年,海大集团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改进设施,扩大生产能力,推进企业整体势力的增强。共投入技术改造资金510万元,分别对水产食品加工、养殖企业的生产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按照国际标准改造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水产食品加工能力达15000吨,河豚鱼养殖能力达100吨,塑钢建材生产能力达6000吨。由于海大集团在全市水产养殖业中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全市有40多家养殖单位分别新建和改建河豚鱼越冬室、育苗室,使乳山市一举成为河豚鱼养殖大市。
(姜黎)